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只要做到五不怕,就能與兒媳婦關係相處和睦

2025年03月31日07:02:07 情感 1926


當今有一個普遍現象,無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婆婆帶孫子佔到70%左右,其餘10%是外婆帶外孫,另外20%是白領階層請保姆帶,也有寶媽自己帶孩子的。然而,大多數婆婆帶孫子,與兒媳婦關係相處的都不好,常常發生矛盾,甚至鬧的雞飛狗跳,家庭不和!


婆婆只要做到五不怕,就能與兒媳婦關係相處和睦 - 天天要聞

大多數婆婆帶孫子,與兒媳婦關係相處的都不好′。六七十年代的婆婆,觀念比較落後,又喜歡省吃儉用,多數兒媳婦因帶孩子方式不同,看不慣婆婆的生活習慣,嫌棄婆婆,與婆婆發生衝突,有的甚至與娘家媽合夥欺負婆婆……!


大多數的婆婆是既出力又出錢,整天忙前忙後,承包了家裡所有家務活,把孫子從小帶大,到最後還是和兒媳婦鬧翻了。很多兒媳婦橫挑鼻子豎挑眼,整天不給婆婆好臉色,還挑撥母子關係,讓婆婆當啞巴,婆婆為了兒子的小日子,只能委屈求全,忍氣吞聲,裝聾作啞將就著兒子的小日子!


婆婆只要做到五不怕,就能與兒媳婦關係相處和睦 - 天天要聞

其實,婆婆越軟弱,越委屈求全,反而縱容了一些不講道理,不懂感恩的兒媳婦……婆婆只要做到以下五不怕,少數不懂事的兒媳婦,就拿捏不住婆婆了!

一、不怕兒子兒媳婦倆人離婚。婚姻是他們倆個人的事,婆婆不必擔心兒媳婦不跟兒子過日子了,就低三下四,忍氣吞聲,應該抱著不參與的態度,他們愛離不離。

二、不怕兒媳婦以後不給你養老。有的兒媳婦常說婆婆不給帶孩子,以後就不給她養老,但婆婆要明白一點的是,你能給她付出時,她都這樣嫌棄你,就不必天真的想以後了。

三、不怕得罪兒媳婦。婆婆要學會說不,學會愛自己,不必要有求必應,如果身體好有能力就去幫她們,身體不允許就拒絕她們過份要求,終究身體是自己的,累病了還嫌拖累她們了。

四、不怕她對你不孝順。婆婆只要盡自己能力,能幫多少幫多少,做人做事問心無愧就行了,不必去討好讓她來孝順你,自己盡心儘力做平凡的事就行了。

五、不怕她不上班,不賺錢,還大手大腳花錢。日子是她們自己過,過好過壞是她們臉上的光彩,婆婆不必要去操心去管,又拿錢去貼補,反而慣出了毛病。


婆婆只要做到五不怕,就能與兒媳婦關係相處和睦 - 天天要聞

一個家庭,婆媳要和睦相處,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如果一個付出,一個不懂回報,反而對付出一方百般挑剔,時間長了就有了矛盾。婆媳之間只有多包容、多理解,多站在對方角度上去考慮問題,相互尊重,相互遷就,婆媳之間就一團和氣了!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男童出生5天經歷2次換血,全家舉債留住性命,如今卻堅持不下去了 - 天天要聞

男童出生5天經歷2次換血,全家舉債留住性命,如今卻堅持不下去了

凌晨三點,李奶奶坐在床邊,盯著熟睡的孫子辰辰,拚命咬住嘴唇,不敢發出一點聲響,淚水卻止不住地滾落。她的手指輕輕撫過孫子的臉頰,這些年帶著孫子四處治病的場景,走馬燈似的在腦海里不斷放映。找專家、排隊挂號、借錢繳費……樁樁件件,都像沉重的石頭壓在心頭。如今,治療費用馬上就要斷檔,家裡的積蓄早已經見底,李...
妯娌月薪4000我8000,婆婆住院,妯娌說:錢我出 - 天天要聞

妯娌月薪4000我8000,婆婆住院,妯娌說:錢我出

文/優雅豆豆 素材/王聰慧(故事源於生活,有改編,為方便閱讀採用第一人人稱講述,已申請全網自動維權)我和老公生活在城市,妯娌和小叔子生活在縣城,我的月薪8000是妯娌的2倍,老公工資12000是小叔子的3倍。我們收入比妯娌夫妻多,但近幾年家
早安心語 每一次努力,都是向夢想靠近的一步 - 天天要聞

早安心語 每一次努力,都是向夢想靠近的一步

今天是4月3日和大家分享早安心語第1句生活就像一個多面體,每一面都閃耀著獨特的光芒。不要局限於單一的方向,讓我們在熱愛中不斷更新自我,努力與快樂並行,綻放出屬於自己的精彩。早安第2句新的一天,加油~✊與其花費時間解釋,不如付諸行動。用奮鬥把
兒子結婚當天,親家母在台上提了個過分要求 - 天天要聞

兒子結婚當天,親家母在台上提了個過分要求

婚禮現場熱鬧極了,大家都在笑著看新郎新娘交換戒指。突然,新娘的媽媽一把搶過話筒,大聲說:"親家,我們家有個規矩!結婚後我女兒必須管錢,你們得把存摺和房產證都過戶給她,不然這婚就不結了!"台下的賓客們"嘩"的一聲炸開了鍋。有人小聲說:"這也太
一個人經常這樣對你,多半是見不得你好,盡量減少往來 - 天天要聞

一個人經常這樣對你,多半是見不得你好,盡量減少往來

身邊人未必都真心對你好。你取得成就,滿心歡喜,以為大家會為你高興,可有些人卻不這樣。要是身邊有人心懷惡意,你可能不知不覺就受傷害。能準確識別那些見不得你好的人,懂得和他們保持距離,對生活和心情很重要。從哪些表現能看出有人見不得你好呢?
養老的好方法根據人來的,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 天天要聞

養老的好方法根據人來的,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養老的方法有許多,多數都是和兒子,媳婦同住,這樣就方便照顧老人。但大多數的老人能夠自理的時候都是不願意和晚輩住在一起的,喜歡單獨住,這樣方便兒女們來探望,他們自己也過的自在。有自建房的人,這個多數都是和老人住在一棟房子裡面,沒有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