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是推倒大山的女性!把「婦女節」還給女性只是起點

2025年03月08日10:00:36 情感 2745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一年一度的婦女節如約而至,全國各地商場宣傳大屏的婦女節文案陸續出街。「婦,是能推倒大山的女性」「把婦女節還給3月8日,因為婦女沒有平替」「當女性稱呼自己為婦女,力量便不假外求」……
很多女性網友都紛紛被這些振奮人心又人間清醒的文字所打動,「這才是我們在婦女節最想聽到的話!」「每一句文字都震耳欲聾」。

婦,是推倒大山的女性!把「婦女節」還給女性只是起點 - 天天要聞

婦,是推倒大山的女性!把「婦女節」還給女性只是起點 - 天天要聞

婦,是推倒大山的女性!把「婦女節」還給女性只是起點 - 天天要聞

這些被轉發刷屏,贏得好評的文案,其風格多是鏗鏘有力,激勵人心的,拋棄了傳統思維中女性必須溫柔、乖巧、可愛、賢惠等刻板印象,將女性的感受和訴求還給了女性本身。

有的拒絕污名化,重申女字旁詞語的美好含義——「小姐,是對未婚女子的尊稱」「大媽,是對年長女性的尊稱」「媽,是敢於馳騁奮戰的女性」「姐,是生來就是燈塔的女性」

婦,是推倒大山的女性!把「婦女節」還給女性只是起點 - 天天要聞

婦,是推倒大山的女性!把「婦女節」還給女性只是起點 - 天天要聞

有的站在女性視角對社會提出公共訴求——「商場的女廁所多一點」「衛生巾的長度標準一點」「女裝的口袋再大一點」;

婦,是推倒大山的女性!把「婦女節」還給女性只是起點 - 天天要聞

有的打破了月經羞恥:「月經不是秘密,而是生命的律動」;有的拒絕家務捆綁:「婦,不是從女持帚」「不要說什麼為母則剛,每一個吃飯的人都得洗碗」;有的駁斥世俗偏見和職場歧視,「你不必是一朵花,你可以是野草,肆意生長」「世上沒有適合女性的職業,只有適合人生的選擇」……

婦,是推倒大山的女性!把「婦女節」還給女性只是起點 - 天天要聞

婦,是推倒大山的女性!把「婦女節」還給女性只是起點 - 天天要聞

婦,是推倒大山的女性!把「婦女節」還給女性只是起點 - 天天要聞

的確每一句都擲地有聲,說出了女性的隱痛和抗爭,迸發出女性的光芒和能量,其中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婦女節」不再成為一個被躲避的詞,而是更多人發自內心,充滿底氣的吶喊。

一段時間以來,在三八婦女節這個專屬於女性的節日,「婦女」一詞卻很奇怪地被刻意迴避,文化糟粕的污染和社會語境的扭曲,給這個詞無形中加諸了很多負面印象,比如「年齡大」「不精緻」「沒見識」等等,甚至很多女性自己都開始嫌棄這個詞,認為被稱「婦女」是一種冒犯。
於是,社會開始迴避使用「婦女」,還造了「女神節」「女生節」「女王節」這些聽上去更俏麗可愛的詞來替代「婦女節」,語言上的粉飾營造的是觀念中的陷阱,看似用華麗的辭藻恭維和追捧女性,實際上卻是一種物化和「捧殺」。當所有人不約而同地對「婦女」這個毫無任何褒貶的中性稱呼避而不談,本身就是對女性自身意義和價值的消解。
三八婦女節起源於20世紀初的國際社會主義婦女運動,旨在倡導性別平等,推動女性權益進步,是慶祝女性貢獻與成就的重要節日。大大方方的過「婦女節」,就是女性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對自身權益的維護,對所有偏見和束縛的強悍回擊。
近年來,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構建女性主體性成為社會進步的重要命題。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婦女」一詞的分量,無數女性在日常中積極發聲,努力糾偏,賦予「婦女」更加積極、正面的內涵,量變引發質變,如今我們所看到的顛覆性的變化,都是姐妹們一步步,一天天努力爭取而來。即便部分商家只是為了討好購買力爆棚的女性消費者,但是,有改變總比沒有改變要好,被重視總比不被重視要好,誰說消費力不是實力?
在太空行走的王亞平,獲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創造歷史的鄭欽文、托起山區女孩求學夢的張桂梅、讓世界看到中國之美的李子柒……近年來,無數優秀女性的成就如璀璨星辰,映入心靈,照亮前路,激勵著女性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勇敢。
《熱辣滾燙》鼓勵所有女孩別畏懼重塑人生,要悅納自我,敢於去贏,《好東西》傳達了追求自由、不被定義的女性力量,《出走的決心》直面女性生活困境,打開生活的多重可能,就連《哪吒2》里的石磯娘娘,都散發出打破傳統審美,杜絕身材焦慮的人格魅力!以女性為主體敘事的影視作品,各種影視劇中的女性形象,越來越豐富多元,可親可愛,提供著更開放和平等的文化視角。

此外,社會對性別平等和女性權益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不尊重女性的品牌,必然會被消費者唾棄,各種對女性的隱性貶低和傷害,一定會被揪出來譴責,整個社會對女性權益更加敏感和維護,這是可喜的趨勢,也是繼續努力的方向。
女性的強大來源於最好的自我,女性的溫柔涵養於內心的豐盈,女性自身就如山峰般昂揚,如太陽般絢爛,如春風一樣自由,無需被他人定義,不用對自己苛求,成為自我就已經足夠了不起!
在這個所有女性共慶的節日里,我們為一點一滴的改變而歡呼,而雀躍。也希望這些改變只是開始,未來還有更能寬闊的道路,所有祝福都照進現實。在今日之後,姐妹們依然能攜手同心,擊破所有古舊的牢籠,推翻所有成見的大山,自由生長,乘風而上,高飛遠翔,成為獨一無二,閃閃發光的「婦女」!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 天天要聞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頭條創作挑戰賽#☉作者 | 暮歲十點讀書會出品相親這個標籤,曾與奇葩經歷、焦慮吐槽等內容緊密綁定。無數年輕的單身男女,或是迫於家裡的壓力,或是無法拒絕熟人的介紹,紛紛踏上了相親之路。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 天天要聞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有人認為,男人的魅力如流星,隨著年華老去便會黯淡。我卻認為,真正有魅力的男人,越到中年,越顯現出獨特的吸引力和成熟魅力。他不是靠外表博得好感,而是憑藉底氣、才氣與和氣,把歲月沉澱為自己的財富。年紀越大,越像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書,每翻一頁都令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有位作家曾說過:無論男女如果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沒有人會成為你生命中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終的庇護所。女人要明白,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完成的,與他人無關,有一個愛你的人是福氣,能夠愛自己則是能力!深以為然,發現了嗎?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 天天要聞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家中長輩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這做法對嗎?生活往往充滿了無法預料的複雜與衝突,尤其是家中長輩離世,親情,責任,習慣和現實之間的拉鋸,往往讓人無法喘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無情無義,太可怕了,父母死了也不報喪,不通知親朋好友,
帶外孫10年,女婿說養老不關我事,我收回房,讓女婿全家睡大街 - 天天要聞

帶外孫10年,女婿說養老不關我事,我收回房,讓女婿全家睡大街

十年辛勞換寒心晨光透過紗窗灑進廚房,陳玉蘭揉了揉發酸的肩膀,將剛蒸好的小籠包端上餐桌。案板上,剁碎的豬肉還帶著新鮮的涼意,那是她今早五點就去菜市場挑的前腿肉,為的就是讓小宇吃上一口熱乎的鮮肉包。「媽,小宇校服找不著了!」 蘇曉雯的喊聲從卧室
痛心!18歲女孩溺水而亡,遺書提到4人,最後一句話讓人淚奔 - 天天要聞

痛心!18歲女孩溺水而亡,遺書提到4人,最後一句話讓人淚奔

18歲的女孩,本應該坐在教室里好好地學習,在父母面前撒撒嬌,好好享受地生活,享受大好青春,可花兒一般的年齡,她的生活卻沒有那麼美好。李艷君,18歲,來自廣西,在當地的一所民族商業學校讀中專,5月1日這天學校放假,很多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
出軌敗露,巴西健美先生給18年結髮妻喂致命滅鼠藥,母親也參與了 - 天天要聞

出軌敗露,巴西健美先生給18年結髮妻喂致命滅鼠藥,母親也參與了

路易斯·安東尼奧·加尼卡 (Luiz Antonio Garnica) ,是一名在巴西里貝朗普雷圖開辦私人診所的醫生,從事運動醫學和骨科工作,他將自己的工作描述為針對「想要更高生活質量的人們」提供私人護理。現年38歲的加尼卡還曾是一名健美運動員,榮獲過「健美先生」之類的殊榮。帥氣的外表加上醫生的職業,這讓加尼卡在當地也是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