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清淺
綜藝《中餐廳·非洲創業季》合伙人從創業資金、到採購是關關難過,其中最難的竟是調味品,林大廚為了它焦慮到睡不著,黃曉明為了它三更半夜帶著合伙人前去迎接。好不容易接到中餐廳後,林大廚被價格氣得鬧罷工,說不開餐廳了,要去做豆腐,哪怕是店長黃曉明也被價格驚到表情凝固。
在摩洛哥丹吉爾市,海鮮便宜,但中餐經常要用到的香菜等提味蔬菜則很貴,甚至小蔥這類提味蔬菜壓根沒有,經常要用到的食材豆腐也沒有,而更頭疼的是當地菜市場無法買到中餐調料蚝油、雞精等,也沒有當地百事通幫忙採購。面對如此困難,林大廚整個人都著急了,參加了這麼多次中餐廳的錄製,調料第一次成為他望眼欲穿的奢侈品,也是錄製中餐廳以來為數不多的感受到了出門處處難。
因為需要用到的很多中餐廳烹飪調料、食材都沒有,林大廚所在的創業小組之菜市場組進度百分之零,相反其他的特調組、採購組都完成四分之三以上的任務。而菜市場組要是任務完成率太低,菜品就沒法保證,明天開業怕是懸了。
雖說後來加入的岳雲鵬帶來了鹵料包、辣椒醬等調料,但這解決不了多少問題。林大廚為拿到調料只能聯繫已經在丹吉爾開店的中餐廳老闆黃總,要來黃總推薦的供貨商們的聯繫方式。供貨商報價都挺貴,林大廚為節約成本只能討價還價,說都是中國出來創業,價格實在點,老闆也同意打點折,並說大概晚上八九點能到。然而都十一點多了調味品還是沒到,這物資短缺是產生巨大時間成本吶。
而之所以那麼晚還沒到,比預計時間超出兩三個小時,一是因為交通堵塞,二是因為語言不通。供貨商把調料給到一個摩洛哥的大巴司機,大巴司機從卡薩布蘭卡送到丹吉爾,然後再送到林大廚手上。司機好不容易到了丹吉爾,因不太會英語,林大廚又不懂阿拉伯語,兩人無法溝通,如同鴨子聽雷,調味品也就停滯在路上了。
正在頭疼時,大家向機器人求助,但機器人沒明白林大廚的意思,而且關鍵時刻還斷網了。黃曉明急中生智,說到樓下找一個會英文的摩洛哥人,好不容易找著後,語言問題解決了,司機卻聯繫不上了。
黃曉明沒法了,只能打電話給摩洛哥歌手迪娜,讓迪娜給司機去電話,明確調料配送是否配送過來了,如果配送到了司機送過來他們可以付費,如果沒法過來,可以告訴他們取件地址,由他們去取貨。聯繫上後司機說他把調味品寄放在存放點了。黃曉明只能帶著林大廚和外語小天才尹浩宇去取。
路上林大廚問黃曉明會不會覺得開餐廳,除了日常運營和做菜以外,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在採購方面。如果沒有供應商的話,你天天這麼買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買東西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量。黃曉明深有同感,說所以做什麼都不容易。因中餐廳到取貨地點路程挺長,尹浩宇路上撐不住睡著了,而已經很疲憊的林大廚卻因食材焦慮到無法入眠。
凌晨兩點取貨小組才回到中餐廳,看著醋、冰糖、香菇、蚝油、腐竹、雞精等調料都到了,心裡頭的石頭算是放下了,可想到食材加運輸費要5724多迪拉姆,摺合人民幣4452,林大廚就挺受不了。他說根據他平時買這些的經驗,差不多七百到八百就搞定了,這價格真的太貴了。像一袋蔥50迪拉姆,一桶炒菜用的酒399迪拉姆,一塊豆腐66迪拉姆,這豆腐比當地海鮮都貴。鑒於這份貴林大廚說打算自己做豆腐,「我不開了這個餐廳,開下去虧本了。」因為成本遠超預期吶。
提到姜妍要的韭菜時,林大廚還調侃說非常好的韭菜,我們都是韭菜被割了。並提醒姜妍一個韭菜盒子不賣個80迪拉姆划不來,韭菜貴得很,還要放蝦仁呢,還要麵粉和人工呢。
中餐廳合伙人這季著實不容易呀,一樣東西都不讓帶,鍋碗瓢盆也沒像往季那樣準備好,創業資金也不多,關鍵是當地沒亞洲超市,中餐廳需要的很多食材和調料都沒有,這真的太艱難了。難怪林大廚都想投降了。就不知道合伙人們歷經一番艱苦後,他們做出的美食能否贏得當地人的認可?
本文由清淺之說原創,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歡迎大家關注,一起挖掘有內涵的娛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