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的原著,和電視劇有所出入。
我看完《六姊妹》的原著後,我對在張秋芳這個人物印象非常深刻。
越看到後面,我覺得張秋芳是個狠人,而她在婚姻中的那種「狠」卻是所有女人應該認清的事實。
張秋芳最後的結局並不差,她雖然是算計來的婚姻,可是婆家善待她,丈夫後來愛上她,她這一生也算是圓滿。
張秋芳的早熟。
張秋芳的母親劉媽和何家麗的母親劉美心兩人是老鄉,從小一起玩,長大後有緣分一起陪著丈夫來到淮南建設祖國。
所以在淮南,劉媽和劉美心兩人算是知心人。
後來何家麗從老家來到淮南,她的年紀和張秋芳差不多大,可是性格卻天差地別。
從小何家麗的性格比較像男孩子,而文靜聽話的張秋芳是大家眼中的好女孩,乖乖女。
張秋芳從小比何家麗早熟,她的青春期來的也比何家麗早,少女懷春的她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憧憬。
剛剛青春期的她卻一直盼望著自己快快長大,早點脫離自己的原生家庭,組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家。
原著中寫道:
「你不想早點脫離家庭?」
「脫離家庭,去哪兒?」
秋芳說:「組建一個自己的家庭,小家庭,有自己的房間,什麼都是自己說了算,有一份工作,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你想得還挺遠。」
這是張秋芳和何家麗的一段對話,那個時候她們還是十幾歲的青春年華,何家麗還是懵懵懂懂的狀態。
但是張秋芳卻已經有了結婚生子的憧憬,她對自己的未來已經有了初步的藍圖。
從那這段對話可以看出,張秋芳比何家麗早熟,也意味著那個時候的她已經有了心上人,有了那個藏在心底的暗戀對象,有了少女懷春的秘密。
而張秋芳一直暗戀的那個人就是湯為民。
張秋芳背叛閨蜜,算計湯為民。
張秋芳、何家麗和湯為民,這三人年紀相仿,從小又常常在一起玩,沒想到長大後,這三人之間發生了微妙的感情。
張秋芳暗戀湯為民,但是湯為民喜歡上了何家麗,並且兩人互生情愫,表明心意。
張秋芳喜歡湯為民這件事,只有張秋芳自己一個人知道。
但是湯為民和何家麗兩人情投意合這件事,張秋芳是知情的。
張秋芳不僅僅知情,還見證了他們交往的過程。
張秋芳一直知道湯為民喜歡的人是何家麗,也清楚兩人因為上一輩的恩怨一直不敢公開戀情。
何家麗把張秋芳當成最好的朋友,最好的閨蜜,可是何家麗沒想到人生中第一個背叛她的人竟然是她最信任的好朋友張秋芳。
湯為民和何家麗的感情一直受到家裡人的阻止,於是這個時候湯為民看到有人奉子成婚,他來了靈感,他想要和何家麗生米煮成熟飯,這樣家裡人就無法阻止他們在一起了。
那天湯為民約何家麗晚上見面,想要實施自己的計劃,可是那天去的人並不是何家麗,而是張秋芳。
原著中寫道:
秋芳剛踏過去,人影便一把摟住她。嘴親上去,喘著粗氣,「就知道你會來,一定會來。」
聽著是為民,秋芳不知怎麼了,拚命反抗。
為民開始脫褲子,秋芳尖叫。為民捂住她的嘴。「生米煮成熟飯就好了,他們都會答應,都會答應,就是要熟飯……」
秋芳抓爬著,尖叫聲從手指縫漏出。
就是在這個時候,何家麗出現了,及時阻止了這一切。
但是張秋芳後來去醫院檢查,結果是「處女膜破裂」。
其實這個結果是張秋芳故意的,因為她想要用這個「把柄」來為自己爭取嫁入湯家的機會。
後來回去後,她一言不發,等到湯家和何家兩家矛盾激化後,她便出現了。
她拿著那張假證明去找湯婆子,那個時候湯家二老正在發愁兒子死心眼對何家麗動心。
而張秋芳這個時候的這張證明卻讓湯婆子覺得來得及時,她立馬認下了這個兒媳,在她眼中張秋芳模樣好,性格好,比何家麗更配自己兒子。
於是有了秋芳送來的「把柄」,湯婆子可以用此來逼迫兒子對何家麗死心。
可是聽到這件事後,湯為民並沒有放棄,他選擇絕食,選擇鬧,但是秋芳都不在乎。
這個時候張秋芳做了兩件事,成功讓自己順利嫁給了湯為民。
第一件事:找湯為民談判,利用自己的「傷害」換取湯為民的愧疚。
原著中寫道:
秋芳卻說:「為民,我秋芳,那天的事,我不怪你,你肯定有你的原因。
如果你覺得我們不合適,或者,你覺得那件事對你產生了困擾,我覺得可以再冷靜一段時間,我已經把那事忘了,希望你也能忘掉,我們還是好朋友。」
為民啞口無言。他做錯了,雖然是無心,秋芳卻那麼大度,顯得自己的絕食、逃避、鬧騰是那麼幼稚。
湯婆子也忍不住給秋芳豎大拇指。秋芳太成熟了。她早就知道成人的世界,胡鬧並不能得償所願,她更相信鐵杵成針滴水穿石。
和張秋芳相比,湯為民那些鬥爭太幼稚了,不僅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被別人算計。
張秋芳這一招以退為進,哪怕最後她成功嫁給了湯為民,湯為民就算不愛她,但是至少有這一份「愧疚」的憐愛。
這是張秋芳瓦解湯為民和何家麗的第一步。
第二件事:找何家麗談判,利用何家和湯家的矛盾逼迫何家麗退步。
張秋芳得到了湯婆子認可,得到了湯家的提親。
她立馬去找何家麗,因為她非常清楚,關於湯為民的堅持,只要何家麗退步了,她便能夠如願嫁入湯家。
於是她帶著自己已經接受了湯家的提親這個消息來找何家麗,她已經背叛自己的好朋友。
原著中寫道:
「我知道,」秋芳用話攔住家麗,「我知道你們在處對象,為民也很喜歡你,但是現在你們不是不可能嘛,你們家和老湯家那樣,你們就算結婚,不,你們根本結不了婚,你心眼大,說不定以後就忘了,為民怎麼辦,他如果一輩子不結婚一輩子沒人照顧就這麼等著你,你忍心嗎?」
秋芳說自己破身了,必須要湯為民負責,所以她拿著自己湯家已經得知這件事的消息來要挾何家麗。
張秋芳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建立在兩個基礎上的。
第一:她非常了解何家麗,她清楚何家麗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她利用了何家麗對她的友情,也利用了何家麗的善良。
第二:她非常清楚何家和湯家上一輩的恩怨,她戳破了湯為民和何家麗兩人一直以來的美夢。
關於何湯家和何家的恩怨能否影響湯為民和何家麗的未來,其實是不好說的,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毫無疑問成為了張秋芳談判的武器。
原著中寫道:
「這是他的鬥爭。」秋芳說,「他忘不了你,所以一直無法進入新生活。」秋芳忽然捉住家麗的手,「我用我們十幾年友情懇求你,勸勸為民,讓他放棄,饒了你也饒了自己,讓我們都走進新生活。家麗,我從來沒求過你,這是我今生對你的最後一個請求。」
秋芳說:「家麗,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只是說如果,如果你不能跟為民在一起,我願意照顧他。」
「但是他喜歡的人不是你,你怎麼辦?」家麗放下筷子,大聲。
「我不在乎,只要我喜歡的是他,我知足。」
張秋芳最後一步真狠,她不僅僅勸何家麗死心,還要何家麗親口告訴湯為民她死心了。
因為只有這樣,湯為民才會願意真正死心,才會願意娶她,才會願意和她好好過日子。
張秋芳憑什麼一生幸福美滿?
仔細看張秋芳對湯為民的感情,是非常卑微的。
因為她明明知道這個男人不愛自己,明明知道這個男人心中裝著另一個女人,她還是要嫁給他。
她這份痴情,很多情況下是不會被領情的。
可是偏偏最後湯為民卻領了張秋芳的這份情。
甚至在後面幾十年歲月里,張秋芳真正做到了鐵杵成針滴水穿石,讓湯為民真正愛上了自己。
張秋芳和湯為民之所以後面關係緩和,很大的原因是發生了一件大事。
他們結婚沒多久,湯為民摔斷了腿,成為了大家眼中的殘疾人。
那個時候甚至秋芳的母親劉媽都覺得女兒應該離婚,不應該守著湯為民過一輩子。
而且那個時候湯為民自己也提出了離婚,他不想拖累秋芳一輩子。
但是無論是親媽的勸導,還是湯為民的離婚,張秋芳都拒絕了,她是鐵定心要跟著湯為民一輩子的,因為她愛他。
原著中寫道:
秋芳不說話,手上沒停,繼續收拾東西。一會兒,屋子裡的物件各就各位了。她抬起頭,看著為民的眼睛,「為民,你跟家麗已經不可能了,你該醒一醒面對現實過自己的生活,現在你的妻子是我,是張秋芳,不是何家麗,這輩子的緣分這輩子了。有什麼過不去的,你少了一隻腳,我不在乎,你還是我的丈夫,我尊重你,支持你,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是你的堅強後盾,為民,咱們好好過日子吧,小車不倒只管推,一直推到共產主義。」
「我不要你的憐憫!」為民失控。
秋芳堅定地說:「這不是憐憫,我喜歡你,我愛你!」
天地寂靜。
湯為民的心像被重鎚砸了一下。秋芳這個名字似乎從這一刻起,才真正進入他的心。她愛他。千迴百轉地失去一隻腳之後,此時此刻,他才真正相信並感知到這三個字的分量。
他望著她。秋芳,一個賢惠的女人。
秋芳上前抱住他,他靠在她肩膀上,兩個人都哭了。
那一刻,湯為民才真正意識到張秋芳對他的感情有多深,這個女人有多愛他。
從那個時候開始張秋芳開始走進了湯為民的心。
後來張秋芳更是為了湯為民苦讀考大學學醫,她立志要救好湯為民的那斷腿。
當然那腿也是安了一輩子的義肢,但是張秋芳卻成為了事業女強人,她成為了重點醫院的優秀醫生,成為了湯家最為驕傲的兒媳。
甚至後來她接了湯婆子的班,成為了湯家真正當家做主的那個當家人。
而這背後離不開她和湯為民的夫妻恩愛,離不開湯為民對她的尊敬。
張秋芳這一輩子婚姻幸福,得償所願,一方面是因為她的勇氣,因為她的爭取,因為他的痴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的那份「狠勁」。
她對別人狠,但是對自己更狠。
這樣的女人往往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