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2022年10月01日05:34:20 娛樂 1689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俚語

「話事人」和「社團」兩個是隨電影流傳甚廣的詞。事實上二者在原聲中用的都是偏口語的俚語表達,即使是石廳長在跟吉米對話的時候,用國語說的也是「辦事人」而非「話事人」。話事人一詞在電影中只是出現過兩三次,絕大部分場合稱呼都是辦事人或者簡稱辦事。一字之差,話事人有一言九鼎的霸氣,辦事人聽起來更像人民公僕。不過坐館稱辦事人確實沒毛病,民主選舉選出來的當然就該是替大家辦實事的好乾部。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字幕顯示「話事人」,但原聲是用國語說的「辦事人」

至於社團一詞,電影多以「阿公」這一俚語出現。阿公粵語本意是外祖父或年齡相仿的男性長輩,後泛指公家、公眾或政府。電影用阿公指代社團,一是取公家之意,二則將組織擬人化,多了點人情味。說替社團辦事聽起來生硬而冷冰冰,說「幫阿公做嘢」則能讓人活力倍增,一個打十個。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喜歡幫阿公做嘢的飛機,這句話在這個場景他說了兩遍

除了阿公,對外的時候還會以「字頭」指代社團。韋家輝導演就曾執導過《一個字頭的誕生》。若是叫《一個社團的誕生》,氣勢上好像差了一截。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鄧伯唬許sir香港黑社會有幾十萬人。這裡字幕寫作幫會,國語原聲讀作社團,粵語原聲讀作字頭。諷刺的是這番恐嚇在《以和為貴》的背景和結局下顯得蒼白無力

和聯勝的群眾基礎

按鄧伯的說法,和聯勝有幫眾5萬人,和聯勝的幫眾都是些什麼人呢?從隻言片語中回顧各位大佬的入會經歷,吉米是因為被黑社會欺負(不一定是和聯勝)打不過就加入;鄧伯是12歲加入的老黨員。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號碼幫(冧把,指14K)的小赤佬去Denny學校招小弟的口號有一定代表性,吉米就是這樣上的車

如果再深挖,電影有幾處給了些許暗示。得知大D要搞新和聯勝,各地區領導聚會的場景是在「茶果嶺鄉民聯誼會」。小弟百度了一下茶果嶺,這裡至今仍然是香港最大的寮屋區之一,大概長下面這樣。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圖片下半部分的茶果嶺村和周邊村落的寮屋與上半部分的高樓形成鮮明對比


茶果嶺村居住的多為來自內地的新移民,其中潮汕、福建佔大多數。第一部尋龍頭棍過程中,大頭曾說過他跟四眼明是在田灣鄉下一起長大的。可見和聯勝的土壤在鄉鄰,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和聯勝地區領導開會的地方,這飄揚的各色旗幟跟開場洪門入會儀式的旗幟配飾有幾分相像

另外,第一部的選舉場景,從擺設和布置看,應是一家潮州會館,暗示了洪門的潮汕背景與歷史傳承。譬如現實中的新義安就被稱為潮州幫,其實,義安本就是潮州故稱。直到隋唐才改義安郡為潮州。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第一部中在潮州會館選新一屆話事人

綜上,大致可以勾畫出和聯勝吸收幫眾的路徑,便是從欠發達地區,吸收沒受過高等教育的村民作為新鮮血液,且裡面多有潮汕移民後裔。

叔父輩權力之爭

叔父輩的權力鬥爭是電影的一條暗線。叔父輩權力核心圍繞鄧伯、串爆、奀叔三人展開。又以鄧伯為尊,隱約有點和聯勝太上皇的意思。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串爆與奀叔發生口角,鄧伯請茶-再請茶打斷雙方施法,且一直居於鏡頭C位,暗示其地位超然

第一部中,串爆嘗試通過「講道理」幫大D拉票,鄧伯以「規矩」接招,將實力更弱的阿樂捧上話事人之位。到了第二部中,串爆擺出了「規矩」,想借阿力事件剝奪吉米競選資格,卻又被鄧伯「講道理」化解。一番言語機鋒,串爆直指問題核心:上屆鄧伯正是因為擔心大D勢大難制才讓阿樂上位的,難道這屆就要因為吉米最有錢讓他當選嗎?最後還補了一句「我擔心他害了社團」,可以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串爆這套連招相當犀利,套用鄧伯忽悠大家不投大D投阿樂的話術。然並卵,鄧伯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在這個權力三角中,串爆持續扮演挑戰者的角色,甚至串爆對大D的支持也不純因為收了錢,多少帶點從鄧伯手上搶奪話語權,打擊鄧伯權威的意思。而龍根不遺餘力幫吉米拉票,固然是感念吉米對他的照顧,但又何嘗不是通過吉米自抬身價?可以預見鄧伯涼了之後,龍根將成為叔父輩無可爭議的領袖。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眼看自己的徒子徒孫吉米上位,龍根一掃頹勢,嘴角不自覺上揚

選舉是嚴肅的事情,第一部中眾叔父在一場戲中喝著茶就選出了話事人,到了《以和為貴》卻是反覆來回拉扯,叔父輩開會都開了好幾次。可嘆吉米因為阿力事件連背景調查都不過關,處理完回來居然還能大搖大擺地參選。更誇張的是吉米還是唯一列席叔父輩會議的小字輩兼候選人。作為「唯一」在場的參選者,無疑具有重大政治意義和暗示作用,給龍根叔推輪椅也不缺他一個。按理這種場合吉米應該避嫌,或者說這種時候更需要「規矩」。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道上動輒把規矩二字放嘴邊,可悲的是上層都在肆意踐踏規矩

以上種種,固然可以解釋成吉米當選是眾望所歸,鄧伯是社團的無冕之王。但我傾向認為第二部中關於選舉的部分,細節是有點崩的,最起碼跟第一部有所偏離。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串爆和奀叔互掐,形似老頑童遊戲,實則影射二人擺脫不了古惑仔格局

乾兒子與地區領導人制度

雖然大家為了爭辦事人打得很熱鬧,但從電影內容來看,話事人的權利並沒有想像的大,甚至在和聯勝更像一個吉祥物(參考吹雞)。在影片構建的權利結構中,和聯勝話事人更接近於周天子或是幕府將軍,統領的各區領導即下屬的諸侯/大名。各區領導歸攏自己轄區的古惑仔,名義上聽命於話事人。權力頂層雖然擁有大義名分,但由於沒有直接的人權事權財權,對底層的管理約等於0。這裡要再次稱讚阿樂的管理藝術,除了成功忽悠大D這個實力最強的地區領導聽話,還創造性的提出了乾兒子制度來架空地區領導。所謂人事即政治,通過捧乾兒子上位收束地區領導的權利從而加強對基層的掌控。反過來乾兒子們也要依賴阿樂的權威才具合法性,雙方各取所需。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阿樂上任馬不停蹄收乾兒子除了論功行賞收買人心,也是迅速建立自己班子的手段

回顧大D阿樂相爭,大D是依賴手下長毛和自己老婆。而阿樂這邊除了親信阿澤,居然是讓同為九區領導的火牛來幫自己辦事,可見當時阿樂手下實力確實不濟,需要借用別人勢力。而在第二部伊始的壽宴上,阿樂說幾個乾兒子都出人頭地,側面暗示地區領導制度的崩壞。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在建立直屬班底前,阿樂只能仰仗死黨火牛

黑社會與老闆

幾個候選人都反覆提及「老闆」二字,而且取得話事人名分對跟老闆談生意大有裨益。大D落選後胡攪蠻纏,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自以為鐵當選,居然已經和老闆們談了話事人層面的合作,落選後自然騎虎難下。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阿樂公布的施政綱領,其中一條就是「招商引資」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除了郭先生,吉米背後還有大水喉(粵語,指富豪)幫襯。這也是其他人忌憚他的原因

除了郭先生和吉米在深圳的物流,老闆們會和黑社會談什麼生意影片沒有明說。但不外乎就是給富人噹噹黑手套,搞搞黃賭毒,幫開發商強拆之類的。考慮到和聯勝紮根農村,不難想像社團會摻和到類似《竊聽風雲3》中丁權丁屋之類的事情。

除了低段位的黑手套,黑社會都講究一個洗白。「新記」話事人老許就是正面教材。電影中老許為助學基金籌款,在貴州建小學。作為得到東方神秘力量認證的話事人,老許儼然是上岸的倪永孝,跟省公安廳副廳長勾肩搭背,和一眾成功人士中遊走交際長袖善舞。雖然吉米自身極排斥黑社會的身份,但可以預見他終究會變成老許的樣子。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古校長,是你嗎

電影的主旨

關於拍黑社會的初衷,杜導在訪談中有專門談到,但屬實蜻蜓點水。相比第一部講述權力之下的兄弟情深,第二部顯然野心更大。

表層是《以和為貴》結尾對於以和聯勝為代表的眾黑幫未來的想像。考慮到新記已經被收編,吉米麾下的和聯勝也將被招安,可以預見片中出現過的號碼幫、「老東」都沒幾天蹦躂了。許sir在第一部中對鄧伯說「你以為(黑社會)是拿牌照經營的嗎」,不想一語成讖。在《以和為貴》的最後,石廳長將龍頭棍交給吉米,頗有點冊封或者羈縻的味道。在杜導眼中,東方神秘力量對於社團的態度可以用石廳長兩句話來總結,一是要適可而止,二是要愛國。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杜導領悟貫徹了中央精神,兩個字:愛國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剛還意氣風發募捐建小學的老許,在石廳長問責之下面露難色。再下一幕又跳上台唱福音歌曲《Amazing Grace》。杜導借石廳長之口提醒觀眾,這個滿嘴耶穌的人是個如假包換的黑社會。形成了強烈的割裂與反差

第二層則是將第一層擴大化,除了社團這個領域,如果推而廣之應用到政界呢?「我也可以愛國」是借吉米自白,說出了東方神秘力量對香江話事人的要求。電影成片前後的2003-2005年對香江來說是多事之秋,民間對於時任特首的不滿,普選議題,泛民與建制派的對立充斥香江本地媒體。如今「港毒」很多政治口號和綱領都可以溯源到當年的政治事件。杜導敏銳的把握住了東方神秘力量對於話事人屬性的擔憂,所以反覆強調愛國二字。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杜導塞了私貨

《以和為貴》最後的戲劇化處理或許從操刀影片配樂的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身上窺見一二。他既能譜寫《東方之珠》這一膾炙人口的帶有強烈意識形態的佳作,但亦有表現港人迷茫的《皇后大道東》問世。後者更是因為歌詞和MV,音源被全網下架。正是基於香江主流社會在97前後的迷茫和思潮,才有了《以和為貴》對於我黨的想像。看似魔幻,但關於新記老許接受招安一事,又帶了點現實色彩。

重溫《黑社會》,品評那些你不易覺察的小細節 - 天天要聞

本片出品人

其實影片最後代入吉米的角色,我想大部分人是正面且高興的。宋江這麼辛苦為啥,不就是為招安嗎?可能是文化差異,作為從小活在紅旗下三好學生,小弟我覺得快意恩仇的日子一去不返也罷,穩定壓倒一切也挺好。雖然白手套本質是當狗,那也是榮華富貴衣食無憂的狗。看看老許家,當藝人上綜藝娶漂亮兒媳婦他不香嗎?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