從明星大S離世事件看網路眾生相:多視角下的心理剖析

2025年02月05日18:33:13 娛樂 1785

從明星大S離世事件看網路眾生相:多視角下的心理剖析 - 天天要聞

大家好,我是MissLee。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關於明星離世以及與之相關的網路熱議現象,特別是圍繞大S事件所展現出的複雜人性與心理。

這幾天,大S的突然離世,在網路上掀起了驚濤駭浪,人們與網民們迅速紛紛站隊,網民之間在自媒體分享平台中的相互攻擊,這些現象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心理奧秘呢?

這一期,就讓我們一同從多維度進行深入探討。


——————✿——————


先來說說:人們對於明星去世為何如此熱衷?

這一現象背後,是有著多層面的心理學因素。


▶從社會認同理論角度看,人們通過認同明星來獲得群體歸屬感。

就拿張國榮先生去世時來說,眾多粉絲在社交平台上表達悲痛,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強化了與其他粉絲的聯繫,確認自己是「榮迷」這個群體中的一員。

當明星去世,粉絲們覺得共同的情感紐帶受到衝擊,就像自己所屬的一個特殊團體遭受了重創,所以他們急切地通過各種方式來鞏固這份聯繫 ,彷彿在說「我們都是如此熱愛他的人」,這種群體認同在此時顯得尤為重要。


▶再談談情感投射與移情。

粉絲常常將自己的情感、理想投射到明星身上。比如趙麗穎,她塑造了許多勵志的角色形象,很多懷揣夢想努力奮鬥的粉絲,就把自己對成功的渴望投射到她身上。當明星的生活中出現變故甚至去世時,粉絲會感覺自己的一部分情感寄託消失了,就像自己的夢想和希望也受到了打擊,自然會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反應。


▶擬社會關係理論也在其中發揮作用。

像陪伴我們多年的快樂家族成員,觀眾長期觀看他們的節目,感覺與他們彷彿是朋友、熟人。當其中某位成員發生狀況時,觀眾會產生彷彿現實中朋友出事的真實悲痛和不舍。這種長期建立起來的擬社會關係,讓觀眾在情感上與明星緊密相連。


▶從眾心理也不可忽視。

社交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當有明星去世的消息傳出,微博等平台上瞬間就會出現大量討論和悼念。就如科比離世時,熱搜爆了,很多不太了解籃球和科比的用戶也跟風轉發、評論。大家不想被視為異類,不自覺地就參與到這種群體行為中,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跟上大眾的步伐。


▶再看大S事件中網民攻擊行為的心理動因:維護偶像形象是很重要的一點。

大S的粉絲為了維護她,會對那些發表負面評價的人進行攻擊,在他們眼中,任何對大S的詆毀都是不可容忍的。宣洩情緒也是原因之一,面對大S這樣突然離世的悲劇,人們心中產生複雜的情緒,悲傷、憤怒交織,有些人就通過攻擊他人來宣洩這些情緒,讓自己獲得暫時的心理平衡。

還有自我肯定需求,一些人通過攻擊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強化自己的觀點和立場,覺得自己是在為「真相」而戰,從而獲得自我肯定和價值感。


——————✿——————


接下來,從個體心理學群體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視角來分析大S事件中網民的心態及站隊現象。


▶在個體心理學視角下:

▎認知偏差明顯。

之前有不少關於大S與前夫、前婆婆的負面報道,部分網民先入為主,形成了對他們的負面認知。在這次事件中,就基於這種認知去攻擊他們。而對於大S現任丈夫和婆婆,因為了解較少,缺乏產生負面情緒的信息基礎。

▎情感投射也在左右著網民的態度。

大S的粉絲將對她的喜愛和保護欲投射到事件中,覺得前夫和前婆婆曾與她有婚姻關係,可能對她造成過傷害,所以把憤怒指向他們。而支持前夫和前婆婆的粉絲,可能是欣賞他們的某些特質,或者認為大S在婚姻中有過錯,所以站在他們那邊。


▶從群體心理學視角來看:

▎群體極化現象突出。

在網路環境中,支持或反對小S前夫和前婆婆的群體迅速形成。攻擊方群體不斷分享對大S前夫和前婆婆不利的信息,讓成員的攻擊傾向越來越強烈;支持方群體則不斷為他們辯護,雙方觀點都走向極端。

▎群體認同也在起作用,攻擊小S前夫和前婆婆的粉絲群體,通過共同的攻擊行為獲得群體認同感和歸屬感,覺得自己是在為大S「伸張正義」。支持前夫和前婆婆的群體同樣如此,通過這種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場,找到同類。


▶社會心理學視角下:

▎社會比較明顯。

網民在評判大S事件時,會將大S前夫和前婆婆與其他類似家庭關係中的角色進行比較。如果認為他們在處理家庭關係等方面表現不佳,就會進行攻擊。而對於大S現任丈夫和婆婆,由於缺乏足夠信息進行比較,所以較少成為攻擊對象。

▎責任歸因方面,人們傾向於將大S在婚姻中的問題歸因於明顯的對象,如前夫和前婆婆。在過往信息影響下,覺得他們對大S的婚姻問題或大S本人可能存在更多責任,而對現任丈夫和婆婆沒有這種責任歸因的基礎。


——————✿——————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去理解這次事件。關於責備前夫前妻或前婆婆的行為,從常理來說,重組家庭出現問題應從當下和自身找原因。但現實中,人們常常責備前夫前妻或前婆婆,這往往源於過去婚姻中未解決的矛盾和問題。

比如馬伊琍文章離婚後,關於他們之前婚姻中的一些爭議,在後續的報道中一旦被提及,網友就會將新的問題與過去的矛盾聯繫起來。過去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問題若未妥善解決,在新的家庭問題出現時,就容易覺得前夫前妻或前婆婆是問題的根源。


▶從心理學角度,未完成事件會給人帶來心理壓力和衝突。

在婚姻關係中,過去的情感糾葛、矛盾等未完成事件,會在潛意識裡影響人的認知和情緒。當新的家庭出現問題,這些未完成事件被喚起,讓人不自覺地將責任歸咎於過去的相關人物,試圖解決過去未解決的心理衝突。


▶網民對社會事件代入感強,與心理投射及輿情密切相關。

▎心理投射方面,自己有過類似婚姻經歷的網民,看到大S事件時,會將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事件中的當事人身上。就像曾經經歷過離婚痛苦的人,看到大S的婚姻故事,會感同身受,產生強烈的代入感。

▎輿情方面,媒體對事件的報道和渲染引導著網民的注意力。比如之前某明星的緋聞事件,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引髮網民的熱烈討論,大量信息傳播讓網民覺得這個事件很重要,從而更容易代入其中。

▎而且網路上的輿論氛圍也會影響代入感,如果輿論一邊倒地支持或批判某一方,網民就更容易受到影響,強化自己的代入感,加入到支持或批判的陣營中。


——————✿——————


接下來,我們從佛教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大S事件及網民相關行為。


▶從「無我」觀角度看,佛教心理學認為「無我」,即不存在本質、獨立和持久的自我實體。

在大S事件中,網民的不同站隊和攻擊行為,可能是人們執著於自己所認為的「大S」形象或其前夫、前婆婆形象等這些「假我」。攻擊大S前夫和前婆婆的網民,可能將自己認知中他們不好的一面放大並執著,形成片面、不真實的「我執」,沒有看到這些人物形象是複雜多變且非恆常不變的。支持方也是如此,都在對「假我」進行維護或攻擊,沒有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質。


▶從「業力」與「因緣」角度來講,佛教講究業力和因緣,認為一切現象或事件的發生都是由過去的業力和當下的因緣和合而成。

大S在婚姻等方面的經歷,是她過去的業以及當下各種因緣聚合的結果。她與前夫的婚姻問題,可能是過去兩人在情感等方面的「業」,加上婚後家庭環境、個人成長等因緣共同作用的體現。

網民對事件的關注和參與,也是自身業力和當下接觸到相關信息等因緣促使的。比如曾經有過類似情感經歷的網民,更容易對大S的事件產生共鳴和代入感,從而參與到討論和評判中。


▶從「嗔恨」與「慈悲」角度看,佛教倡導慈悲,認為嗔恨會帶來痛苦和煩惱。

網民在大S事件中的攻擊行為,體現了嗔恨心。部分網民因為對大S或其前夫、前婆婆的某些行為不滿,產生嗔恨,進而通過網路攻擊來宣洩情緒。如果大家能以慈悲心去理解和看待各方,嘗試理解他們可能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就會減少攻擊和對立,更理性地看待事件。

比如想到大S在婚姻中可能面臨的困境,以及前夫、前婆婆在家庭關係中的處境等,就可能會以更平和的心態去對待,而不是盲目地站隊和攻擊。


▶從「煩惱即菩提」角度出發,佛教認為煩惱是可以轉化為智慧和覺悟的契機。

大S事件引發的網民熱議和各種情緒衝突,雖然帶來了煩惱和混亂,但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反思和成長的機會。網民可以通過反思自己在事件中的情緒反應和行為,意識到自己的「我執」和嗔恨等問題,從而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方式,提升自己的內心修養,將這次事件帶來的煩惱轉化為自我成長和覺悟的動力。


——————✿——————


▶重新審視大S事件,從佛教心理學的「業力與因緣」角度深入分析。

大S過去的生活經歷、她與前夫家庭的種種過往,構成了深厚的業力背景。她幾乎每年都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帶孩子外出,讓人難免會感覺她在刻意阻止孩子與親奶奶和親爸爸相聚,而這一行為,也應該是過去業力推動下的結果。


▶從當下因緣看,可能存在著她與前夫之間尚未化解的矛盾,或是她對家庭關係的獨特認知,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她的選擇。而此次悲劇的發生,同樣是多種因緣聚合的結果,包括她身體狀況不佳仍堅持度假,以及度假地點選擇在日本等因素。

若當初她選擇讓孩子與爸爸、奶奶在國內相聚,從因緣角度來說,事件的走向或許會截然不同,醫療資源的差異可能會為她爭取到更多生機,這背後體現了因緣對事件發展的關鍵影響。


▶從「慈悲與嗔恨」角度再看,大S堅持帶家人度假,從積極角度看,是她對身邊家人的一種關愛,可視為慈悲心的展現,她希望給予同行家人美好的假期體驗。然而,她長期阻止孩子與父親、奶奶相聚的行為,卻容易引發他人的嗔恨。這種嗔恨源於大眾對家庭倫理和親情關係的普遍認知,人們認為孩子不應被捲入成人間的恩怨,大S的做法違背了這一常理。


▶從佛教倡導的慈悲理念出發,若她能以慈悲心對待前夫一家,考慮孩子對親情的完整需求,或許能避免很多負面情緒的產生。對於關注此事的人而言,看到這一事件,不應只是一味地發泄嗔恨,而是要以慈悲之心去理解事件背後各方的處境,嘗試化解內心的不滿與憤怒。


▶最後從「煩惱即菩提」角度,此次事件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悲痛,對大S的家人、粉絲以及眾多關注此事的網民來說,都是一種煩惱。但佛教認為煩惱即菩提,這正是生者反思和成長的契機。

▎大S的家人,或許能從這一事件中深刻反思家庭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未來更好地維護和平衡親情。

▎粉絲們則可以藉此反思自己對偶像行為的認知和理解,思考偶像的行為對自身價值觀的影響。

▎而那些關注熱度的網民,也應反思自己在評判他人時的態度和方式,是否過於片面和情緒化。

通過這樣的反思,人們可以放下偏見與執著,提升自身的智慧和修養,將這次事件帶來的煩惱轉化為心靈成長的動力,從而在未來面對類似問題時,能做出更符合人性與道德的選擇 。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死者為大,口下留情」。願逝者走好!願生者節哀!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分享再見。

從明星大S離世事件看網路眾生相:多視角下的心理剖析 - 天天要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羅雲熙周深音樂節超時產生摩擦,雙方團隊火速發布聯合聲明 - 天天要聞

羅雲熙周深音樂節超時產生摩擦,雙方團隊火速發布聯合聲明

最近演唱會,音樂節的活動不斷相信不少粉絲已經看得眼花繚亂了,但就是在如此輕鬆愉快的氛圍之中,羅雲熙和周深卻因為音樂節超時問題杠上了。5月4日上午,「羅雲熙 超時」話題登上熱搜, 評論區內,羅雲熙和周深的粉絲相互指責,火藥味十足。
完美婚姻背後的致命謊言,真相讓你不寒而慄 - 天天要聞

完美婚姻背後的致命謊言,真相讓你不寒而慄

一場直播綁架案,撕開模範夫妻的假面美國密蘇里州的晨霧中,丈夫尼克(本·阿弗萊克 飾)對著鏡頭聲淚俱下,懇求綁架妻子的兇手放人。社交媒體上尋找艾米話題閱讀量破億,全民化身偵探——這是大衛·芬奇執導的《消失的愛人》中令人窒息的開幕。這部改編自吉
完美謀殺背後,謊言織就的致命陷阱 - 天天要聞

完美謀殺背後,謊言織就的致命陷阱

一場車禍引發的死亡謎局,真相遠比謊言更刺骨西班牙懸崖邊的度假別墅里,企業家艾德里安正與律師復盤一樁密室謀殺案。他西裝革履、邏輯縝密,卻在談及情人勞拉之死時瞳孔微顫——這部豆瓣8.8分的懸疑神作《看不見的客人》,用43次反轉撕碎了精英階層的虛
馬麗稱不會與沈騰終止合作,「他是我的恩人,也是我的貴人」 - 天天要聞

馬麗稱不會與沈騰終止合作,「他是我的恩人,也是我的貴人」

在來上海路演的前一站,馬麗曾提到一些極端「CP粉」在過去十多年時間裡騷擾網暴自己和好搭檔沈騰的家人,讓兩位演員在工作之餘的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無法與家人共同出門。她一度激動地表示,如果這樣的事情繼續下去,「最壞的結果是我們就不合作了。」此話一出,「馬麗說與沈騰不再合作」被斷章取義式熱搜高掛。5月4日...
最新通知:放假三天,不調休! - 天天要聞

最新通知:放假三天,不調休!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最後一天有在假期尾聲中意猶未盡的嗎別急!還有不到一個月端午假期就來了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端午節放假安排如下5月31日(周六)至6月2日放假共3天這些人5月可提前發工資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
中國國家隊發布立夏節氣海報:孫穎莎握拳大吼,氣場全開! - 天天要聞

中國國家隊發布立夏節氣海報:孫穎莎握拳大吼,氣場全開!

今日立夏,中國國家隊官方賬號「TEAMCHINA中國國家隊」發布了以孫穎莎為主題的立夏節氣海報,官方配文:夏初炎曦盛,嬌陽耀中天。海報上的孫穎莎身穿黑色隊服,握拳霸氣大吼,氣場全開!網友聯想到孫穎莎昵稱「小太陽」,認為海報設計與其個人特質高度契合。此外,中國國家隊藉此發起「下一節氣海報人物」投票互動,「你覺...
4天狂砍1.9億!《水餃皇后》票房口碑齊飛,馬麗不愧是票房福星 - 天天要聞

4天狂砍1.9億!《水餃皇后》票房口碑齊飛,馬麗不愧是票房福星

五一檔的電影市場已經初步落下帷幕,其中,喜劇、犯罪、懸疑還有傳記電影,幾部大片同台對打,可結果卻不盡人意。總體來看,喜劇片《人生開門紅》票房才6000萬出頭,口碑也是一塌糊塗。而劉德華、倪妮主演的《獵金遊戲》,票房才將將過億,豆瓣上評分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