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翠花之所以稱絕一時,公認為眼神第一,蹺工第二,念白第三,做表第四,武功第五,唱則相形見絀。
筱翠花的一對媚眼堪稱為時下無雙。非僅眉挑目語,可以迷陽城惑下蔡,即隨便一顧盼流波,均足使台下觀眾意盪神馳。那一雙水汪汪懾人魂魄的大眼睛,真是一時無兩的尤物。
筱翠花的眼睛大而秀美,雙目似會說話,每當他這樣出場:一手用背叉著腰在台口一站,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向台下左右一瞟,點翠的頭面亂顫,真愛煞個人。她的眼睛從台掃右至台左,四角里,每處的人都覺得小翠花好像是在看他似的。這種風度,在目前的舞台上,也不見第二人。
京劇《小放牛》一
京劇《小放牛》二
顧曲家多侈談他的眼功也是了不起的,他的兩隻眼睛特別傳神,能表達各種複雜的內心活動。有時他在台上只是稍微轉了一下眼珠兒,就能得個滿堂彩。出場後眼神一(目散),彷彿萬道金蛇,鑽進每個觀眾的皮肉里,似乎寄語:「您來啦!您好!」觀眾輒報以彩聲。他的眼神,確有這種魅力,但非出場皆然,而是抓著劇中的某些情節,表現的是劇中人,效果是境外意。
京劇《貴妃醉酒》
他演《雙鈴記》的趙玉兒,第一次出場是在四遊人同唱【銀紐絲】第一句「家家呀戶戶唉齊把會來觀」的「觀」字上,迎著小鑼一擊,出場一亮,隨即與遊人合唱:「臘月初八舍豆緣,今年景緻好,勝過前幾年……」,邊唱邊走圓場,表現逛廟。及至遊人下,他一個人站在台上,先斂眼神,然後一放,做出掃看廟會各個角落的神情,毫光四射,似笑非笑地達一二分鐘,輒覺一股電流,縈繞全場,融及每個觀眾,觀眾怎不喝彩。
他演《打杠子》,唱【南鑼】「才離了娘家門」出場,接唱「只吃得醉醺醺……」,以醉步行路,哪有空隙放眼神,但是在「松林之內有歹人」的收句煞住後,眼神驟放,眸轉星流,才把魅力運用出來。
京劇《烏龍院》
1936年,馬連良與筱翠花在中國大戲院合演《坐樓殺惜》,被吳小如先生稱為是「震撼人心」的表演。「別的不說,只說閻惜嬌臨死之前,小翠花把一雙眸子併到面部中心,凝視著宋江的匕首,閃出了絕望的眼神,更配以凄厲的一聲慘叫:「媽呀!」真使人驚心動魄」。
京劇《拾玉鐲》
他天生一副大眼睛,而且眼大有神。他是「連」字科(班)學花旦的學生,與花旦配戲的多為丑角,但是由於他眼神充足,扮成劇中人在舞台上跟配戲丑角一對眼光,對方立刻產生「怵角兒」感,張口結舌,記不上台詞來。教學負責人蕭長華先生只得把比他晚一科(班)的「富」字輩的丑角馬富祿調過來跟他配戲。馬富祿一則聰明,從不「怯場」;二則與他是親戚,自小在一起玩耍,到了舞台上,馬富祿不僅不怵他,而且把戲捧得很嚴、很緊。從此打下這兩位多年同台的基礎。畢業出科後,筱老闆自組班社當主演,把馬富祿邀去為當家醜角,長期合作。
京劇《小放牛》三
在三張《小放牛》的劇照中,每一張人物的服飾都有變化
註:根據翁偶虹,丁秉鐩,包緝先,吳小如,黃裳,葉盛長等著述摘編。照片素材轉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