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6年,趙雷終於再發新專輯了。
取名為:署前街少年。
新專輯面世這一天,趙雷也很低調,沒有任何大動作,僅僅在微博上發了簡簡單單的一條消息:25塊錢10串。暗示專輯收納10首歌,配圖是自己喜歡吃的羊肉串。
專輯發得悄無聲息,完全不像別的「歌手」那樣,在公司的包裝下,盛裝上市,各種宣傳,各種炒作。
但還是被人發現了,作為趙雷的粉絲,岳雲鵬充當「自來水」為偶像免費宣傳了一把。
我的都想也太低調了,就這樣悄無聲息地發專輯,自己好像也不宣傳,作為粉絲是不是需要喊一喊,大聲地喊:趙雷發專輯了!
有呼聲,也有溫度,可還是有網友一臉困惑:我怎麼沒聽說過這個歌手呢?
是啊,很多網友或許已經漸漸想不起趙雷是誰了,因為他彷彿已經「消失」很久了。
從2017年的一夜爆紅,到主動選擇「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這幾年,趙雷都經歷了什麼?
吉他少年的「流浪人生」
趙雷的前半生,多數時間都在流浪。
他出生在北京一戶普通人家,父母都是普通人,並不是什麼「音樂世家」,也壓根想不到,未來的某一天,會和音樂掛上鉤。
趙雷和媽媽
衚衕串子裡面的童年,嘹亮的鴿哨里,天馬行空的想像……
13歲時,趙雷偶然間看到一部歌手伍佰出演的電影,被電影里的「自由吟唱」一下子吸引住了,電影畫面里,一頭長髮儼如披頭士的伍佰,站在地下通道里縱情高歌。
回來之後,趙雷徹底迷上了吉他。
4年之後,趙雷背著吉他,和一群朋友在北京的一條地下通道里,縱情唱歌,有些人可以唱歌,有些人必須唱歌。
因為在歌聲里,藏著趙雷的理想。
17歲,趙雷參加高考。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異常激烈。學習並不算刻苦的趙雷,憑藉一顆聰明的腦袋,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可隨後,他又放棄了進入大學的機會。
比起上大學,他更想做的是一名流浪歌手。
樸實而通情達理的父母默許了他的決定。
於是,趙雷的唱歌生涯正式開啟,從地下通道,到酒吧駐唱歌手。他一直認為,憑藉努力,一定能實現自己的歌手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有一次,在酒吧唱歌,偶然遇到歌手前輩沙寶亮,那個唱《暗香》一舉成名的歌手。
趙雷雀躍不已,走到沙寶亮面前,忐忑著說:我能為你唱首歌嗎?
結果,對方頭也沒抬,淡淡說了一句:對不起,不需要!轉身和朋友繼續熱聊,隨後,離開了酒吧。
那是趙雷第一次受到打擊。
歌手「小白」,大概都希望得到前輩們的欣賞,可現實只賞給了趙雷一個「白眼」。
生活最落魄的時候,只能租廉價的地下室,吃泡麵,食不果腹。好在那時候趙雷的女友並不嫌棄趙雷的貧窮,一直認為他是一支「績優股」。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沒多久,趙雷就離開了酒吧,踏上了流浪的旅程。
從北京,到西安、西藏、雲南、四川、新疆……足跡涉及大半個中國。
在流浪的過程中,邊走邊唱,積累了大量的歌曲素材,寫下了不少歌,比如《開往北京的火車》、《未給姐姐寄出的信》、《咬春》、《畫》、《南方姑娘》等等。
當然,最重要的是結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至交好友。
包括後來成為知名作家的大冰,他在自己的書里這樣預言道:「在我看來,一個流浪歌手的出身,經過那麼強的市場驗證,他唱的歌讓那麼多在路上的人真心喜愛,趙雷不紅,天理難容。」
只是,趙雷的「紅」就像2002年的雪一樣,來得稍晚一些。
他依然在流浪,在路上,寫下《理想》,寫下《成都》,寫下每一首自己想要的歌曲。
趙雷,不止有《成都》
2010年,24歲的趙雷報名參加選秀類節目《快樂男聲》。
在這之前,他從未想過,自己會以這種方式進入人們的視線。
可人不是神,活著,就要吃飯,為了能吃飽飯,完成理想,他不得不將自己推到資本的面前。
當然,參加節目,他還有更大的野心:掀起中國原創歌曲新浪潮。
可惜,最後止步於20強。
2011年,是趙雷最悲傷的一年,母親因病去世,那個陪伴他走過25年的女人,從這個世界離開了。
為了紀念母親,他寫下了《媽媽》。
媽媽 親愛的媽媽
媽媽 親愛的媽媽
我多想分給你一些我的力量
我多想給你一顆輕鬆的心臟
媽媽 媽媽
走的時候一定叫醒我
媽媽如果你不想看到你的孩子在清晨難過
我不想在沒有葉子的冬天沉默
——趙雷《媽媽》
子欲養而親不待,人生最悲苦的事情,莫過於此。
這一年,趙雷發布個人的首張專輯《趙小雷》,專輯裡寫了他的貧窮和理想,寫了他的憂傷和快樂。其中《畫》也是在那個時期寫就的。
2014年,趙雷重回舞台,參加《中國好聲音》,舞台上,他輕吟淺唱,唱著那首《畫》:
為寂寞的夜空畫上一個月亮
把我畫在那月亮下面歌唱
為冷清的房子畫上一扇大窗
再畫上一張床
畫一個姑娘陪著我
再畫個花邊的被窩
畫上灶爐與柴火
我們一起生來一起活
還沒來得及介紹自己,導師劉歡就迫不及待問他:歌詞是誰寫的?這是一段時間裡我看到的最好的歌詞。
有了頂級導師的支持和讚賞,趙雷理應會走紅,然而,離他真正爆紅,還要推後3年的時間。
2017年,趙雷收到一封來自湖南衛視的邀請信,邀請他上《歌手》,收到邀請,趙雷本來已經決定拒絕,可還是徵求了父親的意見。
這個世上,已經是他唯一最親近的人了。
父親說:去吧,我想在舞台上看到你。
於是,他就去了。
在舞台上,趙雷演唱了自己的原創歌曲《成都》。
讓我掉下眼淚的
不止昨夜的酒
讓我依依不捨的
不止你的溫柔
余路還要走多久
你攥著我的手
讓我感到為難的
是掙扎的自由
分別總是在九月
回憶是思念的愁
節目播出之後,《成都》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裡都唱著這首歌,都想去「玉林路」看看那個名叫趙雷喝過酒的小酒館,津津樂道猜測著歌曲背後的故事。
趙雷,真的紅了!
隨之而來的,是各種邀請,以及巡迴演唱會。
看到趙雷紅了,最開心的是歌迷,趙雷的經歷,深深鼓舞著他們 :以前你吃過的苦都是值得的,難過的認知都是你陪著我一起過的,你說你是個普通人想買房結婚,我知道,願你有酒有肉有姑娘。
可是,趙雷開心嗎?
鮮花,掌聲,以及喧鬧過後的盛名,是否真是趙雷想要的?
因《成都》而成名的趙雷,每一次參加活動,必然會唱這首歌,每一次巡迴演唱,這首歌也是必唱的曲目。
唱到最後,趙雷也膩了。在最後一場巡迴演唱會上,趙雷帶著滿身的疲憊說到:
「《成都》這首歌我今天不想唱了,從出名到現在,這首歌不是好歌了,我都快唱吐了,我不想重複這條路,一直這樣下去,沒有時間給我去創作,這樣做下去,作為歌手就廢掉了。
無休止的演唱會,無休止的活動,這是資本想要的,務必壓榨最後一絲撈錢的可能性,於是,也就在無休止在消耗歌手的精力。
這樣的經歷,或許歌手梁博有過,唱過 《有沒有人曾告訴你》的陳楚生也有過。
終於,趙雷「崩潰」了,毋寧說,也是清醒了。
趙雷決定「消失」一段時間。
空餘出來的時間,陪伴在父親的身旁,想一想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也許也正是這種深思,讓他找到了生活的樂趣。
他依然在寫歌,偶爾上上微博,更多的時間,是吃燒烤,
在租住的小院里,改造它們,種花,種草。
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生活的主宰,而非名利和金錢的奴隸。
直到今年8月底,再度推出新歌《署前街少年》,人們驚異地發現,趙雷,還是當初那個少年,一點沒變。
他已經36歲了,可是,依然還有一顆少年的心。為自己內心而唱,為自己的夢想而唱。
有人問過我一個問題:趙雷,為何不紅了?
我會告訴他:被迫不紅與選擇不紅,有著本質的區別。他是自己選擇「不紅」的,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 有過牽掛,了無牽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