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2021年01月22日04:00:13 情感 1256


小情侶們或者夫妻們肯定都有過這樣的困擾:本來是開開心心討論電影/美食/綜藝,或者只是某件小事,結果一言不合就吵起來了!

兩個人都氣呼呼,覺得對方不可理喻,最後不歡而散。

某乎上僅僅「為什麼情侶間總是因為小事吵架?」這一個小問題,有4,079,696次的瀏覽量,也側面印證了大家對這件小事的關心。

所以今天我們也來說說「為什麼你一跟TA說話就生氣」。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01

在這裡我們先引入一個非常重要的辭彙「感受」,意思為「接觸外界事物得到的影響,體會」

你可能知道「感受」意思,但是很多時候你不一定能意識到自己的感受。

拿我們上文的例子,你和男朋友一起看了一部電影,你很喜歡,說「這部電影太好啦,大作!」

男朋友一臉不屑「哪裡好啊,講了半天也沒說出來什麼。」

這個時候你肯定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無趣啊,對電影理解太差了。

但其實,這個時候你們不是真的在聊電影,你們真正想表達的,是你們當時的感受。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你說這部電影是「大作」,是因為你被這部電影喚起了一些強烈的內在體驗。

但是我們不習慣直抒胸臆,所以偷偷改換成「這部電影好」,好的是這部電影,跟我的關係沒那麼大。

男朋友想表達的也一樣,他想說的是「他激活的是一些和你不一樣的感受」,但他也偷偷包裝了一下說法,變成「這部電影沒什麼。」

本來因感受而起的分享,好像變成了一個純粹對電影的討論,我們盯著它,非得分個是非對錯,但這那裡會有定論。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我們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感受,這本就很常見。

甜咸粽子、甜咸豆腐腦、甜鹹湯圓的世紀大爭論都讓人討論的不亦樂乎。但是這樣不一樣的感受,我們很容易就能接受。

但很多不一樣感受,是隱形的,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常常會忽略。

比如:男朋友給你打電話,你沒聽見。

發現的時候有好幾個未接來電了,你趕緊撥回去,他卻怒氣沖沖「你幹什麼去了?怎麼不接電話?太不靠譜了!」

你開始還解釋,手機調了靜音沒聽見。

但對方並不想聽你解釋:調了靜音怎麼不調回來?——你也很委屈,對不對?心想「這又不是我的錯。」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你以為這個時候你們是在談對錯嗎?

其實也不是,你們還是在交流感受。

對方是在批評你的行為嗎?看似是,他在表達你的不對。但其實他想表達的是當時的情境喚起了他的一些感受。

他想表達,卻沒有表達出來的是:以前你隨時都能回復他的時候,他的感受多麼安心,剛才失去聯繫的時候,他感到多麼的恐懼,抓狂。

你當然沒有這種感覺,你好端端地呆在家裡,什麼都不知道。但如果你能聽到他潛在的那些表達,你就會說:「哎呀,你當時是不是急壞了?」。就可以安撫到他的情緒,也不用在電話這件事上來回計較了。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客觀世界裡,但每個人主觀上的感知和理解,以及內在的反應,都是千差萬別的。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交流,努力讓對方理解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也盡量站在對方的角度,體會他正在感受的一切。

這種相互融匯的努力,構成了我們的親密。


02

get到這個知識點,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小仙老師有三個建議給到大家:


1. 建議說話的人,更直接地說出感受。

多用這樣的句式「我有種什麼樣的感覺」,而不要把它包裝成「這個人怎樣,這句話怎怎麼」。

我們經常把感受放到一個客觀的東西或者事情上,看上去彷彿更安全,但其實更容易造成衝突。

之前跟大家分享過,人們對一致性有非常執著的追求,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會把感受的多樣誤以為事物本質的分歧,會引起我們的不安,而如果用感受表達,(我們確實會在同一時間對同樣的事物,產生不一樣的感覺,而且他們是可以並存的)就安全得多。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2. 建議聽話的人,要學會聽懂對方的表達。

有時候對方的表達,你是要去掉一層包裝的。

妻子可能會說「你這句話很傷人」。作為丈夫,你能不能聽到她這一刻其實是在說「我現在很受傷」。她的表達不精準,需要你特別用心地聽出來。

還有的時候,對方可能會通過行為表達感受。比如老公晚上很晚不睡覺玩手機,他可能不說,但他在表達他很焦慮。

如果我們能看到行為背後的感受,幫他把感受直接說出來,也許他就不需要再通過行為的方式去表達了。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3. 建議每一個人,不要著急幫著對方消除感受。

這裡主要指的是負面感受。我們對負面感受,尤其是別人的負面感受,經常是不耐受、受不了的,這時候就容易用一些否定的方式,做不到完全的認可。

給大家舉個例子,妻子早上起不來床,說「我太困了,不想上班」,你作為丈夫要怎麼說?

大概的答案可能有這樣幾個方向:

有人是給她算經濟賬,不上班不行,家裡需要這筆錢。

有人是講道理,說我也很累,但我們不能被它打敗。

有人是想怎麼解決問題,說你困的話,以後要早一點睡。

還有人乾脆說就別上班了,我養你。

但是這麼多的方向,可能都不是最好的回應。

她可能最想聽到的就是一句:「是的,太累了。」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這句話有什麼用呢?沒什麼用。我們說出這句話來,也不能幫她消除這種感覺,但我們能夠稍微體會一下她的內心世界,這就是親密的意義。

對方不開心最終只能對方自己化解。

我們沒有那麼大力量幫對方化解,如果能陪著他呆會兒,聊幾句,體會一下他的不容易,已經很好了。

如果太急於證明自己有力量,想幫對方把壞情緒都趕跑,有了感受就會有評判,反而連一起呆會兒的人都沒有了。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我是最溫暖的@心理諮詢師黃小仙,如果覺得我說的有幫助,請為我點贊,您的贊同會讓更多人看到,也請關注我,一起成長!

為什麼你一跟他說話就生氣?心理學家告訴你三個小對策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吳律這兩天特別勤快,刷碗搞衛生搶著干,我看他是無事獻殷勤 - 天天要聞

吳律這兩天特別勤快,刷碗搞衛生搶著干,我看他是無事獻殷勤

周五我去律所,撞見新來的實習生給他送咖啡,女人的第六感讓我有種莫名的醋意。吃飯的時候,沒忍住敲打了幾句。飯後回律所,美女實習生來他辦公室送資料,看她的穿衣打扮,實在是彆扭,又沒忍住說了幾句:「小祺是吧!咱們律所有規章制度,明天起穿正裝來上班
心痛!張雅婷不幸離世,年僅22歲 - 天天要聞

心痛!張雅婷不幸離世,年僅22歲

5月13日17時,22歲的湖南懷化姑娘張雅婷遭遇車禍,生命垂危。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生命之花就此凋零。媽媽田女士思考再三,決定捐獻孩子的角膜,為他人留下光明。近日,兩名患者已成功接受眼角膜移植。「如果他們需要我願意給他們光明」張雅婷出生於懷化一個普通家庭,媽媽經營著一家藥店,她從小就受「治病救人」思想的熏...
別用「惡意濾鏡」看世界!你對自己的態度,決定你如何看別人 - 天天要聞

別用「惡意濾鏡」看世界!你對自己的態度,決定你如何看別人

在生活的茫茫人海中,我們常常會被各種突如其來的狀況擾亂心緒。他人一句稍顯嚴厲的話語,一個看似冷漠的舉動,都可能讓我們心生不滿,甚至怒火中燒。但其實,讓自己平靜下來有個重要方法,就是在充滿挑戰的情境里,守住一個關鍵區分:把某人的行為本身,和他
希爾德·多敏:愛那些,即使愛也無法挽救的事物 - 天天要聞

希爾德·多敏:愛那些,即使愛也無法挽救的事物

希爾德加德·呂文施泰因出生於科隆的猶太人家庭,屬於大市民階級。1931年,她與同為猶太人的埃爾文·瓦爾特·帕爾姆(E rw in W a lte r Pa lm,又譯歐文·瓦爾特·帕姆)相識于海德堡。彼時的她是個心繫天下的女大學生,先後師從卡爾·曼海姆和雅斯貝爾斯,而他是個熱衷古代文化和藝術的才子。惺惺相惜的兩個年輕人愛得熾...
為什麼越成功的人越「性冷淡」?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越成功的人越「性冷淡」?

老周45歲那年,突然頓悟了一個道理:「人生下半場,比誰更拼更重要的是——誰更懂得『不做什麼』。」 他曾經是朋友圈裡最忙的人: 下班後趕3個飯局(美其名曰「拓展人脈」) ....
兒媳生完兩娃後離家出走,兒子再婚後不管孩子,如今老人獨自撫養 - 天天要聞

兒媳生完兩娃後離家出走,兒子再婚後不管孩子,如今老人獨自撫養

清晨天還沒亮透,小優就踮著腳摸黑爬起來。他怕吵醒熟睡的爺爺,輕手輕腳舀了瓢井水,把昨晚吃飯的碗碟洗得鋥亮。小航也跟著醒了,自己摸索著套上歪歪扭扭的衣服,把掉在床邊的被子疊成小山包。老劉從裡屋出來,看見倆孩子已經把院子掃得乾乾淨淨,小優正踮著腳往牆上貼昨天新學的生字。「爺爺快坐,我給你捶腿!」小航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