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她》對周迅、許娣來說,是一種消耗

2022年09月17日10:04:15 娛樂 1399

在眼下的電影院線,「她」的色彩相當鮮明——楊荔鈉執導,吳彥姝奚美娟主演的《媽媽!》剛剛自12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載譽歸來;李少紅陳冲張艾嘉共同執導的《世間有她》包括3段單元式短片,帶有強烈的現實關懷。

這兩部由女性影人佔據絕對主導權的電影,顯然比男性主創更能切中女性觀眾的痛點。《媽媽!》聚焦於母女關係,「每個女人不一定是母親,但一定是女兒」,65歲的女兒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85歲的母親需要獨自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任。時代曾在她們心底烙下無法抹平的傷痕和隔閡,但隨著女兒病倒,母女二人的相處模式驟然對調,在失序混亂中,她們相互依靠,生命的聯結變得越發緊密;《世間有她》要探討的話題更加多元發散,婆媳、愛情、親子、家庭與事業之間的平衡……平日里看似細微的矛盾和情緒,因2020年突然到來的疫情加速爆發,多方位地展現著現代社會裡女性面臨的諸多困局。

《世間有她》對周迅、許娣來說,是一種消耗 - 天天要聞

但總的來說,《媽媽!》和《世間有她》都有過度依靠演員個人功力之嫌,劇本與演員並非互相成就。豆瓣評分7.5分的《媽媽!》固然是一部相當美麗詩意的作品,但它敘事晦澀,台詞又高度文雅,還經常蹦出提綱挈領的金句,如果不是吳彥姝、奚美娟兩位老戲骨的演技已然爐火純青,足以用妥帖圓融、共情能力極強的表演駕馭劇本自帶的距離感,相信這部電影很難得到「如同散文詩般」等正向評價。在處理文淇飾演的周夏一角上,影片也顯得突兀,誠然導演楊荔鈉表明,這個鮮活年輕的女孩代表著生命的循環不息以及女性代際關係的傳承,是照進這個底色沉重的故事中的一束陽光,但在片中過於匆忙、淺顯和工具化的著墨,仍然讓周夏看起來格格不入,是一條完全可以精簡掉的故事線。

類似問題在豆瓣評分僅有5.5分的《世間有她》中暴露得更加明顯。李少紅執導的第一段短片尤其被觀眾詬病,情節轉折生硬,配樂鋪得太滿,彷彿製作不太精良的公益廣告,對周迅許娣兩位優秀演員來說,實在是一種消耗。在婆媳關係的探討上,短片也淺嘗輒止,一次短暫的出走、一通電話就化解了積怨,簡單粗暴。張艾嘉執導的第三段短片也落入了類似的窠臼,大量的戲劇衝突被壓縮在夫妻兩人的爭吵中,極度依賴鄭秀文作為演員的個人發揮,而矛盾的化解則依靠幾段剪輯手法快速帶過,頗有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虎頭蛇尾之感,很難引起觀眾深層次的共鳴。

《世間有她》對周迅、許娣來說,是一種消耗 - 天天要聞《世間有她》對周迅、許娣來說,是一種消耗 - 天天要聞

相較起來,反倒是以演員為主業的陳冲執導的第二段短片帶來了一些新奇的刺激——世界是黑白的,唯有年輕戀人手機中的彼此是彩色的。對比鮮明的色彩,手機視頻另一端傳來的被無限放大的嘈雜聲響,以及頗具窺探感、壓迫感的構圖,交融成了一段私密性極強、情緒濃烈的影像。這段短片的立意也許不那麼深刻,也不那麼高屋建瓴,但它將疫情突然到來時的恐慌、年輕人面對生死的茫然悲痛展現得相當到位,表達出了想要表達的東西,做好了自己的分內之事。

坦白講,這兩部集結了眾多優秀女性影人的電影,看下來並不像預期得那般驚喜,特別是《世間有她》中李少紅、張艾嘉的失手讓人有些遺憾。除了女性標誌性的情感和手法上的細膩,除了簡單囊括那些大熱的以女性為核心的話題,影片沒能留下足夠的可以反覆咀嚼的餘味,比如,李少紅的短片明明已經觸及了喪偶老年女性蒼白的精神圖景,只能將人生價值全部繫於兒孫身上,那麼自我何在?這個完全值得深入展開、也鮮少有人直面的話題,只是簡短地在婆媳拌嘴中稍作停留,可它不比陳詞濫調的婆媳關係以及夾在當中唯唯諾諾的媽寶男值得挖掘嗎?再比如,在「媽媽!」的標題下,我們期待能從楊荔鈉的故事裡看到對女性作為母親、作為女兒的身份進行更深刻的解讀,但父親的身影在影片中徘徊不去,「媽媽」的含義和立場變得有些模糊。到底是剖析女性對自我的身份認知,還是要呼籲對阿爾茨海默症的了解和關注?在這兩個傾向中,《媽媽!》時常倒向其中一方,而非把兩者有機結合。

我們總能在現實題材中感受到主創人員的野心,似乎不面面俱到,就不足以表現情懷之熱忱、思想之深刻。但什麼都想表達,於是什麼也表達不透。在擁有了表達話語的機會,並勇敢邁出了觸碰社會熱點話題的一步後,「她」題材如果不想淪為單純的噱頭,是時候在劇本和立意的打磨上繼續發力了。

(原標題:《媽媽!》《世間有她》反響平淡,「她」題材細膩但缺乏驚喜)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高倩

流程編輯:u00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