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雷佳音、殷桃、辛柏青、宋佳主演的《人世間》,我足足看了兩遍。故事以上世紀70年代,北方某省會城市「光子片」區居住的周姓一家為主線,結合五十年的社會變遷,讓我們看到了小人物為了活著、為了與親人團聚的辛酸苦辣。
看之前,我本來覺得自己不會喜歡這部劇。因為我的年紀,畢竟和《人世間》故事背景所處的年代相差甚遠。可是看著看著,就停不下來了。尤其是看到「光子片」兒女們的「情感糾葛」時,我更是來回看了好幾遍。
其中,周蓉(宋佳飾)和喬春燕(黃小蕾飾)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她們都是「光子片」數一數二的美女,追求者不勝枚舉,可她們卻相繼走上了「女追男」的道路。
都說「女追男隔層紗」,在大部分人看來,男追女不好追,女追男卻很容易實現願望。
然而,周蓉成功了,喬春燕卻失敗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女追男隔層紗」這句老話,為啥成全了周蓉,卻在喬春燕身上沒奏效。也以此篇文章開始,開啟我們的《人世間》系列追劇連載。
1.
周蓉,是光子片最美的姑娘。
因為她的存在,沒有人敢和她爭「光子片」頭號美女的稱號。可周蓉並不在乎這些虛名,她從小跟著哥哥周秉義讀書、學習,在不懈的努力下,成為了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
可聰明、又漂亮的女孩,總是讓長輩們不放心的。
「上山下鄉」運動開始後,挨家挨戶最多只能留一個兒女在城裡。周蓉想要和哥哥周秉義一樣離家下鄉,可周家人卻覺得周蓉一個女孩子,過於招人和漂亮,唯恐她下鄉後會被欺負。
然而,周蓉卻不這麼想。
所以,她留下一封信後,便偷偷背起行囊,獨自去了貴州支教。
貴州距離「光子片」,可謂是大對角般的遠距離。周蓉一個女孩子,為什麼要選那麼遠的地方呢?
因為馮化成下放在那裡。
馮化成是個詩人,他在周蓉眼裡,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存在。馮化成比周蓉大十幾歲,在周志剛眼裡,馮化成就是個騙子。
所以,得知周蓉背著家人,去貴州找馮化成時,氣得他直接和周蓉斷絕了父女關係。
都說愛情使人盲目,周蓉愛上馮化成,大體就是盲目的。可馮化成對周蓉呢?也是愛嗎?
我想是感動多於愛。
誠如蔡曉光所說:「周蓉年輕時,把馮化成捧太高了。現在不捧了,馮化成就下不來台了。」
想想也確實如此。當初,年輕、漂亮、充滿活力的周蓉,僅憑之前與馮化成的幾封通信,就放下父母兄弟,為了愛情隻身奔赴。這對馮化成來說,不光是感動,更是一種榮耀。
馮化成年少時喪父喪母,周蓉找到他時,馮化成正在被下放,鬱郁不得志。他從小自卑,經歷了父母的相繼離世後,更多了害怕被世人拋棄的恐懼。
於是,他拚命努力,好不容易用才華為自己爭得了一席施展才華的機會,如今卻也被扼住了「喉嚨」。
在偏遠貧困的貴州,馮化成一個人默默苦熬著,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得到機會,也不知道此生是否還有機會大展拳腳。
迷茫與焦慮間,周蓉卻出現。
2.
對「失意」的馮化成而言,周蓉的「崇拜」,就像一束光。
自卑的馮化成捧著周蓉這束光,猶如贏得了堅持下去的勇氣。在馮化成看來,崇拜是愛的基礎。所以這個時候,即便不是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周蓉,馮化成也會感動得把她娶回家。
因為他相信,只要崇拜不滅,周蓉對他的愛就永遠不息,他就永遠不會被拋棄。
「害怕被家人拋棄」、「害怕不被認可」,這彷彿成了馮化成心底的隱痛。可人有的時候越害怕什麼,就會越敏感地在意什麼。而越在意,就會越放大,直到害怕的事真的變成了現實。
隨著周蓉事業的步步高升,江郎才盡的馮化成發現,周蓉面對自己的時候,眼睛裡已經沒有光了,取而代之的,是嫌棄和鄙夷。
馮化成說:「一首小詩而已,不知道就落伍了?」
周蓉說:「酸葡萄心理。」
意思是馮化成虛偽,自己沒本事,還酸別人詩不好。
馮化成說:「我真是無法想像,你怎麼跑到人家面前和人家說,你把我送給你的禮物還給我?」
周蓉說:「如同我無法想像,你怎麼能提著禮物挨家挨戶地跑,跟人家說,為了我的詩投上一票吧。」
意思是馮化成沽名釣譽,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馮化成說:「我怎麼拿啊?十二平米的團結戶,咱倆住著都翻不過來身,你讓玥玥搬過來,可能嗎?」
周蓉說:「有團結戶住著,也比什麼都沒有強!」
意思是馮化成沒本事,連十二平米的團結戶都拿不到。
馮化成本就敏感,他清楚地感覺到了周蓉看不起自己。痛苦與焦慮間,他決定躲進另一位崇拜自己的年輕姑娘王紫懷裡。
王紫和年輕時的周蓉一樣,在馮化成處於不被認可的低谷時期,像一束光,出現在了馮化成的生命中。
所以,馮化成選擇了離婚。
3.
比起耗盡愛意後,被周蓉拋棄,馮化成更願意做拋棄別人的那一個。尤其是周蓉說,她與馮化成之間的婚姻,不過是源於年輕時的一個錯誤,從未愛過時,馮化成更是失控到摔門而去。
雖說是「女追男隔層紗」,但女追男帶來的,或許不是愛情,而是感動。所以一旦感動沒了,再牢靠的關係也就散了。
所以,相比馮化成,周秉昆的拒絕,反倒成全了喬春燕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人世間》中,喬春燕是另一位為愛主動出擊的女子。
她和周秉昆從小玩到大,心裡早就認定了周秉昆。第二集中,喬春燕就大大方方地坦白過:
「我就想找你,周秉昆!你知道我為啥喜歡你嗎?因為你和我們不一樣,和我們光子片的這些孩子都不一樣。你比我們有文化、有思想、有見識。」
按理說,當時的周秉昆並沒有心上人,也沒受過什麼感情上的傷。喬春燕和他從小一起長大,雙方家長又是好朋友。在一起本是順理成章的事,可周秉昆卻不似馮化成那般自卑、且急迫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同。況且,誠如喬春燕所說,周秉昆特別有思想,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所以喬春燕「女追男」的計劃,便不如周蓉般進行得如此順利。
周秉昆拒絕喬春燕拒絕得很乾脆,「春燕,你不覺得咱倆太熟了嗎?這麼說吧,我從小到大,就沒把你當女的。」
「可我把你當男的啊!」此時的喬春燕還並不打算放棄,於是她自我安慰道:「我姐說了,男的比女的成熟的要晚,不能逼得太緊了。多給你點時間,讓你慢慢長大!」
可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呢?
喬春燕心裡沒底,喬母和周母心裡也沒底。
於是,她們姐妹倆一合計,決定在春節的時候,推周秉昆一把,讓他和喬春燕好上。
喬春燕的「女追男」,可和周蓉不一樣。她不單單是自己追,還得到了長輩們的助攻。按照常理,這事本該成了。
可周秉昆面對喬春燕時,卻偏是個不開竅的「硬骨頭」!
4.
大年初三,周秉昆叫好友們到家裡聚餐。
周母聽說後,攛掇著讓周秉昆把喬春燕也叫到家裡來。周秉昆不聽,周母便自作主張地把喬春燕叫來了。
為了讓周秉昆和喬春燕多一些時間相處,周母特意把做飯的活兒,交給了她。然後,就借故去了喬家。
按照周母和喬母的想法,晚上就不讓喬春燕回家了。孤男寡女、乾柴烈火,初四早上,她們就可以把周秉昆和喬春燕的婚事,定下來了。
可沒想到的,大年初四早上,躺在喬春燕旁邊的男人,竟不是周秉昆,而是曹德寶。
曹德寶是周秉昆醬油廠的同事,喬春燕還未進屋,就被他吹的口琴聲吸引了。在一來二去的搭話間,喬春燕發現曹德寶似乎對自己很在意。
吃完飯後,曹德寶更是戀戀不捨地教喬春燕吹口琴。
喬春燕看著曹德寶,心中歡喜。她確定曹德寶對自己,也是有好感的。可一想到周秉昆,喬春燕便暫且克制住了對曹德寶的喜歡。
直到周秉昆不解風情地留下了曹德寶過夜,喬春燕才下定決心不再等周秉昆「長大」了。
所以在大年初四的早上,周、喬兩家沒有等到周秉昆、喬春燕的好事,反倒被喬春燕和曹德寶的「一夜放縱」弄得心煩意亂。
周秉昆本就對喬春燕無意,這件事發生後,他便興高采烈地促成了喬春燕和曹德寶的好事。
老話說「女追男隔層紗」,其實也不盡然。
周蓉追馮化成成功了,那是源於感動,不然他也不會在發現周蓉不再崇拜自己後,就與王紫好上了;而喬春燕追周秉昆沒有成功,則恰恰是由於不愛。一個男人不愛你,無論你如何努力,他也不可能接受你!
也就是說,不存在「女追男隔層紗」這樣的道理,沒有「愛」做基礎、沒有「感動」做催化的「女追男」,成功率也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