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已開播一周,該劇由馬伯庸同名作品改編,原作是以明朝六個真實案件為藍本創作的歷史紀實文學。
劇版由張若昀領銜主演帥家默,這位古代田地丈量員無意中發現土地數量登記有誤,
導致其所在仁華縣每年都多承擔了金安府其餘七縣賦稅3530兩,從而抽絲剝繭牽出這筆人丁絲絹稅的歷史問題。
01
人物形象鮮明,演員「反常」突破
一向以風度翩翩佳公子形象示人的張若昀,這次在劇中演的卻是一個衣著邋遢的「算獃子」—帥家默。
幼年時父母因火災雙雙過世,自此他生平唯一愛好就是父親生前教給他的算學,唯一堅信不疑的,也只有算學。
光從外形上看,此人神情呆板,性格執拗,和大眾熟知的數學天才「韋神」韋東亦頗有幾分神似。
但大智若愚的他,卻往往於細微處發現事件隱秘,並且孤注一擲決心追查到底。
而隨著劇情推進,男主童年記憶中父母雙亡於火災中的場景似乎也暗藏玄機,可以初步推斷
人丁絲絹稅與他父母的死必然相關,而一直特別關心帥家默的宋通判,似乎目的也並不簡單。
果不其然,後來鄉紳范淵鼓動酷吏虛丈土地提高賦稅,導致民怨沸騰,隨即宋通判暗中與馬文才勾結,將責任全盤推到黃知府與巡察御史頭上,
馬文才還在宋通判慫恿下要挾黃知府處斬帥家默來平息民怨,唯恐帥家默會想起當年的隱秘,典型的殺人滅口。
由此可見,宋通判就是當年陷害帥家默父親帥敦誠的幫凶,而他的背後,八成又是鄉紳范淵!
而費啟鳴飾演的豐寶玉是帥家默唯一的好兄弟,一個完全靠姐姐養活成日里只知道吃喝玩樂還喜歡拉著老帥幫他賭錢的紈絝子弟。
與之前他在《二十不惑》里扮演的陽光少年形成鮮明對比。雖然看起來不靠譜,但是當老帥陷入危難的時候只有他奮不顧身願與其共進退,有情有義。
至於戚薇在該劇中飾演的是火腿鋪女掌柜,豐寶玉的姐姐豐碧玉。
與以往高高在上的公主角色不同,豐碧玉雖然也屬於性格霸道的女性,但更多的是貼近生活的市井氣,
以及市井小民特有的精明,與以往的大氣果斷截然不同,不得不說是一種顛覆。
不過劇中最出彩的角色還是要數王陽飾演的「訟棍」 程仁清,這個角色的立體程度幾乎超過了男主角。
和以往非黑即白的工具人配角截然相反,他的角色設定分外有血有肉。
年少成名,與師妹結為伉儷,本指望考取功名一展宏圖,偏偏被誣陷作弊,仕途無望。
加上後來愛妻早亡,孤身一人的他終於走上墮落之路,看似成為了只認錢不認人的無恥訟棍,實際是暗中投靠鄉紳范淵,以圖以另一種方式進入權力的遊戲。
也正是因此,他既可以顛倒黑白詭辯,又可以關鍵時刻救人,只因他爭名圖利的同時又不想置他人於死地,既矛盾又合乎情理。
根據目前劇情,鄉紳范淵從未想過讓程仁清從幕後走到台前,還與馬文才一起設計羞辱他。而帥家默對其自始至終真誠相待,
導致本就內心掙扎的程仁清終於倒向正義的一邊,搬救兵去法場營救帥家默起到關鍵作用。
至於其他配角,比如雖然官高一級卻又缺乏實權,對手下各位知縣無可奈何的黃知府
膽小怕事寧可自己縣多加稅賦都不敢得罪其他縣,但在大是大非,人命關天時依然能鼓起勇氣反駁上官的方知縣
背後有鄉紳撐腰魯莽無禮的毛知縣。
因為自己縣裡太窮唯恐再加稅會民不聊生,只能裝病脫身的任主簿。
以及雖有真才實學卻又為形式所逼,為了共同利益不得不與其他知縣一起反對帥家默的鄧知縣。
每一個角色的形象都鮮活立體,而一場表面論是非曲直內里爭金錢利益的複雜纏鬥,就此展開。
02
細節還原歷史,微觀中見大局
劇中豐碧玉的火腿鋪以及路飛龍的賭場之所以能生意興榮,正是因為故事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此時的明朝商貿發達,經濟富庶,正是明朝國力的鼎盛時期。
而黃知府與巡察御史劉景如此用心良苦協助帥家默查清人丁絲絹稅真相,背後最大的動力來源,正是歷史上旨在緩解社會矛盾的張居正改革。
為了促進社會公平公正,首輔張居正意圖通過重新丈量土地的方式重新界定稅收分配。
黃知府和劉御史正是領會了這一點。
如果要弄清人丁絲絹案,必然得重新丈量土地,與上位者的意圖不謀而合。這樣除了能給百姓一個交代,於他們來說也是可以上報朝廷的功績。
以微觀視角細節來體現真實歷史大局,使其顯得更為生動可信,也是此劇一大特色。
03
網友褒貶不一,演繹方式惹爭議
同為愛奇藝的爆款劇,與狂飆開播起豆瓣評分9.1到收官時也有8.6不同,《顯微鏡下的大明》雖不乏熱度,也在愛奇藝電視熱播榜保持著第二名的位置
因為大結局將近甚至還有攀升第一的趨勢,但豆瓣評分就是只有不高不低的7.8
究其原因,主要因為目前網上對該劇的口碑呈兩極分化趨勢。
部分觀眾認為張若昀演繹的算術天才過於臉譜化,也許演員本意是想打造一個像韋東亦或者陳景潤式的天才人物,
但過猶不及,物極必反,面對惡人都毫無保留坦誠相告,導致一場大火差點燒死自己和朋友,未免太過「實誠」。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他演繹的正是因為童年創傷而執著一念,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天才。張若昀整個人都非常入戲,讓人足以相信該人物存在的合理性。
而且帥家默很有可能是故意裝傻,為的就是讓別人對他放鬆警惕,從他多年堅持研習算術收集證據來看,這不失為一種可能性。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關鍵還是要看最後的大結局能不能讓各位觀眾買賬。
04
真實事件改編 結局是否反轉
歷史上記載的事件到帥家默被流放就算是結束了,事件結局算不得圓滿。
不過既然被馬伯庸親自操刀改編成了影視劇,想必結局應該也會有所不同,畢竟文藝作品不僅要帶給大眾思考,也應該留下希望給心懷正義的人。
無論結局如何,這樣一部難得沒有工具人角色,全員有血有肉的影視作品,還是會讓觀眾有信心好好追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