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少年叛逆上演「千里走單騎」

2025年07月10日16:00:15 娛樂 7423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呂高見

「他現在騎車到新鄉了。」7月1日傍晚,鄭州的化先生下班回家,妻子的一句話讓他心頭一緊。他13歲的兒子化青城(化名),正獨自騎著自行車,朝著千里之外的北京進發。這場始於少年叛逆的騎行,成了一段交織著擔憂、挑戰與成長的特殊旅程。

13歲少年叛逆上演「千里走單騎」 - 天天要聞
挑戰自我:一場早有預謀的北京之行
7月10日,邢台沙河市。化青城騎著單車,行走在國道上,正往北京進發。
化青城的北京之行早有預謀。春節前,他就念叨著要騎車去北京,想找在北京的表哥表姐,更想親眼看看長城、逛逛大學,瞧瞧天安門升旗。「他就是想挑戰自己,證明自己,想看看一路的風景。」化青城的媽媽說,孩子性格倔強,認定的事誰也攔不住,當天中午便帶著換洗衣物、身份證和充電寶,順著導航出發了。
這並非化青城首次獨立出行。2024年他就曾和好友一起騎行,還因年齡小被賓館要求聯繫家長才得以入住,次日累到極致仍堅持騎回。而這次,他做了更足的準備:提前規劃路線,自己在網上訂60元左右的經濟型酒店,「住賓館已有經驗了」。
在化先生看來,兒子的這次出行,藏著一份證明自己的執念。「他學習不好,上課睡覺被同學嘲笑,在班裡總躲在角落,因為青春痘特別自卑,天天戴口罩,沉默寡言。」他覺得,這是孩子下定決心要給自己一個交代。
騎行變研學:一路收穫歷史與風土人情
從鄭州到北京,千里路程,考驗接踵而至。盛夏酷暑,化青城往衣服上潑水降溫;行至磁縣時,一些鄉道被熱到「爆胎」的新聞讓化先生憂心忡忡,可化青城只是默默堅持;從磁縣到邯鄲的路上,突遇暴雨,車胎因地面溫度過高爆掉,他推著車走了兩公里才修好,晚上在賓館自己洗晾衣服、刷鞋子,還拍下照片發給家人。
一路上,化先生的心跟著兒子的軌跡懸著。到鶴壁、安陽、邯鄲時,他一次次勸兒子回來或坐火車,可化青城態度堅決。直到兒子行至邢台沙河市,距鄭州已近300公里時,化先生忽然懂了:「就像我小時候橫游周口沙河,過了中間分界線,就只能往前游,沒有回頭路了。」他開始轉變心態,為兒子加油,還建議他了解途經城市的風土人情,把騎行變成「一個人的研學」。
化青城做到了。在新鄉,他知曉了牧野之戰;在鶴壁,他了解了商都朝歌的故事;在安陽,他探尋甲骨文的歷史;在邯鄲,他弄懂了「黃粱一夢」「邯鄲學步」的典故。沿途酒店的前台也對這個13歲少年印象深刻,「看他成熟懂事,知道年齡後都很照顧,總提醒他給家裡打電話」。
悄然蛻變:自卑少年的自信覺醒
這場騎行被化先生髮到朋友圈後,引發了朋友們的廣泛關注。四川一位素未謀面的律師留言:「年輕人就該幹些『無意義』的事,這本身就是意義。」這位律師還分享了自己大學時徒步鄉下40多天的經歷,感嘆「這就是一去不復返的青春」。有朋友安慰化先生:「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對孩子絕對是場歷練。」
而化青城的變化,也悄悄發生著。那個總戴口罩、沉默自卑的少年,開始願意摘下口罩自拍,眼神里多了幾分自信。
回望這個少年的成長,他的「特別」早有痕迹。小學三年級就自己做披薩、賣黃豆醬給同學賺零花錢,動手能力超強,會拆裝修理自行車,還帶著弟弟一起「創收」;有愛心,看到乞討者會主動要求捐出5元錢,說「就5塊錢,能騙啥」。進入13歲,叛逆成了他的標籤,可這份叛逆里,藏著對獨立的渴望和對世界的好奇。
如今,化青城仍在去北京騎行的路上。或許正如他媽媽所說:「吃了苦,長了見識,就成熟了。」這場千里騎行,是一個13歲少年用自己的方式,寫給青春的一封莽撞又真誠的信,字裡行間,都是生長的力量。
民警提醒:未成年人長途獨行風險需警惕
13歲少年化青城獨自騎行前往北京的經歷,在引發對青春與成長討論的同時,也收到了來自警方的安全提醒。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民警表示,未成年人身心尚未發育成熟,獨自長途騎行面臨多重安全隱患,此類舉動不提倡,建議同齡孩子切勿效仿,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意外。
「未成年人應對突髮狀況的能力有限,長途出行中潛藏著諸多風險。」上述民警分析道,從化青城的經歷來看,盛夏高溫、暴雨等極端天氣已對其行程造成影響,而道路交通安全、住宿安全、與陌生人接觸等潛在風險更不容忽視。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少年往往難以獨立妥善處理,容易導致意外後果。
民警進一步指出,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同時,更需堅守安全底線,履行好監護責任。鼓勵孩子探索世界、挑戰自我的方式有很多,長途獨行並非唯一選擇,可在家長陪同或安全保障充足的前提下,通過短途研學、集體活動等更穩妥的方式,幫助孩子積累經驗、提升能力。

13歲少年叛逆上演「千里走單騎」 - 天天要聞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 編輯:李燕紅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楊少華去世,留下2個未解謎團 - 天天要聞

楊少華去世,留下2個未解謎團

2025年7月9日,一年中最熱的盛夏季節,94歲的楊少華老爺子走了。網上熱議提到最多的橋段是,當天上午他冒著酷暑參加一個飯店的剪綵儀式,下午身體出現不適搶救無效去世。雖然這一點遭到網友吐槽,可在實際生活中,能有幾個人敢說自己的晚年比得過老爺
張譯《以法之名》結局爛尾,演員到底有沒有「免死金牌」? - 天天要聞

張譯《以法之名》結局爛尾,演員到底有沒有「免死金牌」?

《以法之名》終於大結局,憋屈到最後一秒。查到最後洪亮發現全家都是狼,萬海也死得莫名其妙,還因為爛尾上了熱搜。導演發微博承認不足,說演員選擇失誤正在反省中,這是在說誰呢?劇爛尾編劇導演鍋更大,但剛開播時張譯演的檢察官就不是所有人買賬,有觀眾說張譯怎麼又來查案,有點膩了。《狂飆》才播出2年,按理說「安欣...
同樣演「紈絝子弟」,把章煜奇與吳剛兒子放在一起,差距就出來了 - 天天要聞

同樣演「紈絝子弟」,把章煜奇與吳剛兒子放在一起,差距就出來了

掃黑劇中的「紈絝子弟」,向來是塊難啃的骨頭。演得太浮,像貼了層「囂張」的標籤,演得太沉,又失了那份不諳世事的驕縱。可偏偏有人能把這類角色,演得像是從舊時光里走出來的「真少爺」。當然,也有人用力過猛,成為全劇晃眼的「假靶子」。《以法之名》的章煜奇與《狂飆》中吳剛的兒子,分別演繹出不同的效果。把兩人放在...
《以法之名》大結局,欠喬振興一個追悼會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大結局,欠喬振興一個追悼會

《以法之名》最後四集拍得太倉促了,結局戛然而止。最後一幕,功過相抵的洪亮繼續留在十一部任職,也終於被其他同事認可,這讓他受寵若驚。可是最後不僅沒看到犯人落網後接受審判的樣子,很多人很多事也都欠一個交代。
尷尬!特朗普再現「雷人雷語」 - 天天要聞

尷尬!特朗普再現「雷人雷語」

當地時間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接待了來自加彭、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茅利塔尼亞和塞內加爾的非洲五國領導人。 但是在頻繁表示對非洲大陸興趣的同時,特朗普的種種舉動卻又在時刻展現他對非洲的「漠視」。 據多家外媒報道,在9日會晤開始前,特朗普致歡迎辭。隨後,他請茅利塔尼亞總統加茲瓦尼發言,並稱後者為「傑出...
62歲歌手黃安回應「退圈出家」:雖不是真的,也有那個意思;曾2次病危,交代遺言清點遺產 - 天天要聞

62歲歌手黃安回應「退圈出家」:雖不是真的,也有那個意思;曾2次病危,交代遺言清點遺產

近日,歌手黃安發文回應「全面退出娛樂圈並出家」傳聞,他說雖然不是真的,「但也有那個意思」,並坦言自己已經不再關注娛樂圈、不在意自己歌曲的排名等情況。此前黃安稱自己過去30年來曾兩度面臨病危,更談到死後的安排。去年,黃安通過微博曬出了多張醫院診斷報告,並發文表示:「這是我每天要吃的『解藥』,吃了不會痊癒...
連續2天逆跌,票房會破3.5億!陳思誠還追不上,國產片靠姜文救場 - 天天要聞

連續2天逆跌,票房會破3.5億!陳思誠還追不上,國產片靠姜文救場

沒想到《侏羅紀世界重生》也救不了暑期檔。7月10號內地電影市場異常冷清,全市場只有《侏羅紀世界重生》和《惡意》日票房破千萬,這種情況下姜文的《你行你上》正如片名一樣有種,直接提檔到7月18號首映。或許會給暑期檔帶來驚喜。連續2天逆跌,破3.5億?陳思誠還追不上,好萊塢的暑期檔冠軍穩了!截止7月10號23點,內地電...
新疆偶遇森林北,穿著簡單身材很好,本人又瘦又美!汪峰有眼光 - 天天要聞

新疆偶遇森林北,穿著簡單身材很好,本人又瘦又美!汪峰有眼光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知悉。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近日,有網友在新疆偶遇了汪峰女友「森林北」。這位一向低調的女子,穿著簡約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