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先生
「我們選擇站在這裡,不是因為我們有多年輕漂亮,不是因為我們把事業、家庭平衡得很好,也不是因為我們穿了新一季漂亮的衣服。而是因為我們有創作的能力,我們有能力成就一部作品,我們有能力成就一個角色。」
「文藝工作者可以用我們的作品真正地走進觀眾的心,贏得觀眾的心。」
「人間煙火是最大的流量,真善美永遠是最有力的表達。」
……

(圖源 新華社)
近日,第三十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塵埃落定。演員宋佳摘得最佳女主角時的獲獎感言迅速沖頂熱搜,持續在社交網路走紅。短短几分鐘的發言,沒有套路化的感謝,也沒有刻意的煽情,以其紮實的內容和真摯的情感,被網友稱為「教科書級」。
這段堪稱「人間清醒」的發言,為文藝工作者的核心價值「正名」,回應了人們對於好演員、好作品的期待,給一些「塑料演技」的流量明星上了一課。
毋庸諱言,娛樂產業緊盯流量、一味追逐商業價值,在當下仍有一定市場,顏值、人設、炒作等成為「流量入口」,演員的創作能力反而本末倒置地被邊緣化。強調演員的價值在於作品和角色,是對「流量崇拜」的有力回擊。文藝作品的生命力,需要流量帶來市場熱度,但更需要演員刻苦打磨演技、認真塑造角色,為創作好作品全力以赴。
這段獲獎感言的「出圈」,也再一次證明,好作品才是「破圈神器」。

(圖源 新華社)
此次獲得評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的電視劇《西北歲月》,全劇400餘個角色,包括300多位歷史人物,由11位編劇參與的劇本,在開機前已經打磨了6年。這也足以證明,好作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文藝創作沒有捷徑可走,唯有腳踏實地,下笨功夫,按照藝術自身的規律辦事,才能創作出深入人心、經受時間考驗的好作品。
對作品的敬畏之心、對專業的真誠態度,始終是文藝創作者的立身之本,也是擁有觀眾的「留量」密碼。推動文藝作品從「流量至上」向「內容為王」轉型,讓演員用紮實的作品、深入人心的角色說話,需要尊重文藝創作規律,回歸文藝創作本真。當評價標尺真正對準了作品的藝術內核和人文價值,流量泡沫自然會消散,真正的星光才能恆久閃耀。這也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建設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
《山花爛漫時》劇中,張桂梅有句震撼人心的台詞:「女孩子深陷淤泥,也該閃閃發光。」這句話不僅成為網路熱梗,也成為無數普通人的精神圖騰。願更多優秀的文藝作品給普通人以力量,成為他們走出生活泥潭的精神支點。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