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到中年,一個朋友都沒有,靠誰都靠不住。」
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完全正確的。出門在外,總得和別人交往,如果把身邊的人,都當成是「敵人」,那麼自己也會很難受。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身邊有幾個互幫互助的朋友,做任何事情,都更有把握,起碼有一個商量的地方。只是,在交友方面,需要「慎重其事」,別把真心給錯了人。
交朋友的時候,如果對方有這四個特點,往往靠不住。
01
把幫助別人的事情,當成「隨口一說」。
每個人都需要求助別人,在求助的時候,首先就會找到最值得信任的人,然後再去找一些「沒有把握」的人。
有的人,不管誰求他辦事,都會「滿口答應」,給別人一種「很親切、很談得來、很善良」的感覺。當你苦苦等待他回復你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記性特別不好,隨便就把自己「滿口答應」的事情忘記了。
上個月的二十六號,我打電話給一個在房產部門上班的朋友,向他打聽一下農村房屋辦證的事情。他滿口答應,第二天給我回復。昨天,我發微信給他,他也沒有回復。也許,他真的是「貴人多忘事」。
也許,你的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他說話不動腦筋,從來不會拒絕別人。
其實,真正靠譜的朋友,懂得拒絕別人,如果是無理的要求,他做不到的事情,他會拒絕。但是,他答應了別人,就是「一口唾沫一顆釘」,一定有準信。
言而有信的朋友,是真心的朋友,信口開河的朋友,靠不住。雖然「口說無憑」,但是一張嘴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02
把得到幫助的事情,當成「理所當然」。
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你幫助了同事,但是同事卻把很多的工作,都退給你去做,讓你不知道應該拒絕,還是接受。長此以往,你的工作任務多了,慌亂中就會出錯,並且加班加點的時候越來越多。
人與人交往,應該互相幫助,但是更需要「禮尚往來」,需要學會感恩。如果一個總是幫助別人,卻沒有得到一點點回報,對方還是「爛泥巴糊不上牆」的人,那就會令人寒心。
我們村裡有一個單身漢,五十多歲了,一個人獨居在低矮的土磚屋裡。
有好心的幹部來幫助他,還有本地的種植大戶來幫助他。可是單身漢卻什麼都不願意做,還常常打電話給好心人,要別人拿錢給他。
去年,種植大戶開來了挖機,幫他開墾了三畝果園,還送來了桃樹苗。但是過了幾個月,桃樹苗一直擺在牆角,「落地生根」了,單身漢從來沒有去種桃樹。
總有一些人,「又懶又窮」,你就是拼盡全力幫助他,也沒有用,他反而覺得你給他的錢太少了,對他的幫助不夠持久。
想一想,和這樣的人做朋友,真的是浪費時間。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些社會上的弱者,你只要和他做朋友,幫助他,以後他有出息了,也會成為你的人脈。但是「不懂感恩、好吃懶做」的人,你就是錢花不完了,也不要給他用,要遠離他。
03
把傷害別人的事情,當成「振振有詞」。
有的人,借著「友情牌」,做著傷天害理的事情。
比方說,一個想要開公司的人,不斷向朋友借錢,他還承諾給很多利息,或者答應別人入股分紅。但是他借到很多錢之後,人就失蹤了,成為了大騙子。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和朋友相處,不管對方是誰,都要加強防範,不要輕易把別人當成「百分百信任的人」。
這個社會上,總有一些人,先做老好人,後做惡人。通過取得別人的信任,來成就自己的「事業」,朋友就成為了「墊背的」。
與人交往,發現有的人,在任何事情上,都喜歡「狡辯」,都會找到犯錯誤的理由,那麼他肯定是不靠譜的人。
靠譜的朋友,萬一傷害了別人,會主動承擔後果,也會積極挽回損失,而不是為自己「找借口」,推卸責任。
04
把吃吃喝喝的事情,當成「人生理想」。
吃吃喝喝的飯局和酒局裡,最容易結識朋友。
去年夏天,我參加了一次本地的商會活動,在吃飯的時候,不僅結識了一桌子朋友,還和鄰座的很多人成為了朋友,大家互換名片,還在同一個群里聊天。
可是,過了幾個月,我發現,翻開那一沓名片,裡面的人,我一點印象都沒有了,萬一有事求他們,或者再一次遇到他們,我能夠叫出他們的名字嗎?多半是不能。
後來,我把那一沓名片都扔了。說實話,在拿到名片的那一刻,我還是有些小激動,因為他們都有「總經理、董事長、創始人」等頭銜,大有來頭。
吃吃喝喝的地方,遇到了朋友,多半是「一面之交、一杯酒」的朋友,很難成為長期朋友。並且,喝酒之後的話,都是虛偽的話,靠不住,不可信。
聰明的人,已經遠離了吃吃喝喝的圈子,常常回家吃飯。
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這話不假,但是有以上四個特點的人,不是朋友,甚至連熟人都稱不上。
做人,學會靠自己,然後再去靠朋友。如果沒有遇到真心的朋友,寧願一個人獨來獨往。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