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愛情的女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經常有一句老話: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上哭。

可事實證明坐在寶馬里的女人不會哭,坐在自行車上的人真的是笑不起來!其實我們都明白生活和愛情都有酸甜苦辣,沒有誰的婚姻生活是永遠甜蜜的。


背景

今天在抖音里看到了一位廣西90後女孩的日常:一個人早上6點送孩子去坐車上學,回來要洗衣服還要做飯給婆家人吃,小叔子30歲精神失常、婆婆精神失常、公公年逾八旬大小便經常失常,曉瑜則成了照顧這一家老小的主力將。曉瑜的老公為了養家他選擇離開家打工,所以大事小都要她去解決,甚至公公生病走不去男廁所也是她扶的。

曉瑜生長在廣西偏遠的農村裡,家裡父母是農民家裡是過得拮据,不過父母都健在都能滿足他們兄弟姐妹的衣食住行。在曉瑜上中學的時候她就和隔壁鎮的學長互相喜歡了,只是當時年齡小沒有將這份愛和喜歡說出來。


情投意合在一起

當出來工作之後他們依然還在一起兩個人還是如此甜蜜和膩歪,曉瑜父母知道這件事情後反對了他們的戀愛,年輕人哪懂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的真諦。曉瑜瞞著父母繼續和學長在一起,當曉瑜有了孩子之後家人對這段感情也就沒法說了。默認承認了他們的關係,曉瑜也許做夢也沒有婚後的生活竟然讓她變成了一個任勞任怨的拚命三娘,如果知道這個結局這樣她應該會遠離這個男人這個家庭吧!


沒有婚禮沒有祝福生活在一起

學長的家裡唯一能幫助的就是他的爸爸,一個工地建築工人,剩下的婆婆和小叔子都是累贅。他們的家在村裡是最簡陋的和旁邊的三層裝修好的小洋房比起來,形成鮮明對比。曉瑜嫁給學長的時候因為家裡條件有限沒有婚禮也沒有祝福,更加沒有彩禮。但曉瑜相信這個男人遲早會讓她過上好的生活的,他們會過得比其他人幸福。但這樣的生活持續了12年依然沒有實現,她也沒用抱怨丈夫她知道丈夫也苦她不能抱怨壓垮丈夫最後一點頑強。


愛屋及烏包容這個家

公公因為年紀上了,年輕的時候又不注意身體健康現在落下了病根。三天兩頭的要往醫院打點滴都是曉瑜陪他去的,有時候孩子在家就讓孩子去扶爺爺。

小叔子精神狀態沒有好過,動不動晚上就跑出去在田裡大喊大叫,三更半夜敲她的門。做飯給婆婆吃婆婆嘴裡還罵罵咧咧,曉瑜都覺得沒什麼因為他們是病人他們這是給病折磨的她能理解,她每個月的生活費只有2千塊,要供孩子上學要給小叔子買葯,還要做飯買菜養活這一家人。


生活雖千難萬險但依然要保持樂觀

曉瑜雖然嫁進這樣的家但是她依然無怨無悔,她也沒有抱怨過什麼,相反她每天都用手機拍視頻記錄著生活的點點滴滴,讓大家知道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命運的不服輸。她一個瘦弱的女人硬生生的把自己整得跟個超人一樣。好在她丈夫非常愛她,他非常感恩曉瑜做的一切,照顧他們這個殘缺不全家的衣食住行,為他生育3個孩子生孩子月子期間都沒有人照顧,全是她自己起來做自己的飯洗自己的衣服哄孩子睡覺。


她的故事讓更多的人知道後,大家都給她幫助、給小叔子寄衣服、給曉瑜寄衣服,讓曉瑜直播帶貨,後來曉瑜開啟了直播帶貨的模式,越來越多人了解他們的故事支持了他們,就這樣他們的生活慢慢好起來,小叔子的病情得到控制,老公也有機會回到身邊照顧一家人,擔稻穀扛稻穀砍柴丈夫包辦了,他們也從一個月吃幾頓肉變成隔天就有肉吃。

曉瑜也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河南洪災的時候她在自己還需要幫助的時候也給河南捐款了。


寫在後面的話

愛情生活都是一本難念的經,沒有誰的生活和工作狀態是一帆風順的,所以我們要保持一顆熱愛生活的心,想辦法去改變現狀。抱怨真的沒有用而且會消磨我們的意志和自信心,生活給了你怎麼樣苦那麼我們就要改變笑臉相迎,找方法突破方法總比困難多。

男人最好的投資是找一個好老婆,這樣家庭會和諧,生活工作會順利。

一個女人來說要找自己喜歡的男人,這樣日子再苦再累也是自己選的不會抱怨;一個男人要找自己愛的女人,這樣才有動力創造更好的生活。

女人嫁給愛情這個選擇是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