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蒸汽恐龍
編輯/歷史萌萌噠
張藝謀親自監製,
央視黃金檔的收視冠軍。
溫馨搞笑的東北日常,
緊張刺激的緝毒打戲,
看的我酣暢淋漓。
還有誰沒看過這部戲,
真的會後悔!
01
聽說老謀子親自操刀拍攝,
我就對這部劇滿懷期待。
終於等到它播完,
咱就來聊聊這部豆瓣評分7.2分的劇
到底是不是「注水豬肉」。
相較於以往的探案劇來說,
《雪迷宮》在敘事方式上讓人眼前一亮。
緊張刺激的緝毒過程和溫馨搞笑的東北生活相結合,
融合成一種探案解密的日常生活化風格。
不同於《湄公河行動》《戰狼》這類作品塑造的離大眾距離較遠的英雄,
《雪迷宮》的日常化敘事無疑增加了觀眾的親切感和代入感。
劇情前期鋪墊大量專案組和家人同事之間的東北溫馨搞笑日常。
幸福平淡的生活,
兄弟姐妹間的嬉笑互懟,
美味的豬肉燉粉條都看的人不由自主的笑起來。
用這些普羅大眾追求的普通幸福生活作為底色基調,
結果毒品突然出現在生活中,
一切都化作泡影。
吸毒的人身體垮了,人生毀了;
參與制作運輸的人抓的抓,死的死,只留下一地髒錢;
警察犧牲了,是一個家庭的痛苦,也是社會的損失。
戲劇化的反差直接就告訴你:
只要沾了毒,生活中的美好就離你遠去了。
但是這樣日常生活化的敘事風格,
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探案刑偵的敘事緊張度和案情完整度。
《法醫秦明》《獵罪圖鑑》這類刑偵劇是以尋找兇手為故事的主要推動力,
這種敘事方式會讓案情發生的背景,環境等案件細節展現在觀眾眼前。
觀眾跟主角團共享一樣的視野和已知信息,一同破案。
同時為了保證推理節奏的緊湊和線索的完整,
避免觀眾審美疲勞,
每一個案件的探案解密時間都不會太長。
因此傳統的敘事基本上都是通過一個個小案件不斷串聯,
最終累積成一個大案件的過程。
《雪迷宮》整部劇其實只有一個目標「尋找雪天使犯罪集團」,
並沒有按照傳統不斷地跟進線索,
沿著小白樓墜樓案一路深挖,
最後揪出姜小海的身份。
反而加入許多生活瑣碎,
不僅讓本該緊張富有戲劇張力的刑偵故事變得更加具有生活氣息,
也讓這些警察更加接地氣,
更加具有真實感。
此外,故事背景設置在東北,
讓故事也不免沾上了東北風格的詼諧與幽默。
02
細看整部電視劇,
不免感嘆老謀子在選角上的火眼金睛。
不得不說硬漢真的是黃景瑜的統治區。
他的出場真心帥慘我。
長風衣,黑墨鏡,
腋下小包,舞池蹦迪。
他一出場就是一副風流浪蕩子的形象,
結果畫風一轉秒變硬漢。
打戲更是拳拳到肉,
武力值拉滿。
不愧是內娛演遍所有兵種的男人。
連張藝謀都評價他「形象在。」
他飾演的鄭北外形爽朗大氣,堪稱五邊形戰士。
他是整個哈嵐市能力最強,晉陞最快的刑警,
武力值不輸武力擔當「瘋狗瑤」,是全市冠軍。
但是也有鐵漢柔情的一面,
會柔聲安慰被綁架的小女孩,
和妹妹鄭南的互懟,
這些細節也讓這個角色生動立體。
他和王子奇也算是二搭了,
這部劇里兩人配合更加默契。
王子奇飾演的高冷智囊顧一燃,
一副金絲眼鏡,外表文質彬彬,
性格高冷,說話毒舌,但是體力驚人,
腦子更是主角團中當仁不讓的「NO.1」。
如果只是如此,角色未免太過單一,
編劇別出心裁給他安上個「吃貨」的標籤。
從花州來到哈嵐,
本來還擔心他吃不慣,
結果就著豬肉燉粉條就連幹了三碗大米飯驚呆眾人。
在國柱家吃飯的時候,
整桌就他碗里的骨頭最大,
這些細節的加入讓整個角色都增色不少。
他和鄭北更是黃金搭檔,
兩個性格如此迥異鮮明的人加在一起,
帶來的是「1+1>2」的效果。
要說劇中最大的boss就是章宇扮演的姜小海。
厚重的劉海,身材瘦小,
性格沉悶,放在人群中根本就看不見。
就是這樣一個毫無特點的人物,
卻串聯起整個的故事線。
小白樓報警的是他,
那時看著他畏畏縮縮,
就是個被嚇到的老實人。
雖然後面種種細節都表明他沒那麼簡單,
但真正看到他和萬豪集團搶地盤時的狠辣,
還是給我驚呆了。
談判不成,一個人以一敵十,
將小林總單手掛在欄杆外面時那股不要命的狠勁
讓網友狂喊:「好帶感!」。
表面上的他是個冷酷無情的反派,
但從他身上,我們仍能看到一縷不易察覺的人性光輝。
他眼神陰沉狡詐,
卻在關鍵時刻流露出不易察覺的內疚和掙扎。
他是鄭北一直想要救的樂樂,
童年一直都在經歷被拋棄,
最後誤入歧途被鄭北一槍斃命。
這樣的人生讓人唏噓不已。
除了幾位主要人物出彩之外,
其他人物也被塑造的有血有肉。
咋咋呼呼的趙曉光單純仗義,
剛開始看不慣顧一燃,
但是自從藍極光「大逃亡」後,
一口一個燃哥叫的歡快,
最後中槍生死未卜賺足了觀眾眼淚;
專案組裡唯一的妹子張雪瑤,
留最可愛的髮型,打最狠的架。
留著一頭可愛的軟妹頭,
實際上是個「暴力蘿莉」,
外號「瘋狗瑤」。
還有國棟,人高馬大,
卻是個戰五渣,
作為專案組的痕檢專家,
他就像是西遊記里的「沙僧」。
青春活潑的鄭南,
為人豁達的鄭爸爸,
還有熱衷投喂的老舅,
每個人都性格鮮明,
選角都特別貼合人物身份和性格。
03
敘事方式新穎,劇情不拖後腿,選角貼合人物,
也難怪《雪迷宮》一上映就引起好評不斷。
對於《雪迷宮》的新敘事方式網友的評價兩極分化嚴重,
有人說輕鬆搞笑的東北生活日常看的很有意思,
也有人說前面鋪墊了太多日常生活,節奏拖沓,推理部分幾乎沒有。
前文中我們提到日常化敘事的瑣碎消解了本該高度完整的關聯的案件完整性,
使得探案過程出現零碎、片段化的問題。
一是導致情節分配上存在諸多不合理的地方。
前面詳細展現了日常生活和人物的前塵往事,
反而在最後幾集如何找到小馬哥,
小馬哥的生意版圖如何搭建等問題上一筆帶過,
使得最後的大結局有些虎頭蛇尾的意思,「懸空感」非常明顯。
事實上電視劇的長篇幅完全可以將反派整個犯罪集團
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展現出來,
或者說再多給一些信息使得整個背景更加完善一些也可以。
只可惜在這一點上劇情並未過多著墨。
緝毒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比較嚴肅的話題,
劇組想要用一種輕鬆的態度來表現這一沉重話題,
我認為是可以的。
但是劇情中對日常生活的過度展開
使得探案的主線變得有些模糊。
比如推動案情進展的關鍵性證據到底是如何推理出來的,
過多的歡樂日常無疑掩蓋了一部分關鍵信息的出現。
不過瑕不掩瑜,
該劇整體還是很成功的,
央視網也對該劇評價頗高:生活化但不臉譜化。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出人物的成長經歷和性格,
讓人物不再是平面的、推進案件的工具人,
而更加鮮活立體。
從觀眾的反映來看,
探案劇日常化的敘事方式是值得鼓勵的,
二者結合讓觀眾的代入感更加強烈。
但是也需要平衡好探案劇情和日常敘事的臨界點,
否則二者只會相互干擾消解,
什麼也展現不好。
04
最後我想說,
劇中顧一燃第一次見雪時說雪是白茫茫的,很乾凈。
可事實上所有的罪惡都掩藏在看似乾淨的大雪之下,
大雪讓人迷失在雪原,
也覆蓋了所有的線索。
不過沒關係,太陽出來,
白雪化成黑泥,
所有的罪惡都將大白於天下再也無處藏身。
毒品犯罪一直是我國重點打擊的,
緝毒警也是最危險的警種之一。
我們需要更多的優質影視作品來宣揚緝毒幹警的偉大,
同時我們也堅信所有的罪惡都無法逃脫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