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不識字,大伯看我爸來信後說沒事!三姨看信後說,他有事瞞著你

2024年06月26日01:03:08 情感 1422

媽不識字,大伯看我爸來信後說沒事!三姨看信後說,他有事瞞著你 - 天天要聞

由於貼身照顧老媽,有了大量時間聽我媽敘述她的過往,尤其是她年輕時候的生活片段,人老了之後最喜歡說的是,小時候或者她年輕時候的故事。


我爸家弟兄三個人,我爸是老二,由於我爺爺家的經濟狀況還算不錯,所以這三個兒子都讀了書。


由於哥仨有文化,所以長大後都出去參加了工作,都成了國家幹部。我大伯在公社工作,我叔叔在縣銀行工作。


由於我爸讀書最多,他上了師範學校,畢業之後沒有對口去教書,進了市裡的政府部門工作。離老家將近有100公里的路程。


媽不識字,大伯看我爸來信後說沒事!三姨看信後說,他有事瞞著你 - 天天要聞

他們那個年代,家裡條件好的都結婚早。我大伯和我叔叔都是14歲就結婚了,都是媳婦比丈夫大,我大娘比我大伯大5歲,我三嬸比我三叔大4歲,我爸晚一點兒是19歲結的婚。


他們那個年代女性一般都不識字兒,沒有文化,出來工作的更是寥寥無幾,所以我爸他們哥仨娶的媳婦,都是農村媳婦。沒有從城裡找的。


媽不識字,大伯看我爸來信後說沒事!三姨看信後說,他有事瞞著你 - 天天要聞

我大伯就在本村工作,因為我們村就是公社所在地,他是沒出村的公家人。我叔叔離家也不遠,在縣城裡,離家幾十里地,他不是天天回家,但是他回家能經常騎自行車回家,總的來說離家也不算太遠。


唯獨我爸離家比較遠,平常很少回家,只有到過年過節才能回趟老家。


這樣就造成了兩地分居,我爸也照顧不了家,我媽一個娘們(我媽對自己的稱呼)拉著幾個孩子在老家裡過,眼跟前兒沒有老爺們兒在家裡撐腰,多少有點兒覺得沒依靠,腰桿兒挺的不是那麼直。


不像我大娘,覺得自己的男人在家裡身邊能給自己撐腰,能擋風遮雨,又是公社裡的幹部,別說在家裡了,就是在村裡都有橫著走的感覺。


我叔叔和我嬸子都是老實人,嬸子人家雖然老頭子離的也不遠。但是人家沒有像我大伯家那樣橫行跋扈。


我認為我爸離家遠,娘們孩子留在村裡生活,作為親弟兄應該適當的照顧弟妹及侄子侄女們的生活。


媽不識字,大伯看我爸來信後說沒事!三姨看信後說,他有事瞞著你 - 天天要聞

如果即使不照顧,不長不短也可以。但是我大伯不但不照顧我媽和孩子們的生活,反而做出一些讓人不能理解的事情。


這件事兒對我媽的傷害,到現在她都90多歲了,時常跟我們嘮叨起我大伯乾的這件讓人討厭、憤怒的事兒,我聽到這個事兒以後,我也覺得我大伯做的這個事兒不仗義、不地道。


雖然這件事不大,但是我媽覺得被騙,被愚弄,感覺到心裡很是不爽。


媽不識字,大伯看我爸來信後說沒事!三姨看信後說,他有事瞞著你 - 天天要聞

這裡邊也有我爺爺奶奶,比較偏向我大伯大娘他們一家有關,尤其是我奶奶,從小就偏著我大伯。我大伯結婚以後,我奶奶愛屋及烏,對我大娘也是寵愛有加。


我爺爺奶奶跟我大伯大娘家走的最近,生活中有什麼事兒?互相通氣兒,互相幫忙。


我奶奶跟我們家和我三叔三嬸兒家,不怎麼走動。


事情是這樣的,我爸爸從城裡給家裡來了一封信,信是寫給我大哥的,當時我大哥剛剛上學,字認的還不全,沒法把這封信念下來。


我媽又不識字,我媽就拿著這封信,想找個識字的人給念念,恰巧碰到我大伯,我媽就把這封信給了我大伯,說讓我大伯念念,看看這信裡頭說了點什麼事兒?


媽不識字,大伯看我爸來信後說沒事!三姨看信後說,他有事瞞著你 - 天天要聞

我大伯把這封信拿到手裡以後。看了一遍,給我媽說,沒事兒!沒事兒!心裡沒說什麼事兒!


隨即就把信給了我媽,我媽看著我大伯的表情好像不太對勁兒,不像沒事的樣子。但是人家說沒事兒,又不能繼續追問,只能作罷!


我媽發現我大伯家的兒子,這個七八歲的孩子,從他們家像小燕子一樣飛著,就上我爺爺奶奶家去了。


從那天以後我媽發現,我奶奶每天在我們家門口。拿著點手頭東西幹活,要麼是納鞋底兒,要麼就是縫衣裳。


媽不識字,大伯看我爸來信後說沒事!三姨看信後說,他有事瞞著你 - 天天要聞

反正時刻觀察著我們家的動靜,看我媽有什麼行動。這真像諜戰片里的地下工作者。假裝幹活,化妝偵察,實際上是在監視著我們家的一舉一動。


這就更讓我媽起疑心了。我奶奶這些反常舉動加大了我媽對這封信的懷疑,但是我大伯說了,說信上沒有寫什麼事兒,他覺得作為一個大伯哥,不能騙人吧,就覺得自己是不是多心了。


我媽就還像平常一樣過日子,該幹活幹活。該做飯就做飯。原來怎麼生活,現在還怎麼生活。逐漸逐漸,我媽也就把這事兒給淡忘了。


一個多月以後,我三姨忘了是有點兒什麼事兒,去我們家了,我媽娘家就在本村。我們家在西頭,我姥姥家在東頭。


平常各過各的日子。姥姥家有了什麼事兒以後,有時候派我三姨給我媽通信兒。


我媽說忘了是我姥姥家有什麼事兒了,反正我三姨上我們家來了,我三姨是我姥姥家唯一的一個初中生,她在我們村小學當小學老師。


媽不識字,大伯看我爸來信後說沒事!三姨看信後說,他有事瞞著你 - 天天要聞

我媽知道我三姨有文化,她就又把我爸寫給我家的那封信,拿給我三姨看。


我三姨看了看以後,她給我媽說,這信上說,我姐夫托他的同事,給家裡捎來了一對新買的水桶,這個同事的家就在咱們鄰村的丁家莊,這個同事的名字叫丁大發。


我媽聽了信以後很驚訝,她說,我叫大伯哥看的。他說信里沒事兒!沒事兒!。我三姨說他瞞著你呢!


我媽給我三姨說,你趕緊回去吧,我知道了。今天大隊里還要分白蘿蔔,我要去地里背蘿蔔去了。


我媽從地里,把生產隊分了的蘿蔔背回了家。把蘿蔔一放到家裡。立馬拿來一根麻繩,就朝著丁家莊的方向直奔而去。


媽不識字,大伯看我爸來信後說沒事!三姨看信後說,他有事瞞著你 - 天天要聞

到了丁家莊,打聽到了丁大發家在哪兒之後,我媽做了自我介紹,說明了來意,丁大發的家人還說,怎麼這麼長時間才來呀?


我媽看到丁大發家正在做豆腐,我們自己家的桶,也在那兒被他家正在用著,我媽說你們用吧,我改天來拿也行,人家說不用,我們馬上給你騰下了,我媽就拿上了這一對桶回家了。


我媽來丁家莊的時候就帶了一條麻繩,我媽就把這兩隻水桶用麻繩拴起來,把麻繩放在肩上,胸前一直桶,後背上一直桶。肩挑著就回來了。


我媽從丁家莊取回水桶的事兒,馬上就傳到了我大伯和我爺爺奶奶家,這兩家早就知道有水桶的事兒。不知道當時我媽取回水桶之後,他們的心理反應是什麼?


我大伯也不知道什麼叫尷尬?見了我媽,他自己不知道怎麼自圓其說了,強打精神、強詞奪理的給我媽說,就這水桶還叫個事兒啊,這不叫個事兒,所以我就說沒事兒!


實際上,我大伯看了我爸給我們家寫的信之後,他就回他們家給他兒子說了,他兒子就趕緊給我爺爺奶奶說去了。


我大伯也到我爺爺家給我爺爺說,你去丁家莊把那桶取回來吧,我爺爺不好意思的說,人家信寫給他們自己小家的,又不是寫給我的,我不去取。


不過有一次我爺爺使用我們家這個水桶時,給我媽說,這水桶是我兒子買的,也是我的。


我媽聽我爺爺這樣說話,我媽立馬說,那老大老三買的東西也都是你的?我媽說你隨便使,我絕對沒意見,但咱要說個公平的理兒!


我爺爺立馬生氣的說,不使啦!不使啦!我不使啦!


我奶奶見了我媽說,都一個多月了,你那封信還沒扔啊?還放著呢?


我媽說當時我看大哥給我念信的時候,那表情就不對。還有你天天突然在我門口乾活,我也覺著可疑。


我妹妹到我家來了,我還不趕緊讓我妹妹看看,到底信里寫了點什麼呀?


沒想到啊,沒想到啊,咱們一家子的人都在糊弄我,都在騙我呀!


我媽說你兒子不在家,我一個娘們兒,拉扯著這麼一大堆孩子在家裡過,這日子本來就不容易,你們還算計過來算計過去,算計我這麼一個男人不在家裡的娘們兒。


其實我奶奶在我家門口故意裝著幹活,就是看我媽是不是去丁家莊把桶取回來了。她就在那兒監視著我媽的一切行動,不知道我爺爺奶奶是什麼心理。


媽不識字,大伯看我爸來信後說沒事!三姨看信後說,他有事瞞著你 - 天天要聞

我爸爸給我們家裡買點東西,難道我爺爺奶奶心裡也不舒服嗎?我大伯不告訴我媽信里到底寫了啥?也不知道他這是什麼心理?難道弟兄們把日子過好了,他心裡也不舒服嗎?


公公婆婆、還有大伯哥,如果自己的兒子、弟兄不在村子的家裡,作為公公婆婆還有大伯哥,不應該幫襯弟媳婦這一家老小嗎?


這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在我媽年輕時候的記憶里,落下了很深的印象,只是絮叨絮叨,其實在她這個年齡她其實已經釋懷了。


媽不識字,大伯看我爸來信後說沒事!三姨看信後說,他有事瞞著你 - 天天要聞

網友朋友們,你們的大家庭里。父母兄弟互相之間有矛盾嗎?相處的好嗎?在評論區里聊聊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67歲老人:父母走後,兄弟姐妹感情再好,來往也要多留3個心眼 - 天天要聞

67歲老人:父母走後,兄弟姐妹感情再好,來往也要多留3個心眼

導語世事是變換的,正如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一樣。很多時候,隨著時間的流逝,哪怕是親密如兄弟姐妹,關係也會發生著改變。而這種改變尤其是在父母走後更加的明顯,父母在的時候,兄弟姐妹年年相處,處處和氣;父母走了之後,這個大家也就散了,兄弟姐妹間一地雞
新婚夜她得知老公不能生育,公公喊她出來,告訴她有孩子的方法 - 天天要聞

新婚夜她得知老公不能生育,公公喊她出來,告訴她有孩子的方法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小手點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文:娛析編輯:娛析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切勿對號入座○●紅燭搖曳,喜氣洋洋,這本該是張寶珠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新婚之夜,丈夫王俊生的一句話,卻
「相親分析師」爆火背後:一個34歲單身男人的生意經 - 天天要聞

「相親分析師」爆火背後:一個34歲單身男人的生意經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劉永恆 一塊小黑板,一支馬克筆,憑著「這個男人能嫁嗎」的話題,這個愛穿淺色T恤衫,留著一頭精幹短髮的年輕男人,總能在短短兩分鐘的時間裡,靠著拆解相親對象的條件,吸引了當代年輕網友的關注。訣竅在於,看似優秀的條件和大跌眼鏡的分析結果之間的反差。這個博主自稱無念,34歲,初中輟學,15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