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劉迅
通訊員 薛源
「如果沒有你的鼓勵,我肯定順產不下七斤多的寶寶。」近日,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分娩室首席助產士游麗萍收到一封真情流露的感謝信。來信的是一位在游麗萍幫助下成功分娩的新晉媽媽楊女士(化姓)。
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分娩室首席助產士游麗萍帶著產婦分娩(通訊員張祖國攝)
楊女士今年29歲,家住武漢。今年2月16日,懷孕39周+3天的她住進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待產。當天中午12時左右,楊女士發作,17時18分成功誕下女兒,重七斤六兩。
「如果不是助產士的鼓勵,我可能沒辦法堅持到最後。」楊女士坦言,自己平時非常怕疼,從進入產房的那一刻起,心理防線就開始崩塌。忍耐宮縮期間,她一直抓著床旁的護欄,滿手是汗。好在上了分娩鎮痛,讓她撐過大半個產程。但在宮口快開全時,為了讓產婦感受宮縮、更好用力,鎮痛劑量會有所減少。她說,「一度想轉剖宮產算了。」
陪伴她的助產士游麗萍一直輕聲細語地鼓勵說:「你感受到的疼痛,其實是寶寶為了和媽媽快一點見面在努力呀,所以你也要加油啊」「你是偉大的媽媽」,這很快讓楊女士卸下心理包袱。在助產士們的幫助下,她成為當天較早成功「卸貨」的寶媽。
「女兒,七斤六兩。」游麗萍抱著孩子,貼到楊女士臉邊。聽到寶寶的體重時,楊女士更加佩服游麗萍了。「生之前,她只在我肚子上摸了半分鐘,就預估娃有七斤半,太厲害了!」楊女士說。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休養,楊女士逐漸適應了媽媽這一新角色。這幾天,她手寫了一封書信,以此感謝游麗萍在分娩期間的陪伴。
從業近30年,游麗萍經驗豐富,練就了通過摸宮縮、看產婦表情就能判斷產程的絕技,因為熟能生巧,她估摸出的胎兒體重,出生後誤差一般不超過150克,被稱為「一摸准神手」。
游麗萍也見證了許多產婦分娩時的付出和脆弱。很多時候,產婦會緊緊握著她的手,有的還會因為產前焦慮而放聲大哭。看著她們頭髮凌亂、滿頭是汗的樣子,游麗萍滿是心疼。「每個孕媽媽在我心裡都不是病人,而是朋友,我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媽媽們帶來很大的影響,可能會影響她整個分娩。」游麗萍說,她喜歡在候產室和每一位孕媽媽聊天,在她們焦慮時拉起手,「每位母親都在為孩子拼盡全力,我也要加把力。作為迎接新生命的助產士,抱著寶寶時有種巨大的成就感。」
游麗萍說,最讓她感到欣慰的是,產房裡有大約一半的媽媽,生到一半就想改為剖宮產,最終九成人在她們的鼓勵和幫助下順產。「助產士和准媽媽們一起經歷過生產後,互相成為了朋友。這個職業平凡但是很快樂,我也越來越喜歡這個工作。」游麗萍說。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