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不說,你是這句話的主人,說出來,你是這句話的奴隸!

語言是個神奇的東西,它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主要工具,也是表達思想、傳遞信息的媒介。

但是,你一定聽過「沉默是金」,也一定聽過「言多必失,語多必敗」

古人這麼教導我們,是有原因的。


年前的時候,和已經退休的老處長吃飯。

飯桌上都是自己人,所以大家說話很隨意,聊的也都是真心話。

席間,一個90後問:我本來就無欲無求,直接告訴領導不好嗎?省了許多麻煩!

老處長差點氣的拍桌子,說:「孩子,你告訴領導了就是在作死呀!

你不說出口,你摸魚也好,偶爾遲到早退也好,領導也不會盯著你,就算正面撞上了,多半也是睜隻眼閉隻眼,或者象徵性說兩句就算了。

但是,你一旦對領導說了這話,你的好日子估計就完了。

輕則,對你的工作開始高標準嚴要求,重則開始給你指派新活,反正你是絕對不能閑著了。

為啥?

不點破窗戶紙,責任在你。點破窗戶紙了,責任在領導啊親!

高層抓到你摸魚,你說我跟領導說了我無欲無求?你這不是明擺著甩鍋嗎?

另外,中國人講究個態度問題,體制內尤甚。

工作可以乾的不好,甚至適當不幹,但是口號必須喊得響,表面功夫得做足。

因為領導不止領導你,還有那麼多的同事,喊好口號至少有利於管理和團結呀。

你要是真無欲無求,不用說,做就是了。

榮譽、晉陞不爭不搶,吃飯不去,必須去的也不敬酒。

在領導面前露臉的工作不參加,只干好本職工作就行。

當然,也不能當刺頭,大家一起努力的活還是要貢獻自己的力量的,畢竟集體好了,自己也才能躺的更舒服不是?

這樣下來,領導同事都不會多說你什麼。

你躺的穩穩的。

但是你說了,領導會聽到什麼潛台詞?

「領導你別來惹我,我沒有需求你就不能把我怎麼樣,但你惹我我就敢讓你下不來台!我無官一身輕,你自己掂量掂量,別逼我和你死磕啊!現在我和你是好好說話,你最好也和我好好說,別管我,別給我找活,否則,咱們事兒上見!」

領導不整你,那還了得?

類似不能說的話還有很多。

比如,我能不能不遵守這個制度?上班能不能摸魚?下班能不能早點走?

這個東西,你不問,就沒人管你,你問了就是不行。

制度必須遵守,上班不能摸魚,下班必須正點!

所以,「沉默是金」。

還碰到過愣頭青,遲到迎面撞上領導。

領導象徵性訓斥一句,他卻梗著脖子反駁道:「所有人都遲到!」

大家心裡其實都明鏡兒似的,所有人是都遲到,有的來了打個卡再下樓吃個早餐。

但是你不能說啊!

其實你只需要應一聲,然後第二天早點來,這事兒就過去了,還能給領導留個孺子可教的好印象。

但你非說「所有人都遲到!」

結果就是愣頭青本人被通報批評,外加公司嚴抓半個月考勤!

愣頭青背地裡被老闆和員工兩頭罵!

一下得罪了一公司的人!

《大明王朝1566》中有這麼一句台詞:「任何一句話,你不說出來便是那句話的主任,你說了出來,便是那句話的奴隸。」

深以為然。

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保持審慎和尊重的態度,避免因為一時衝動而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和損失。

通過深思熟慮、換位思考和溫和表達等方式,我們可以更好地與他人溝通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團隊和諧,也給自己換取一個更舒適的人生!

#我來嘮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