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酒鬼的酒桌上,給他們倒酒時他會對你敲桌子,其中有什麼含義

在老酒鬼的酒桌上,給他們倒酒時他會對你敲桌子,其中有什麼含義

儀式,是一個蘊含在人類文明骨子裡的事物。通過各種不同的儀式,我們才能去明白一件事對於我們的作用。大的儀式它可以去凝聚起大多數人的力量,團結整個集體,對社會的安定會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小的儀式,它們也可以幫助我們去在我們獨立完成一件事的環境下加強我們的精神力量,即使是放在多人在場的場合,我們依然可以通過這種小儀式來輔助自己。比如很多作家喜歡打造一個自己喜歡的環境,這就是一種儀式。

因為在這個環境里,他就會開始進行這個小儀式,比如轉筆什麼的。這就是在提醒自己要開始寫作了。這種就是通過在潛意識的方面給身體下達暗示,然後來讓自己可以在之後寫作的過程中有一個更好的狀態。所以儀式其實也是一種對於自身的暗示。當我們的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儀式的細分就出現了。比如專門用於規定社會風氣的禮儀。通過這種細分,儀式會在之後被我們發揮出更多的作用,對於文明的發展也會起到更大的幫助。

禮儀,在儀式里比較偏向於生活,因為這也是無時無刻在社會上需要注意的。而禮儀里最為偏向於生活的則是我們在餐桌上的那些。因為這是我們每天都會有的經歷。在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每一門禮儀都有著其獨到的含義和暗藏的玄機。比如在老酒鬼的酒桌上,給他們倒酒時他會對你敲桌子,其中有什麼含義呢?

其一:禮儀的來源

很多儀式其實一開始都是上層使用,在之後的歲月里漸漸的下沉的平民百姓里。這種敲桌子的禮儀也不例外。它最早出現在清朝,為當時的乾隆皇帝所開創,這也是因為他處於微服私訪的時候給其麾下的大臣倒了杯酒的緣故。那麼在當時,臣子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是要三叩九拜以感謝來自君主的恩惠的,但是這樣無疑就暴露了身份。所以在大臣的隨機應變下,用手指在桌上敲擊的這種舉動就成為了之後的「叩指禮」。

其二:禮儀的規範

凡是禮儀,自然會有一些應該如何使用它的規範,這也是儀式的一種限定。那麼叩指禮作為一個專門用在桌上的禮儀,算是一種簡化的,所以它的規範其實也不算太過繁瑣,只是一個關於叩指的變化而已。

若是中指輕點,則這就是一種上級為了表示對於下級倒酒的感謝的方式。而食指和中指一起敲擊,則就是「兩指禮」了,這也是專門用在同輩之間的。而在這兩種之外還有這麼一種,是專門用在家宴的時候的,當長輩親自為小輩倒酒時,為了表現出感謝的濃重以及對於長輩的一種敬重。這個時候,就不能單純地用手指敲了,而是要握拳輕擊,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濃重的感激之情。

所以叩指禮也是有著很多這種規範來規定了一些使用場景和使用者的,不過生活里我們還是需要隨機應變,也不用完全參照,因為生活里的情況要遠比規範里的多得多。

既然在酒桌上的禮節都有這麼多的規範,作為其中心點的酒,也有著其嚴格的標準,不過一般來說,在對於使用酒水要求比較模糊的情況下,還是以風味優先,很多酒都是可以進入這個範圍的。

第一種:國康康10

它的外形也很是比較適合用在大型場合里,大紅盤龍瓶的造型對於濃重的酒席是很相得益彰的。其創造者陳興希老師對於它的最重要的質量也有著很大的功勞。她在白酒圈裡是一位有著崇高地位的傳奇人物,除了其天賦突出,能力過硬以外,還有著最為重要的經驗。所以即使是在公認的茅台酒廠里,她也有著其格調,曾經能夠作為前副總工程師總攬大局。

除了人的特殊,它在工藝和原料上也有著優勢,精心挑選的上品紅高粱,再用經過了千年時光考驗都沒有被淘汰的「12987」技術,如此成的酒風味本就十分香濃。而且還有窖藏多年的程序在其中,最後用10年的老酒為底,10年份的原漿和20年份的陳釀作陪。被大師調製盤鉤才終於成酒。它飲用起來有著屬於老酒的微苦之感,還帶著濃厚的醬香,但是品味到苦之後卻有著回味上的甜潤,讓它具有更加豐富的層次感,也更為醇厚。

第二種:洋河大麴

其酒香濃厚,入口之後的酒味也是十分純凈適口,而且口感綿柔,可以細細品味,其味道的尾調更是悠長淡雅,讓人飲用後有著心曠神怡之感,回味無窮。

好了,這篇關於老酒鬼桌子上的關於叩指禮的禮儀規範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你遇見過這種禮儀嗎?不妨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和經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