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2022年07月02日17:15:21 娛樂 1785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十八歲那一年,他以為自己的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他是《少林寺》里的「禿鷹」,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是《新少林五祖》里的馬寧兒,是《紅高粱》中的土匪禿三炮,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是《方世玉》里的于振海,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是《連城訣》里的血刀老祖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他叫計春華,在演反派角色的路上,他風光無限,塑造出的「狠毒」的形象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人們只當他的面貌是角色設計的需要,沒人知道,這張「兇惡」面相後藏著怎樣的人生低谷。

正如他所說,他之所以成為演員純屬陰差陽錯。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十八歲那一年,他就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全國武術大賽在即,教練把他叫到了辦公室。

他以為,機會來了。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計春華從小立志要做一名武術運動員,八歲習武,練武十年,即使筋骨受傷,在訓練上,他也不敢有一絲懈怠。

身材健碩、濃眉俊目的他,是教練眼中的練武奇才,一直以來都被當作參加國家賽的重點選手培養,教練要求別人七分,就會要求他十分。

可是這次,他怎麼也沒想到,向來看重他的教練,會因為他的形象勸退他。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一次生病,讓他永遠失去了眉毛、頭髮甚至睫毛,奇奇怪怪的長相不僅讓他無緣成為武術運動員,還影響了他的日常出行。

能遮住大半個額頭的帽子成了他的標配。

夢想落空,19歲的他無奈退隊。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此前十餘年,他的人生里只有武術,如今退隊,他不僅不想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於是,他開始閉門不出,開始頹廢不堪,開始一整天一整天地發獃。

父母的擔憂他不是沒看到,他想,總得找點事做才好。

可他怪異得像顆滷蛋,沒人敢要。

與日俱增的自卑讓他覺得:他完了。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但好像又沒完全完,他不想放棄自己,在武術教練勸他回去練習散打時,他又站了起來。

或許,跌到谷底的人只要動起來,往後的每一步都只會是上坡路。

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演鑫炎為《少林寺》選角,因為自卑躲在角落的計春華,還是憑藉出眾的形體被一眼相中,後來看了他紮實的武術功底和「兇狠」的面相,張導更是滿意,當場盤算著「禿鷹」的這一角色。

本非科班出身,入選的計春華,演戲全憑一股子愣勁兒,台詞和動作全靠現學現賣,但他比誰都努力。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雖然武夢破碎了,但他意外地發現似乎在電影里也有拓展自己武術事業的機會。

此後,不斷有名導找上門來,他也成了許多導演口中的御用反派。

那些山重水複疑無路的絕望等待,最終為他換來了屬於自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生。

武術運動員不是唯一的武生路、高考也不是唯一的人生路

因為把成為武術運動員當作自己一直追求的目標,所以計春華在夢想破滅的時候覺得自己一輩子就完了。

如今,許多學生將高考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一旦高考失利了便常常一蹶不起,甚至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

高考失利了,內心世界崩塌,連帶著外部世界也不想要了。

在大家十幾年的人生中,好像除了學習,就真的什麼都不剩了。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父母常說:

「你只需要管好自己的學習就好,其他的什麼都不要你操心。」

「你現在除了學習,什麼都不要想」

「高考就是你現在唯一的目標」

從古到今,家庭對於讀書人的砸鍋賣鐵式付出沒有變、光宗耀祖式期望沒有變。大擺酒席、宴請慶祝的傳統沒變。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有的孩子成了寄託父母理想的容具。

有的孩子成了父母之間攀比的工具。

好像大家都活得「有模有樣」。

當孩子在父母這樣滿懷的期望和對成績的執念中長大,你永遠不知道壓死孩子的是哪根稻草。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也許有人會說,因為一次高考就走上極端的孩子,即使出了社會也沒有什麼出息。

或是,現在的孩子抗壓能力也太差了吧。

哈,是的,你們一直在說,那麼請問什麼時候也能聽孩子說說呢?

聽他們說說他們對高考的態度,和他們聊聊高考之外的事,關心關心他們的愛好。

或者,告訴他們,高考不是唯一的道路,這條路斷了人生也並不會崩塌。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鍋底法則,只要嘗試再走一步,就不是谷底

如果你覺得高考失利了,你的人生跌到了谷底,不見太陽。

那麼,我反而要恭喜你了,你獲得了一張人生的「鍋底法則」體驗卡。

此後你的人生,無論往哪裡走都只會是上坡路。

已經在谷底了,跌無可跌,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乾坤流轉,萬象更。一切都該是積極向上的時候了。

18歲那一年,他們以為人生已經到了盡頭 - 天天要聞


18歲的周杰倫在舞台上被批得一無是處;18歲的李子柒在酒吧為生計和奶奶的葯錢發愁;18歲的岳雲鵬不僅被顧客罵得狗血淋頭還丟了工作......

18那一年,他們也絕望著,想像不出18歲後的摸樣。

我不勸大家要有多堅強,但總之,先活著看看。

太陽尚遠,但必有太陽。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必太在意短期成績的不如意。

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女孩高考288分被指是帶貨劇本?抖音回應:成績屬實,短短兩天靠帶貨產生19.9萬銷量不實 - 天天要聞

女孩高考288分被指是帶貨劇本?抖音回應:成績屬實,短短兩天靠帶貨產生19.9萬銷量不實

7月2日晚,@抖音黑板報 發布消息。近期,「女孩高考288分全家歡呼」事件引發公眾及媒體關注。因相關熱點及當事人受到較高關注,平台已啟動熱點信息和賬號治理機制。現將平台所能掌握的相關信息及舉措予以說明。6月25日凌晨至上午,女孩母親發布四條視頻,展現女兒高考288分全家歡呼場景。該視頻隨即走紅,引發媒體關注報道...
今日闢謠(2025年7月2日)丨「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 - 天天要聞

今日闢謠(2025年7月2日)丨「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

2025年7月2日辟 謠 「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系謠言詳情:近期,2025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啟動後,網上流傳「北京取消中級職稱」的說法。經核實,此言論不實,中級職稱並未取消。據北京市人社局介紹,申報人可以對照初級、中級、高級職稱不同層級的要求,根據自身情況申請職稱評審。不同系列的職稱申報具體要求不同,以工程技術系列...
洪劍濤杭州龍井村喝茶被懟後續:雙方已達成和解 - 天天要聞

洪劍濤杭州龍井村喝茶被懟後續:雙方已達成和解

奔流新聞訊(記者徐靜雯)近日,演員洪劍濤在杭州龍井村喝茶遭遇「懟客」的經歷,引發熱議。7月2日,洪劍濤在其社交賬號發布視頻,分享「喝茶被懟事件」的後續,涉事店家兩度登門誠懇致歉,雙方握手言和。視頻截圖視頻中,洪劍濤再次來到龍井村,與店家老闆面對面交流。店老闆坦誠道出緣由:「那天在店裡的是我姐夫,之前店...
突發!知名女演員演出時墜落 - 天天要聞

突發!知名女演員演出時墜落

7月2日,中國雜技演員牛蓉在WNBA中場比賽表演時受傷。視頻顯示,牛蓉在表演時不慎墜落,在被攙扶離場時,全場觀眾報以掌聲鼓勵。牛蓉出生於太原市桃園二巷的一個雜技世家。她從7歲開始練雜技,10歲進入藝校,14歲被上海雜技團招入,然後開始世界巡迴演出。1990年,牛蓉接受了外方的邀請,得到了獨自赴美的機會。牛蓉出生於...
紅色基因共振,雜技劇《戰上海》迎來第200場演出 - 天天要聞

紅色基因共振,雜技劇《戰上海》迎來第200場演出

7月3日,雜技劇《戰上海》將第七度回歸上海文化廣場,並迎來第200場紀念演出。為紀念這一重要時刻,演出結束後將設置特別活動,可歌可泣的紅色讚歌將在舞台上再次奏響。此次回歸,《戰上海》將以創新重塑經典,帶領觀眾重回解放前夕的大上海,見證革命先輩為理想和光明而不懈奮鬥的壯麗青春。自2019年首演至今,《戰上海》...
在「槍炮聲」與「吶喊聲」中穿梭,顧正紅紀念館沉浸式導覽劇首演 - 天天要聞

在「槍炮聲」與「吶喊聲」中穿梭,顧正紅紀念館沉浸式導覽劇首演

7月1日,《初心正紅》沉浸式導覽劇首演活動在顧正紅紀念館舉辦。該劇以「參觀導覽+劇目演繹」的融合形式,帶領市民遊客回溯紅色歷史,賡續精神血脈。作為「光榮之城」2025上海紅色文化季主題活動之一,本次沉浸式導覽劇由普陀區文旅發展管理中心聯手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舉辦,旨在深入推進館校協同育人體系融入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