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刀郎的一首新歌《羅剎海市》火出天際。街頭巷尾很多人都在傳唱,朋友圈、抖音等社交媒體鋪天蓋地,播放量已經達到幾十億次。
刀郎,一位著名的民謠歌手,他以其獨特的嗓音和風格,十幾年前在華語樂壇就是頂流了。當年,他的唱片賣得比周杰倫還火。《2002年的第一場雪》《衝動的懲罰》這些歌,很多人至今都耳熟能詳。
雖然刀郎很多年沒出新作品,但他的名氣還在,當年聽過他歌的那些人也還在。所以,沉寂多年的刀郎重出江湖,勢必會颳起一陣旋風。
當年的華語樂壇,以那英、汪峰為代表的很多人,對刀郎的歌嗤之以鼻,覺得這些歌上不得檯面。用一個字概括,就是「俗」。
對於這些批評,這多麼年,刀郎一直默默忍受,沒怎麼正面回應。但這首歌從很多地方,讓人覺得似乎在很隱晦地回應這件事,不少網友認為《羅剎海市》是在報多年前的一箭之仇。
但是,如果把這首歌僅僅看作用來反擊對手,那未免太小看刀郎、小看《羅剎海市》了。從某種層面看,甚至可以說開啟了華語樂壇歌曲的先河。
之前的華語流行歌曲無非就是情啊愛啊、怨啊恨啊之類,不過是一些靡靡之音,一些個人情緒化的作品。
《羅剎海市》以聊齋志異中的羅剎國為原型,是一首具有強烈社會批判意味的歌曲。但它的造詣又不僅僅因為這部劇涉及到一個歷史事件,更因為其中融入了大量曲藝元素,歌曲讓人耳目一新,一經發布迅速走紅,受大家追捧就很正常了。
許多網友表示,刀郎的歌曲充滿了內涵和深意,是一首有思想有品位的好歌。他們認為,刀郎是一位真正的音樂人,他不隨波逐流,不迎合市場,不屈服於壓力,而是堅持自己的風格和理想,用音樂傳遞真善美。
如果刀郎蟄伏這麼多年,僅僅是為了反擊當年那些人對他的批評,那就太小看他了。
音樂是一種讓人快樂和溝通的方式,而不是一種製造仇恨和分裂的工具。要是格局如此狹隘,刀郎不會值得大家如此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