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毅 通訊員 楊昭 顏英華
「23671步,比較正常。」為了滿足記者的好奇,民警李汝希打開了微信步數,他說在韶山市公安局韶山沖派出所,這樣的步數剛「入門」,而此時才下午3點。
12月下旬,記者走進「全國模範公安單位」、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公安部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湖南省首批「紅色示範警隊」韶山沖派出所,探尋民警守護偉人故里、服務遊客和群眾的故事。
(毛澤東銅像廣場上,民警正在巡邏。通訊員 攝)
每天2萬步剛「入門」,民警們在忙些啥?跟著李汝希的腳步,記者感受了韶山沖派出所民警普通的一天。
「每天上午散客比較多,人流密集雜亂,這時候壓力是比較大的。」上午9時,李汝希和三名武警戰士「全副武裝」從毛澤東廣場快警站出發,踏著整齊的步伐在人流中穿梭,眼神不停左右掃視。
見敬獻花籃的隊伍從銅像前一直排到了廣場中間的位置,李汝希沿著隊伍走了兩圈才往別處去巡邏,「以前遇到過遊客排隊暈倒的情況,所以多走一圈。」
「一位老大爺和家人在故居附近走丟了,70多歲、穿一身綠色的老式軍裝……」就在這時,對講機傳來呼叫,李汝希腳下瞬間提速,朝毛澤東故居方向奔去。
另一頭,在快警站值守的劉滿松已經把信息發到「涉旅事務快速處置」微信群,作為群主他@所有人,請大家第一時間通報線索。
不一會,一位保安員拍了張照片發在群里,請劉滿松確認是不是走丟的老人,把照片拿給家屬一看,果然是他!
李汝希接到消息,馬不停蹄往保安員拍照的地點趕去,所幸老人沒有走遠,仍在故居附近徘徊,李汝希帶他回到快警站,焦急的家人一邊落淚一邊道謝不迭。
「咱們這個群起了大作用。」劉滿松介紹,在這個700多人的大群里,成員有民輔警、景區從業人員、保安員、導遊、商戶等等,基本覆蓋景區的各個區域,民警發布的尋人、找物信息,經常得到快速回應。
(民警為遊客拍照。通訊員 攝)
上午的旅客觀光高峰過去,下午則迎來填滿整個廣場的中小學生研學團。
「現在景區每天最多的時候要接待4000名來自各地的中小學生,安保壓力很大。」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保安保潔部部長陳意表示,「好在,派出所替我們分擔了很多壓力。」
根據研學隊伍動態,韶山沖派出所每日安排執勤民輔警在核心景區維護交通秩序,全力保障師生安全出行,護航來韶研學的小客人。
「上完廁所出來,同學們都不見了。」下午4時,李汝希在廣場角落發現了蹲在地上的小曾,小曾正看著滿廣場穿著和自己不一樣校服的學生髮呆。
李汝希馬上撥通了研學基地負責人的電話,很快搞清了小曾所在研學團的動向,隨即帶著他回歸了隊伍。
隨著太陽落山,廣場漸漸空了,路燈下,李汝希又開始了交班前最後的巡邏。
2024年以來,在這個年接待遊客量超2000萬人次的紅色景區,韶山沖派出所民警已經開展巡邏3000多次,接到並處理求助上萬次,幫助找到走失老人小孩和離團人員300餘人次,找回失物4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