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評丨音樂人包小柏用AI「復活」女兒,科技之光照進情感深處的愛與懼

2024年03月01日14:25:18 娛樂 1790

潮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陳江

潮評丨音樂人包小柏用AI「復活」女兒,科技之光照進情感深處的愛與懼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華商報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不斷見證著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創造的奇蹟。據報道,知名音樂人包小柏在2021年痛失年僅22歲的女兒包容,這無疑是他及家人生命中無法承受之痛。近日,包小柏通過AI技術「復活」了去世的女兒,感嘆「我的女兒又回來了」!引得無數人為之潸然淚下。

對於包小柏而言,AI技術或許成為了他與女兒之間情感連接的橋樑。失去女兒的悲痛是難以言表的,能夠通過技術手段再次感受到女兒的存在,對於包小柏及其家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心靈的慰藉。通過AI技術「復活」了的包容不僅給妻子唱了生日歌,更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了自身的生命痕迹,讓家人得以在回憶中繼續與女兒保持真切的聯繫。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AI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令人驚嘆的水平。通過學習和模擬人類的聲音、表情,AI能夠模擬出與逝者極為相似的形象,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重現此人的性格特徵。這種技術的發展,不僅為失去親人的人們提供了一種特殊的紀念方式,也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科技在情感領域的巨大潛力。

然而,這一技術的運用也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人們不能不留意到這種做法可能帶來的風險。一方面,過度依賴技術彌補情感的缺失,可能會讓人陷入一種虛幻的安慰中,無法真正面對和接受失去親人的現實。另一方面,如果這種技術被濫用或商業化,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倫理和法律問題,比如侵犯逝者隱私、誤導公眾對生與死的認知等。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AI技術可以模擬出逝者的聲音和形象,但逝去的生命無法替代,真實的親情更是無法用技術來衡量。包小柏一家所感受到的溫暖與回憶,更多是建立在過去與女兒共度的時光之上。AI「復活」的女兒更像是一種情感的投射和回憶的延續,而非真正意義上的重生。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為我們帶來便利和希望,也可能帶來風險和挑戰。用AI技術「復活」去世的親人,既是科技進步的見證,也體現了人性對於生命與情感的執著追求。這一事件不僅讓我們看到了AI技術在情感領域的應用潛力,也促使我們反思科技與人性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在尊重生命、尊重情感的基礎上,合理、審慎地運用科技手段面對生命中的愛與痛、得到與失去。

當然,這種對於生命和死亡的認知變化也需要我們謹慎對待。我們不能因為技術的進步而忽略了對生命本身的尊重和敬畏。無論如何,技術的邊界不應該成為情感的邊界,我們應該在珍愛生命及其價值的前提下,探索技術如何更好地服務於人的需求,並使之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溫暖力量。

「轉載請註明出處」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悲其執著,幸其執著:《以法之名》中的堅守與抉擇 - 天天要聞

悲其執著,幸其執著:《以法之名》中的堅守與抉擇

追完《以法之名》,劇情的現實張力與人性掙扎令人久久回味。這部劇名副其實地剖開了一個殘酷真相:當法律成為某些人手中的工具,玩法者便能借規則之名顛倒黑白,而這一切的根源,往往在於執法者對權力的盲從與枉法。 劇中人物的選擇構成了最鋒利的對照。
44歲張齡心全家福:丈夫大她12歲,丁克多年後改主意,兒子9歲了 - 天天要聞

44歲張齡心全家福:丈夫大她12歲,丁克多年後改主意,兒子9歲了

一部《父母愛情》的走紅,捧紅了劇中的一大批演員,其中就有「江亞菲」的扮演者張齡心。她是演藝圈低調多年的實力派演員,有實力有資源,偏偏事業不溫不火。她與《父母愛情》結緣頗深,在娛樂圈的身份也大有來頭。本文,我將起底這位44歲的中生代優秀女演員
王晶:劉亦菲不是天賦型演員全靠努力,但觀眾緣強的可怕 - 天天要聞

王晶:劉亦菲不是天賦型演員全靠努力,但觀眾緣強的可怕

王晶:劉亦菲不是天賦型演員全靠努力,但觀眾緣強的可怕,堪比趙雅芝王晶作為香港著名導演,雖然一直有商業片、爛片的質疑,但是卻無人質疑他的能力。有觀眾這樣說:不知道為什麼,那些自詡高大上的片子我看不進去,反而王晶所謂的「爛片」看的津津有味。
第九期《歌手2025》排名顛覆預期,陳楚生編曲惹爭議,單依純改編遭批 - 天天要聞

第九期《歌手2025》排名顛覆預期,陳楚生編曲惹爭議,單依純改編遭批

截至2025年7月11日,《歌手2025》第九期競演落下帷幕,然而這一期的排名結果卻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觀眾和業內引發了軒然大波。從歌手的表現到排名的合理性,從節目機制到文化衝突,諸多爭議焦點浮出水面,讓這檔曾經備受矚目的音樂競技節目再次陷入輿論的漩渦。一、第九期競演:亮點與爭議並存冠軍艾莉西亞·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