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人戀愛時》最關鍵的問題,是電影沒有在男主角的過去糾葛很多。
因為沒有足夠的成長經歷去堆砌,部分的觀眾會無法同理男主角性別上比較踰矩的行為。
動畫《泰山》花了很長的篇幅,描述了泰山的成長曆程,由於觀眾知道他是被猩猩養大的,所以動畫後半段泰山對於女主角肢體探索的動作,就不會被觀眾解讀成性騷擾的舉動。
《當男人戀愛》里的成哥,或許他的成長背景就是被教導成必須對女性粗魯,但就是少了這個鋪陳,成哥的行為少了能被同理的空間。
一開始有藉由英雄救貓咪的理論,顯現他雖然是替幫派工作的小弟,卻也有幫助別人柔軟的一面,然而他對於女性又有許多性別上不恰當的舉動,顯現了善良的人不見得什麼都能面面俱到,錯誤的行為不見得就能用善意去開脫。
但後來女主角太過於一廂情願地認同成哥的行為,少了關鍵性的角色塑造,使得整個劇情有很多不自然的妥協。
這年頭許多電影的反派,都會有悲慘的過去,這些悲慘的過去能讓觀眾產生一絲同情,雖然正義一定勝利,但反派的存在也成為特殊的記憶。
如果成哥能被塑造成父權體制的受害者,從小學習在暴力里找尋屬於自己的認同,直到遇見女主角學著卸脫父權主義的面具,因為女主角而學會去對抗壓迫自己的父權,這樣會不會好一些?
還記得《尚氣》里"梁朝偉"飾演的文武,電影展現他深愛女人的方式,不是蠻橫的霸氣,而是他自願收起長久以來的暴戾性格,一個肯願意放下尊嚴的人,他不只是好男人,更是個好人。
基本上漫威英雄電影系列,有很多願意為愛人放下自尊的男人,自尊到頭來只是父權主義的枷鎖,只會阻隔所有的關係。
《當男人戀愛時》或許有機會能描述一個男人如何從父權暴力掙脫出來,但很可惜的是角色情感細節上雕塑不足,讓男主角的魅力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