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動畫行業邁向正軌的今天,每年都能看到一些大製作的國漫電影上映。
就拿八月上映的《新神榜:楊戩》來說,影片在視覺體驗方面可以說是精彩絕倫,體現出追光動畫一如既往地特效水準。
但另一方面,在這些大作主導著國漫電影市場的同時,仍然還存在一些製作粗糙的作品想在這個競爭日漸激烈的市場中分到一杯羹。
9月下旬,一部名為《紅孩兒之初生牛犢》的電影發布定檔了預告,並宣布會在國慶節當天上映。
紅孩兒這個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了,他的性格就和哪吒一樣都是那種天生就愛惹事的熊孩子。
不同的是,一個後來修鍊成仙,另一個卻當起了混世魔王,兩者之間的人設有很多相似之處,唯獨經歷截然不同。(當然最後還是被觀音收了)
按理講,這兩個角色的故事內容應該是不一樣的,但聽說很多看了該預告的朋友卻說,這個影片的故事套路明明跟哪吒一模一樣好嗎!
紅孩兒之魔童降世?
一開始,預告便簡單概括了一下背景:女媧補天時期,玄冥四腿被砍,隨後因報復作惡被封印於鎮妖塔下,旗下妖魔也被困於八卦爐內,直到數千年後,孫猴子大鬧天宮踢翻了八卦爐,裡面的三昧真火落入凡間,席捲大地。
畫面一轉,一團火焰正包圍著一個嬰兒環繞,母親鐵扇公主拿出芭蕉扇試圖保護孩子不受烈火侵蝕。
這就是影片里紅孩兒的前置劇情,與原作設定有很大出入,後者的三昧真火是在火焰山修行而來,歷時三百年,關鍵這三昧真火也不是從煉丹爐里來的;前者則大改設定,將紅孩兒塑造成了一個被詛咒的孩子。
紅孩兒剛出生不久,正值人間火燒八百里,儘管鐵扇公主用儘力氣保住了孩子的性命,但卻無法阻止三昧真火對他造成的更深層的侵蝕。
從那時起,母親帶著他四處求醫問葯,一路上也沒少受他人冷眼相對,紅孩兒從小也沒有朋友,直到他遇見了小龍女。
之後的情節不用多說大致也能想到了,幕後反派浮出水面,大難降至人間,昔日的恩怨情仇再度提起,主角在危難時刻經歷自我的掙扎與成長......
看完這片預告介紹,是不是感覺很熟悉,沒錯這故事情節安排跟之前那部《哪吒之魔童降世》非常相近,都是主角天生厄運,我命由我不由天之類的設定。
雖然這兩個角色人設很接近啊,但改編也不能這麼改編啊,這樣弄不光套路感滿滿,故事的新鮮感也會減少。
影片製作方為寧洋影業公司,網上有關於該公司的資料並不多,顯然是家不起眼的小企業,有人猜想,可能是看到了魔童的影片票房大賣,於是打算蹭一下熱度,弄一部和它差不多的神話電影,主角也換成與其相似的紅孩兒。
其實套路相近這個問題,相當一部分國漫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過,不單是這部《紅孩兒》,只能說看得太多審美疲勞,人都有些麻木了。
不過,內容套路重複還不是大夥們最介意的地方,真正令人接受不了的還是這片子的質量問題,前面你們看到的動圖其實已經是這部動畫的幾乎「最頂尖」的幾幕了。
而在其餘的鏡頭中,我們看到的卻是這樣的。
遠景看似蠟像人,人物動作也極為僵硬。
如果將角色的建模鏡頭拉近點看,可以看出上面的細節處理不到位,邊緣的鋸齒痕迹明顯,面部建模也較為簡陋,最多就是把五官給擺放整齊,很多細節上的刻畫都沒有做。
包括在紅孩兒與小龍女一起在天上飛的畫面,網友也能體會到那種肉眼可見的廉價感,甚至還有點彆扭,以及說不出的喜感...
對比一下追光動畫的作品,這差距就很一目了然,下圖這張楊戩的貼臉照里,從眉毛、鼻子、嘴唇紋路、皮膚質感、甚至是下巴那刮凈後的鬍渣痕迹,都顯得清晰可見,從視覺看上去是真假難辨。
更重要的是,在現今國漫作品一個個都往美術領域內卷的時代里,有些作品即使劇情不足也要特效來湊,《紅孩兒》跟它們對比起來就顯得很不走心,很難想像這是2022年會有的畫質。
更有甚者吐槽,這畫質多少都有點雷鋒的故事的既視感,反正就是各種的一言難盡......
有的網友則用高情商的說法來調侃《紅孩兒》,稱這是一部三維動畫專業生弄的優秀畢業設計;還有的玩起了時空穿越梗,問現在是幾年,網友們也是識趣地回答樓主是2002年,無形中吐槽了影片畫質的水準倒退了20年。
閑話就說到這裡吧,總的來講該影片給我的感覺就是---小公司沒什麼錢,只能簡單做點尚且像樣的建模,為了能儘可能地撈多一些票房來挽回成本,所以就打算蹭魔童降世的熱度,順便搶到了國慶檔這個觀影高峰期。
上為《紅孩兒》,下為《魔童降世》,你要是敢說沒「抄襲」我是絕對不信的...
這要是在十幾年前,說不定還真的能奏效,但放在今天,恐怕沒幾個人會買賬,現在的國漫觀眾早就不像當年那麼好糊弄了。
放下你的僥倖心理
只要是一直有在追番的朋友都能體會到,從《大聖歸來》上映那一年起,國產動漫近幾年來的發展速度有了明顯的提升,最直觀的一點就是畫質上的突飛猛進。
看看這些影片特效,每一幅畫面要麼精美、要麼宏大、要麼絢麗,要麼以上皆有,讓人感覺經費在燃燒。
光是特效爆炸還不夠,動畫里的人物建模、場景美術這幾方面也要做得足夠好看。
人物建模這一塊我想不需要質疑,只要是那些熱門IP改編的國漫作品,不管是斗羅大陸還是眷思量、凡人修仙傳,裡面的角色建模不僅造型精緻,而且人物的五官、神態也很生動,服飾看著也很有質感。
有些建模技術爆炸的作品,那細節程度有時甚至能做到以假亂真,甚至讓漫迷驚呼「這不就是肖戰哥哥」嗎?
動畫劇集都能做到這般精細,而在質量要求更高的電影領域則更不用說了,人物要好看,形象要生動,動作要自然,這都成了最基本的「硬性指標」。
至於場景美術,國漫在這方面做得出神入化,從動漫的角度看場景的畫風,你會覺得好真實,但換作是從現實的角度看,又會覺得很幻想化,這種若真若假的視覺感受就是高質量國漫帶來的藝術美感。
劇情方面,這就是一個目前比較頭疼的問題,平心而論,現在的國漫電影在故事情節上做得其實要也比以前好些,內容深度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只局限於低齡向的階段,在情感渲染上也能做到及格的水準。
假如當年《魔童降世》缺少了前置劇情上的打磨鋪墊,影片最後高潮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中二宣言聽著就會特別尬,更沒法讓觀眾們產生共鳴,不然票房也高不起來。
問題在於,現在的觀眾大多都是閱歷豐富的老宅男老宅女,國內的、國外的、過去的、現在的都有涉獵,看得多了這眼光自然也會變得挑剔起來。
無時無刻都在期望著「國漫崛起」,卻又經常對那些高質量的國漫電影覺得不夠滿意,頗有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
大家的這份不滿,主要也和題材有關,都知道大夥們現在普遍很不爽這些以封神榜、西遊記這兩大名著為素材的神話電影,都希望能多來些別的題材。
就拿二郎神來說,在追光的新神榜版本發布前後,也各有一部以他為主角的動畫電影,但是題材都與原作封神榜的沒太大差別。(目前已撤檔)
兩年時間裡,有三部影片都在拿同一個神話人物來講故事,便能看出大家吐槽的這個現象有嚴重,只要有一部質量稍微差估計都沒人買賬。
畫質不行,題材又重複,套路上又有蹭熱度嫌疑,國漫時代該有的缺點《紅孩兒》基本全都沾上,自然只會招致冷嘲熱諷。
不管怎麼看,反正這部片子的票房怕是好不到哪去,至於那些小孩子他們是否會感興趣,那也只有用實際票房來說事了。
我只是希望,以後那些國漫公司,無論大的小的也好,最好要走出這個舒適圈,別一頭扎在兩個老IP的題材里不肯出來,也不要想著學人家的大作套路,因為有些東西用過一次就過氣了。
再說了,有些錢去搞一部3D紅孩兒電影,還不如拿去拍魁拔的大電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