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鎮天棺》上映,守陵人點香問屍護國寶,又一部盜墓大爛片

2022年08月15日19:51:40 娛樂 1364

盜墓電影《九龍鎮天棺》已經在網路視頻平台上映播出了,該片由陳聚力執導,王唯李先時石雪婧三浦研一、蕭子宸等人聯合主演,主要講述了一群身懷絕技卻心懷天下的熱血青年,在兵荒馬亂,民族危亡之際,面對入侵者的壓迫和威脅,不顧自身安危,只為傳承和保護文明的故事!

《九龍鎮天棺》上映,守陵人點香問屍護國寶,又一部盜墓大爛片 - 天天要聞


不同於一般的盜墓電影,《九龍鎮天棺》其實是一部披著盜墓外衣的抗日片,影片的大BOSS變成了小鬼子,一群守陵人為了拯救同伴守護國寶,決定將小鬼子引入疑冢。不過影片的劇情設計平淡如水,而且下墓之後的戲份也和大多數盜墓電影並無差別,很容易讓觀眾猜到結尾。邏輯上也存在很大漏洞,稱之為爛片並不過分!

《九龍鎮天棺》上映,守陵人點香問屍護國寶,又一部盜墓大爛片 - 天天要聞


《九龍鎮天棺》的劇情梗概大致如下:日本秘密部隊正在四處盜墓開陵搜羅中國國寶,部隊長官山本一木專司研究清朝歷史,得知皇陵陵墓具體穴位,排除移冢,找尋龍脈。然而派出去的小隊全都沒有活著回來,於是便想到請當地人來了解情況。吳大虎為首的守陵人,得知此事感覺不妙,希望通過「點香問屍」的江湖之術,阻止山本一木,不料被漢奸沈駿揭穿。於是吳大虎將計就計,準備帶日本人下墓打算將其消滅,下墓後卻發現沈駿也是守陵人,守陵人小隊通過配合墓室機關將日本人的陰謀埋葬在墓里。

《九龍鎮天棺》上映,守陵人點香問屍護國寶,又一部盜墓大爛片 - 天天要聞


故事以小鬼子尋找皇陵陵墓展開,一個小隊的小鬼子一個也沒有回來。山本大佐為此找來了精通點香問屍的白老奶等人,白老奶的點香問屍術,可以憑藉死者最後一口靈氣,看到他執念停留的地方。白老奶知道這群小鬼子目的不純,所以故意將他們催眠,試圖一網打盡,無奈行動敗露失手被擒!

《九龍鎮天棺》上映,守陵人點香問屍護國寶,又一部盜墓大爛片 - 天天要聞


山本以白老奶相要挾,逼迫吳大虎、白芷、老孔、大壯等人帶人,協助他們下墓尋寶,吳大虎救人心切只能妥協。之後的戲份也大多數盜墓電影差不多,一行人兜兜轉轉、彎彎繞繞,死傷大半之後終於下墓。期間充斥著用廉價特效製作的機關陷阱、牛鬼蛇神,隨著遭受的攻擊越來越多越來越強,所有小兵全部下線,只剩幾個核心人物!

《九龍鎮天棺》上映,守陵人點香問屍護國寶,又一部盜墓大爛片 - 天天要聞


《九龍鎮天棺》設計的一個大反轉就是漢奸沈駿竟然也是守陵人,他忍辱負重潛伏多時,明面上為鬼子當牛做馬,實則是一個愛國之士,之前的鬼子小隊全軍覆沒也是他的手筆。不過沈駿坦白身份後,吳大虎等人並不相信,兩人為此還在墓中內訌許久,直到沈駿拿出了白老奶的信物,透露自己早已將白老奶救出生天,吳大虎這才摒棄前嫌和他一起合作!

《九龍鎮天棺》上映,守陵人點香問屍護國寶,又一部盜墓大爛片 - 天天要聞


大決戰設計的無比荒誕,小鬼子知道自己進了疑冢,竟然要和吳大虎和沈駿等人拼刺刀,直到鎮墓獸突然出現,小鬼子轉頭又對付了鎮墓獸,被鎮墓獸消滅後,沈駿為了掩護大虎和白芷撤離,一把炸毀了墓室!

《九龍鎮天棺》上映,守陵人點香問屍護國寶,又一部盜墓大爛片 - 天天要聞


既然有鎮墓獸存在,那到底是疑冢還是真墓?小鬼子明明可以用槍迅速解決戰鬥,偏偏死於墨跡!主角為了救人把小鬼子引入皇陵,可最後又炸了皇陵,根本不知道這部電影在講什麼!神奇的是影片還留下了彩蛋,和鎮墓獸同歸於盡的沈駿居然沒有死,所以疑似還會有下一部!

《九龍鎮天棺》上映,守陵人點香問屍護國寶,又一部盜墓大爛片 - 天天要聞


《鬼吹燈》和《盜墓筆記》讓盜墓片火出天際,但網大又把盜墓片拍的稀碎破爛,一成不變的流水線式生產,簡直沒有最爛只有更爛!好了,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點擊關注後續推送更多精彩內容!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