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2022年08月29日07:19:18 娛樂 1094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文 | fancy


有一種人,天生厄運纏身,他們想要擺脫命運,卻被纏繞在苦難之中。

就像是人藝的老藝術家濮存昕一樣。

出道娛樂圈45年,一部知名作品都沒有,參演的角色大多數都是配角。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一次接受採訪時,濮存昕老淚縱橫地表示:

「我演得沒人看」。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縱然這樣,他還是孜孜不倦地去找戲拍,只為了撐起家。

說到濮存昕,雖然很多人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但馮遠征宋丹丹肯定聽說過吧。

沒錯,他們的老師,便是濮存昕。

濮存昕這一生,童年重病纏身,中年接連失去親人,一個人要養兩個家。

弟弟的兒女,他當成親生兒女照顧。

母親患了認知障礙,他就在母親房間里打地鋪,不離腳地照顧著。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2002年,濮存昕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在台上,他說:

「我常常問自己,到底做得對不對」。

對家人好,對陌生人,他一樣竭盡所能地去提供幫助。

曾經,他把一個身患重病,失去雙親的兒童領回家照顧。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妻子常常說,你做這麼多,會太累了!

濮存昕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家人,從未抱怨過。

69歲的他早就退休,可他為了演藝事業和家人,至今都在奮鬥著......

這次,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他的故事。


01、「濮瘸子」

濮存昕的故事發生在北京。

1953年濮存昕出生於一個演藝世家,父親蘇民濮思荀)也是一個演員。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家裡一共有三個孩子,他排在老二。

小時候,他很活潑開朗,家裡人都愛護著他。

按理來說,濮存昕的出生不錯,他的爸爸是演員,母親在一家銀行擔任高管。

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就是典型的「星二代」,一生無憂便是。

但上天總是愛跟一些人開玩笑,還沒享受幾年的悠閑時光,濮存昕便跟命運做起了鬥爭。

長大一點後,不幸生了一場重病,導致他患上小兒麻痹症。

一隻腳長一點,一隻腳短一點,走路都是像鴨子一樣,搖擺著。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到上學時,濮存昕經常被同學取笑。

大家看到他進教室,就哈哈大笑,喊他「濮瘸子」。

聽到別人起的外號,濮存昕心裡很傷心。

他生氣的時候,就撿起路邊的枝丫,對著同學亂舞著。

同學立即跑遠一點,繼續嘲笑著他。

偶爾,他氣不過就回家跟父母說,父母也只是抱著他哭,讓他忍忍。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長大一點後,弟弟也上了同一所學校。

別人再欺負他,弟弟就會挺身而出,把他護在身後。

並且對他說,「哥,別怕,以後我就是你的拐杖,我對一直陪著你。」

聽到這句話,濮存昕心裡感到暖暖的,他在心裡暗暗發誓,自己以後要對弟弟好一輩子。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父母見到他天天都被同學嘲笑,心如刀割。

有一段時間,父親沒有去工作,而是帶著他四處求醫。

吃了好幾年的中藥,又是扎針,又是去醫院治療,但病哪能說好就好呢。

經過無數個日夜,每當濮存昕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弟弟都會在一旁鼓勵他。

有了弟弟的鼓勵,濮存昕也更加堅持術後康復。

拉伸、壓腿等等一遍又一遍地練習。

終於,濮存昕治好了腿。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雖然腳好了,但處於那個年代,濮存昕經歷的苦難不止如此。

中學剛畢業,濮存昕就被安排到黑龍江,去做知青。

那時候的知青過得很苦,去一個陌生的農場里,每天都要做農活。

濮存昕的運氣很差,他被安排到黑龍江,一個又冷又物質匱乏的地方。

一起去的人,每天都在抱怨生活太苦。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唯獨濮存昕,苦中作樂。

他會在幹完農活後,和一些當地的農民一起唱歌跳舞,讓生活充滿歡樂。

四年里,濮存昕為自己定下了一條新的發展之路。

濮存昕心裡想,只要能夠離開農村,他就去學習表演。

但回城的道路,沒有那麼簡單,必須要打報告,只要上頭領導答應了才能回去。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為了能早點回去,濮存昕只能加倍努力學習表演,還跟自己的父親學習如何提升自己的表演技能。

很快,濮存昕迎來上級領導的器重,讓他宣傳隊里學習。

1977年,濮存昕進入了空政話劇團成為一名小演員。

看到這個結果之後,濮存昕淚流滿面,他甚至是藝術拯救了他,否則他這輩子就只能在工廠糊紙盒了。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在空政里,他遇到了那個願意陪著他吃苦的女孩宛萍


02、親人接連離世,一個人撐起兩個家

濮存昕剛到總政時,待遇並不好。

雖然他的父親是圈內有頭有臉的人物,但他並沒有依靠父親的權力,給自己開後門。

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他開始從跑龍套開始做起。

他經常接到的角色,都是一些沒有台詞的。

常常都是幾個動作,往哪兒一躺著,就表演完了。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終於,1983年,濮存昕在第一次主演時候,遇到了一個叫做宛萍的女孩。

只見這個女孩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十分惹人注目,濮存昕直接看呆了。

濮存昕和宛萍相識後,她對他一往情深。

他曾對宛萍說,自己沒有能力給她幸福。

宛萍並沒有放棄這段感情,她堅信未來日子會更好。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可惜,婚後的日子,一樣很艱難。

那時候,濮存昕的工資只有6塊錢,家裡其他的支出基本上都是靠妻子承擔的。

看到妻子如此辛苦,濮存昕在心裡暗自發誓,一定要給她更好的生活。

結婚第二年,濮存昕從空政轉入到人藝工作。

同年,女兒濮方出生。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為了讓妻子和女兒有人照顧,濮存昕把父母接到北京。

濮存昕跟朋友借了不少錢,才買下一套50平方米的房子。

濮存昕的父親,那時候是人藝的副院長,但他一個月也只能拿到幾十元。

每次看到兒子那麼累的工作,父親都會自責,是自己沒本事。

濮存昕卻笑著說,自己已經很幸福。

愛情美滿的同時,事業也迎來好運。

當時,濮存昕在一次表演中,被藍天野看中。

藍天野和濮存昕的父親是同學,他一直在人藝巡演話劇《茶館》。

後來,參演了90版《封神榜》里的「姜子牙」一角色。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起初,藍天野並不知道濮存昕是老同學的兒子。

還以為他就是一個普通的空政演員。

後來,他一直把濮存昕帶在身邊,教他演戲。

得到藍天野的教導後,濮存昕的演技進步很快。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不久後,他就出演話劇《秦王父子》中的「扶蘇」一角色。

濮存昕很少拍戲,他出演話劇時間較多。

眼看著自己的人生,終於步入正軌,卻不料被厄運纏身。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1996年,濮存昕出演《英雄無悔》後,接到好幾部劇本。

誰知,弟弟突然因病離世。

在某一天的中午,濮存昕正在拍戲,突然間妻子的電話打過來了。

但接起電話,妻子卻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此時此刻的濮存昕雖然很急,但也強做鎮定問說:「怎麼了」?

在一番猶豫思索之後,妻子哽咽地說道:「你弟弟,你弟弟存岩走了...」

濮存昕知道後,急忙飛奔回家,一度傷心到食不下咽。

妻子見到他連飯都吃不下,就把他接到的劇本給退了。

濮存昕知道,自己若是不振作起來,弟弟的兒女們,將會過得更辛苦。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從那以後,他把自己的工資,一分為二,一半交給妻子,一半交給弟弟的遺孀。

父親失去最疼愛的小兒子,常常在家喝悶酒。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他也經常生病。

為了照顧好父親,濮存昕就把自己接到的劇本,都給還了回去。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1999年,濮存昕父親生了一場大病,到醫院治療大半個月。

期間,濮存昕上班從醫院離開,下班後立即來到醫院。

他的孝心,讓人藝所有的領導感動不已。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2002年,濮存昕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他這大半生里,飽受苦難,卻從來不懈怠人生,也不抱怨。

用一雙手,支撐起兩個家的未來。

在台上,濮存昕說,人這一生,做到問心無愧就好。

他這麼做,也只是想心安一點。

然而,父親在他的照顧下,只是短暫地身體好轉。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2016年,父親悄然離世。

母親得知後,當場暈倒在地,久久都不曾醒來。

父親葬禮上,母親就像是變了一個人,淚水止不住地流下。

濮存昕的記憶里,母親很堅強,家裡再苦,也沒哭過一次。

她唯一的兩次大哭,就是兒子和丈夫離世時。

濮存昕放心不下母親的病情,就經常請假回家照顧。

逐漸的,他發現母親也生了重病。

到醫院裡檢查後發現,母親得了認知障礙。

她的行為,已經不受控制。

突然想起什麼,她會立即去做。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有一天晚上,濮存昕聽到家裡大門砰的一聲響。

他急忙出來一看,發現客廳里並沒有人。

就在他回卧室里睡覺時,發現母親房間的門打開著。

他急忙去打開門,卻看到空蕩蕩的房間。

幸好,這一次他發現及時,母親只是在小區里,並未走遠。

此後,濮存昕就抱著一個棉被,每晚到母親房間里打地鋪。

母親偶爾會在半夜爬起來,看著窗外的遠方。

這時候,濮存昕會小聲地和母親聊天,緩解她內心的痛苦。

可這樣的日子沒有多久,濮存昕因為過度勞累,病倒了。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妻子宛萍看到他這樣,很是心疼。

她問丈夫,可不可以請一個保姆回家照顧婆婆。

濮存昕果斷拒絕,他說:

「別這樣做,請別人來我不放心」。

宛萍看到丈夫堅持自己照顧母親,也只能點點頭同意。

後來,宛萍讓大姑姐來家裡一起幫忙照顧。

可大姑姐的身體也不好,來了幾周就回家養病去了。

宛萍害怕丈夫再次累倒住院,只好跟他輪班照顧婆婆。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於是,濮存昕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照顧母親。

妻子宛萍白天照顧,晚上正常休息。


03、女兒生活幸福,母親病好

對濮存昕來說,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女兒生活得很幸福。

女兒長大後,去了國外留學。

等到留學歸來時,還帶回來一個好女婿。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女婿家境並不富有,但濮存昕並未瞧不起對方,反而給了女兒一張卡。

他告訴女兒:

「孩子,你把這個錢拿著,結婚的時候,你也出一部分錢,別讓人家全出」。

濮存昕知道,一個農村家庭想要養出一個留學生很不容易。

女婿的家境並不好,他不想傷了女婿的自尊。

給女兒錢,是想女兒和女婿生活好一點。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2012年,濮方和女婿結婚,作為岳父的濮存昕,卻提著一個滅火器上台。

當大家都不解的時候,濮存昕接過話筒說著:

「夫妻之間難免會吵架,以後你們火氣大了,就用這個滅火器消消火」。

在場的賓客一聽,大笑不已。

就連女婿金凱,也偷偷地捂著嘴大笑。

女兒濮方並未進入娛樂圈發展,而是自己創辦兩家文化公司。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濮方結婚後,就在國內發展事業。

丈夫金凱,則是去美國工作,據悉年薪上百萬。

兩人憑藉著自己的能力,過上優越的生活。

幾年後,濮方生下一個女兒。

濮存昕知道後,立即趕去看望孫女兒。

當他抱著孫女兒的那一刻,眼眶微紅。

濮存昕覺得,自己的人生終於迎來了幸福。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2021年,濮存昕母親的病,也好轉不少。

他帶著母親到醫院檢查時,醫生告訴他,母親的病已經痊癒。

濮存昕聽聞後,滿臉遮蓋不住的喜悅之情。

他立即打電話告訴女兒和弟妹一家人。

濮存昕的弟妹當天買了很多的菜,來到濮存昕家裡。

一家人其樂融融,吃了一頓家常飯。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這麼多年來,濮存昕一直照顧著弟弟的家人。

弟妹要工作,又要帶孩子,很勞累。

濮存昕知道後,就把弟弟的孩子,經常接到家裡來住。

宛萍也從未抱怨過,反而是竭盡全力地照顧著侄兒侄女。

在她心裡,丈夫說的話,都是對的。

她也願意承擔起這份責任。

如今,69歲的濮存昕早就從人藝退休,但他從未退出過大舞台。

這兩年來,他一直為話劇獻身。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2022年的4月,濮存昕參加國家大劇院里的《簡·愛》話劇演出。

舞台上的他,是那麼地精神奕奕。

一點都不看不出,他曾經歷過那麼多的磨難。


結語:

「責任於心,孝順於行」,濮存昕把這八個字詮釋得淋漓盡致。

年少時重病纏身,被人輕視,嘲笑。

好不容易病好了,進入到娛樂圈發展,又一直默默無聞。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中年事業有一點起色,又慘遭親人接連離世。

從此,他的人生就像是蝸牛一樣,一直在負重前行中。

父母、妻子、女兒、弟妹一家人的經濟壓力,都落在他的肩膀上。

可濮存昕從未抱怨過,反而是兢兢業業地工作,把家人照顧好。

「老戲骨」濮存昕:中年接連失去親人,要養兩個家,69歲不敢老去 - 天天要聞

翻開他的社交平台,還能發現他時常去做公益。

他把自己的愛,傳遞到更遠的地方。

「從演戲到做人都是修行」,他用一生去實踐著這句話。


-END-

本文由fancymusicc原創,歡迎關注,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作者:tt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