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稍顯小眾的美國電影,獲得第82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一流的演員陣容,演員表演內斂、剋制,整部電影張力十足。
電影中的幾個女人都過著執著,獨立,又有些缺失感的人生。女律師從事著忙碌又棘手的工作,沒有時間傾聽丈夫的傾訴,又被偏執的客戶劫持,而入獄後的客戶,只要求她能給他寫信,哪怕只談談天氣也好。
一對女強男弱的夫妻,女人遭遇女兒的叛逆、丈夫的出軌,她仍然用心經營著生活,在郊外用原生態的石頭蓋起房子。在眾人的歡聚時刻,她獨自躲起來、用一杯紅酒和一支煙來慰藉自己。
電影中的高光時刻發生在一對相差懸殊的年輕女孩身上,在美國西部荒涼小鎮上,一個法學院的女生要從市裡開車四個小時來到鎮上講課,而另一個女孩是牧場飼馬師女騎手,她誤打誤撞地偶然走進了課堂。
兩個不同世界的女孩相遇並走近,電影中她們相處的畫面都散發出柔光。她們共同騎著一匹馬在公路上,場面顯得那麼神奇又美好,不時有車燈晃過來,光四散在她們的臉上、身上,折射出迷幻般的光彩,照亮了她們平凡的人生。
光亮過後,世界又歸於黯淡。女學生不再來了,女騎手錯愕之餘連夜驅車趕到市裡,到處尋找之後,面對陌生的城市,相見後也只能尷尬地說一聲再見。這一次失語的告別,卻是她對自己人生情感的交待。在回程路上,女騎手疲憊不堪,險些駕車喪命……
這不就是生活本來的樣子嗎?在日復一日單調乏味的生存奮鬥中,愛與理解賦予了生命以意義,但這一切的獲得並非易事。就像你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去準備一桌子好菜,但享受美食之快的時間也許只有一刻鐘,但你仍然覺得這種付出是值得的,但如果沒有人來赴宴呢?
人生往往也是這樣,有時候付出不一定能夠得到,有時候一切都是陰差陽錯。其實,活著愛著就是你生命的主菜,相遇相知也許只能是輔料,有了是奢侈的禮物,是人生的至高享受。
如果沒有了呢?如果失去了呢?電影中飼馬師女孩說:「我要回去了,那些動物們也許會奇怪,我去了哪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軌道,用心體會存在你生命深處的宇宙吧。
生活,波瀾不驚;內心,微光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