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2021年10月01日18:09:03 娛樂 1496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文|令狐伯光

2021年國慶檔真的被點燃了,而點燃這個檔期的就是戰爭大片《長津湖》。

這部電影上映首日票房破了3億,截止本帖發表前已經破了5億,預測兩天票房將破6億甚至更高,可以說給自原本暑期檔以來沉寂的中國電影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救市了。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同時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熱情也很高,首先這個票房大賣的證明就不用多講了。而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好評居多,戰爭場面又燃又爆,角色也非常的鮮活,而關於「抗美援朝」為何而戰也說得非常清楚。

甚至有的觀眾和自媒體用這幾年最好的國產戰爭片,再到國產戰爭天花板來評價這部電影。那麼問題就來了,《長津湖》真的是國產戰爭片的「天花板」嗎?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答案是有史以來肯定算不上,《長津湖》確實比以往的國產戰爭片有很大的提高,無論是武器還原還是基層戰術,敵我雙方都是竭盡全力利用自己的優勢,美軍頑強,我們更加的頑強!

這部電影講清楚了志願軍為何而戰,志願軍為何能夠戰勝,這就是它最大的意義。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長津湖》為什麼值得大爆?我們看《金剛川》就知道了

國產戰爭片為何難拍呢?這個要看戰爭片的背景,目前國產戰爭片主要展現的還是「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其它近代戰爭涉及的就比較少了,而如果不算馮小寧《戰爭三部曲》和更早的戰爭片。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2010年至今的國產戰爭片在表達上都是很「糾結」的,觀眾對於它們也是吵個不停。因為這段歷史的遺留確實非常的複雜,果黨的正面抗戰,我軍前期成長不足,日軍的兇殘和完成工業化強國的厲害,再到後期美國介入打入日本本土加速結束戰爭等等。

這幾年關於「抗日戰爭」的戰爭片要麼就是在視角上引發了爭議,像《南京,南京》《八佰》就是這樣,要麼在內核表達上面有爭議,比如《集結號》等等。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總的來說,「抗日戰爭」因為歷史遺留它確實是複雜的,而「抗美援朝」則是恰恰相反的。

「抗美援朝」能夠打贏則沒有什麼虛頭巴腦的東西,因為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而經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民族解放的志願軍太強了,強到以落後的農業國軍隊戰勝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工業大國。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志願軍能夠戰勝美軍憑藉的是領導的戰略,戰術智慧。志願軍過硬的軍事素質,豐富的戰爭經驗和無與倫比的共產主義信仰精神,這和憑藉武器先進打了很多勝仗,狂妄自大的美軍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拍「抗美援朝」只要還原歷史上這個志願軍精神,再到電影工業技術到位就行了,中國觀眾也都這樣要求的。明明感覺很簡單,但也因為歷史發展的關係。當下中國影視圈至少主流電影圈創作者是不了解,甚至理解上是歪的。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很多觀眾對於「抗美援朝」戰爭片一直在要求三三制,服化道之類的。這個其實只是「術」的層面體現,而不是電影內核「道」的層面。「抗美援朝」戰爭片最重要的問題在於:這個戰爭是宏大的,志願軍為什麼而戰?

如果從這個場面上看,陳凱歌、抑或是徐克林超賢原本來看都不太合適的,因為他們原本在「道」的理解上,因為成長環境都是有問題的。

徐克,林超賢都是香港大導演,他們是很難拍出宏大敘事的,因為他們生長的環境香港就是那樣的小城市,他們更擅長的是小城市裡的「黑幫打架」。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為何還行呢?

這個故事本身是個富有傳奇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地盤和複雜的人物。徐克用他擅長的武俠電影方式去敘述故事,再輔以他追求的先進電影工業,最終完成了確實好看的現代軍事武俠大片。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林超賢更不用多提了,《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就是把發生的歷史事件,用他學到的美國那套電影工業嫁接了過來,歷史事件和文化細節由編劇和官方把握,他也沒心思去什麼「陰陽怪氣」,兩部電影也做到很好的效果。

至於陳凱歌只要看過他大部分電影,甚至看過《演員請就位》陳凱歌拍的短片,你就會發現這位第五代導演深受當時「傷痕文學」,再到受到西方、日本思想文化的深刻影響。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陳凱歌非常擅長浪漫主義,而且是西方、日本思想式的浪漫主義。

這個東西如果有編劇限制,和導演適當的結合結果會很好,最典型的就是大家都說的他沒有動劇本的《霸王別姬》,而他動了劇本的電影就是細節文化隱喻驚人,但整體混亂如《妖貓傳》等等。

這其實就是唯心主義的個人主義,大事件的存在是因為「我」的參與。最終運用到宏大敘事上,就會顯得非常的狹隘了——最重要的是他還把西方思想文化那套,用到中國式集體主義的宏觀敘事上。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這就是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的問題,也是當時很多人批評他的點。因為他用了西方《悲慘世界》的架構精神去隱喻「中國扶貧」,再用西方宗教天神降世去代表「中國航天」,那味兒能對嘍。

而且,這對於追求真實細節的中國觀眾而言,兩個少年能闖入中國航天現場太假的毛病就更不用多講了。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我個人挺喜歡吳京,郭帆這類內地青年電影人,《戰狼》不是宏大敘事是可以用個人英雄主義手法的,這沒有問題。但「抗美援朝」是宏大敘事,突出的個人英雄主義反而壞事,郭帆的《流浪地球》是這些年唯一一部構建這個宏觀敘事的國產商業大片。

管虎的《八佰》就是敘事糾結,《金剛川》就是沒有把握好。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國產戰爭片「天花板?」,《長津湖》至少沒有陰陽怪氣

別看上面像是批評三位導演的缺點,但這部電影三位導演在一起,再結合蘭曉龍的劇本最終還是起到相當不錯的效果。他們的融合不能說完美,至少這個「抗美援朝」的歷史精神是終於有了。

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個導演各負責三個片段,某種程度也規避了他們的缺點。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先說陳凱歌導演,上面說過陳導因為受西方,日本思想文化影響太深。之前他老用那套「浪漫主義」去構建新中國的宏觀敘事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擱《長津湖》里的前半段不得不說反倒非常適合。

伍千里(吳京飾演)打完解放戰爭回到家鄉,父母分了地,調皮的弟弟也長大了。到時種地蓋好房子給弟弟說媳婦兒。看著開始伍千里蕩漾在新中國的湖面上,伍萬里奔跑在鄉野道路上,相信不會有人為中國的大好河山而震撼。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可美國帝國主義打到朝鮮打破這個希望,教員和高層的戰略決策,宋時輪戰前動員的向前向前,為了保護美好生活的願望,戰前總動員的宏大敘事。再到七連士兵的互動,這種情緒在伍萬里賭氣,打開車門看到長城而達到巔峰。

這個長城的景象真的太浪漫主義,可當時是如此的合適,甚至具有一種難得的史詩感。

陳凱歌只要不動劇本真的把這種中國人的浪漫拍得非常動人,我個人回想起來因為美國飛機的逼迫,七連戰士在丹東緊急出發了,後勤軍官和大家追著火車送棉衣的戲份都拍得很好,那種精神真的動人。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徐克導演負責的應該是大場面和大特效的戲份,不得不說大特效確實差了點。但這場面拍得確實非常宏大,宏觀敘事上也是到位的。「仁川登陸」時美軍武器的先進,麥克阿瑟出現時來了一個仰拍,深刻展現了麥克阿瑟和美軍的狂妄自大。

後來美軍飛機每次飛行的強大壓迫力,再到戰鬥機投擲炸彈的厲害都展現得不錯。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最後林超賢導演負責的就是幾場戰爭戲,前半段到炸通訊塔這場戲拍得非常的優秀。中美高層的決策,中層宋時輪,美國上校的戰略推進,七連等基層的決斷,炸通訊塔的戰鬥有攻堅和打援兩個戰場。

雖然七連打的是遭遇戰,但是我軍兩方迅速組織在一起。雙方目標很明確,連長,指導員等長官迅速部署,連長,指導員和士兵作戰很講戰術。遠距離的狙擊戰,中景巷戰的火力壓制,近距離的拼殺都拍得很到位。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可以說緊張刺激又有理有節,絕對不是亂打一通。

最關鍵的是也沒有把美軍故意弱化那方面拍,那邊同樣有厲害的狙擊手。他們火力強大就一直用火炮,機槍,再到坦克去打。士兵雖然打不過就想撤退但作戰也非常的勇猛,絕不會像韓國戰爭片,還有印度戰爭片把敵人使勁弱化的那種。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第二場戰爭場面說實話就有點倉促了,新興里的戰鬥沒有前面拍的有節奏感,這次是總攻感覺導演有點沒hol不住,實話實說確實是有點亂的。

按照道理說總攻戰應該是宋時輪等中層戰略調動,中層排兵布陣和基層操作。其中基層主要展現七連等士兵的操作和廝殺才對,電影裡面只有基層一片混亂的廝殺,攻擊目標和打法也沒有之前那場有理有節。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最後的楊根思烈士和冰雕連插入有些生硬,一如美軍興南港跑路不夠倉促等等一樣。最終就導致了很多觀眾吐槽這個有些突然的結尾,雖然傳聞還有下一部《水門橋》,但現在確實倉促了點。

這個想想也算情有可原,電影時長是有限的,現在電影已經長達3個小時了。但電影故事的框架太大了,電影從「仁川登陸」開始拍,有中美高層的決策,有七連士兵和成長,同時「長津湖戰役」點多面大都在拍。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這樣3個小時的電影真心無辦法面面俱到,不得不說也是一種可惜吧。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尾聲

《長津湖》到底是不是國產戰爭片的「天花板」呢?我認為這個答案並不重要。

這部電影的缺點不是沒有,而且還挺明顯的。但更重要的還是它在優點上的呈現,尤其是在新時代中國觀眾要求表現那個時代精神的時候,它適當地出現了,同時表現出了那個時代的志願軍精神。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比如表現了連隊,有政委,沒有提到黨員的核心作用;表現營連戰鬥,多英勇,少基層單位的靈活機智的組織;還有片中前後呼應突出了為誰而戰等等,這就已經足夠了。

畢竟為什麼要打這仗電影表達得很明確,志願軍不是不是像《集結號》一樣被人騙上了前線,更不是像《金剛川》這種為了兄弟搞江湖決鬥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

兩天票房破5億,「志願軍」讓人熱淚盈眶,《長津湖》為何這麼牛 - 天天要聞

「犧牲是為了後代不再有戰火。」

「仗要在我們這代人打完。」

「打這仗是要保衛當前勝利的果實。」

《長津湖》能夠拍出真正的「抗美援朝」歷史精神,更借著這個國慶檔把這個精神傳播下去,這不比什麼國產戰爭片「天花板」重要得多麼。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外籍藝人砸飯碗,辱華言論掀巨浪,封殺名單再添新名 - 天天要聞

外籍藝人砸飯碗,辱華言論掀巨浪,封殺名單再添新名

最近娛樂圈又出大事了。新加坡女星李凱馨在新劇《赴山海》里演女二,結果被網友扒出錄音,說中國人傻,還說來中國就為賺錢。劇組連夜把她名字從演員表裡刪了,粉絲也集體抵制她。這劇本來定檔就麻煩,之前男二黃俊捷被罵私生活亂,現在女二又出幺蛾子,觀眾直
電影《獵金遊戲》主創劉德華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我想呈現思考型人物 - 天天要聞

電影《獵金遊戲》主創劉德華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我想呈現思考型人物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周洋 邵群玉】「我們願意為了一部電影不停地付出,好好地創作。」5月1日,由劉德華、林小強、蔡志堅監製,邱禮濤編劇並執導,劉德華、歐豪領銜主演的經濟犯罪電影《獵金遊戲》上映,「金融大師」張托德(劉德華飾)、名校畢業生高寒(歐豪飾)與投行副總李海倫(黃奕飾)在股市中博弈,撕開資本市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