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入局?
有的人因為寂寞,有的人因為貪婪,有的人因為沒有安全感。
總之,有這種心態的人,往往都是靠自己靠不住,然後才想著能不能靠別人來處理完自己的問題。
可現實卻是,那些你覺得能靠的人,通通都是靠不住的。
如果你執著於通過入局來幫自己消化困局,解決難題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越來越容易消耗自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羅翔老師曾說過:
「人在最有魅力的時候,那就是不關心周圍的一切人和事,也不關心別人的評價和看法。」
其實,守住自己能量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和圈子裡,都有要一種不入局,靠自己獨立的魄力。
讓自己做到可以隨時地抽離在任何場合和人際當中,最終你才會過得更坦然自在,生活也更為瀟洒隨性。
甚至,每天能量滿滿,自信光芒。
不自證清白
世間里的很多事,都是不可能按照你的意願去進展的。
甚至在生活的歷程里,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多種多樣的事。
並且這些人和事,一定是來挖苦你,詆毀你,中傷你,甚至是冤枉你的。
這個時候,如果你配合對方,那無疑就上了對方的當,越描越黑。
就像郭德綱曾說:冤枉你的人,比你還知道你有多冤枉。
的確,向別人解釋自己,或者自證清白,其實到頭來只會加重內耗,甚至是自找苦吃。
哪怕你是對的,但是對於那些刻意挖苦你,故意算計你的人,他們才不會管你對錯呢。
所以說,不解釋,不自證,反正冤枉你的人,只會眼睜睜看著你掉進坑裡,只想你受盡折磨。
除此之外,他們才不會管你是死是活。
就好像一心詆毀你的人,你再怎麼證明是謠言,也只會越來越被動。
別管別人,尤其是那些看不見別人好的人。
與其把注意力放在錯誤的人和事情上,不如讓自己及時抽離出來。
就像尼采說的: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別活在別人的評價和眼光當中,從而迷失了自我。
而是專註自己,守住自我,不入局自我解釋,以及向人自證的陷阱里。
不搭理爛人
生活里的爛人,你一旦搭理上了,這輩子可就算完了。
人生在世,總有許多路可以選擇,但要清楚有的路雖然是路,但它卻是歧路,是偏路,是自己走了很有可能就斷送一生的路。
因此,我們一定要清醒,別踏上一條錯誤的道路,讓自己的能量白白浪費。
實際上,我們只有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選好路,做好事,最終才能迎來好的結果。
否則的話,我們就容易在錯誤的道路上,無知地走進一個錯誤的圈子裡。
然後,遇到了錯誤的人,甚至是遭遇了爛人的消耗、糾纏、傷害。
而且生活里的爛人,我們越是接觸到了就會發現,這些人一定會像黑洞一樣,不斷地汲取自己的能量,損耗自己的心力。
最終,我們自己每一天都可能被各種各樣的麻煩事纏著,活得越來越累。
就如當代編劇程暉所說:
「不要試圖讓打壓你的人進入你的生活,這隻會讓你陷入一場必敗的信心遊戲。」
執著於想要去改變人,或者拯救他人,其實都是一種自以為是的錯誤。
而且自己一旦陷入到了這種圈套當中,那麼我們就會更容易被小人纏上,被爛人盯上。
勇敢地遠離爛人,甚至該翻臉的時候,也要翻臉,免得自己被持續不斷地被霸凌、壓榨,甚至是詆毀和無止盡地被損耗自己的能量。
要知道,與爛人糾纏,其實是最損耗一個人的能量的。
不入局爛人的圈子,堅決抵制爛人,我們才可以踏上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上。
不入局任何人和事
作家白落梅在《相思莫相負》中說:
「人的情緒,是一種傳染病,當你不能感染一個人,就必定要被其所感染。」
其實,我們生活里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在跟自己的情緒打交道。
當然,這些情緒有的是來自自身和外界的人和事的關係,有的則是自我與自我的拉扯和對弈。
但不管怎麼樣,一個人只有儘可能在正確的情緒上,才能產生正向的情緒價值。
由此可見,學會管好自己的情緒,穩住自己的心態,是尤為重要的。
放在具體的事情上就是,我們要儘可能保持人格獨立,不入局任何人和事。
說白了,你要把自己的能量儘可能地留給自己,守住自己的能量,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和時間。
慢慢地,當我們越來越能獨處,甚至還能從中得到極大的滿足和愉悅的話。
最終,我們自然能從現實當中,挖掘到更多的生活樂趣和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