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江明 整理:紫花地丁
文章來源:作者身邊的生活
我父親剛滿4歲,姑媽剛滿7歲那年,我爺爺就病逝了。我奶奶沒有改嫁,她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跟著公婆一起生活。
我爺爺是祖父祖母唯一的兒子,白髮人送黑髮的痛是最悲哀的事,外人是無法感同身受的。祖父和伯母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我父親這個孫子身上,他們恨不得把全部的愛都給了我父親。
俗話說得好,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
在那個年代的農村長輩們普遍都重男輕女,我的祖父和祖母,還有我奶奶都偏心我父親,有啥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緊著我父親。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姑媽作為家中長女,小小年紀的她已經學會洗衣做飯了。
姑媽比村裡的同齡孩子都懂事,但她乖巧懂事的她並沒有得到長輩們的喜愛。平日里,姑媽稍微犯點小錯誤都會挨長輩們罵。
村裡的同齡孩子們紛紛都去上學後,我姑媽卻還得留在家裡照顧我父親這個弟弟。一旦我父親哭了,姑媽就會被祖父或祖母罵。
「我孫子將來可是要延續香火,傳宗接代的,你這個當姐姐的可要照顧好他了。如果我孫子有啥閃失,我定饒不了你的。」
「女娃兒讀啥書?簡直就是浪費錢!將來還不是潑出去的水,還不如留在家裡幹活哩!」
不管我姑媽做什麼,如何做,都不如祖父和祖母的意。而我奶奶每天早出晚歸,忙得腳不沾地,根本也顧不上我姑媽這個女兒。
這些事情都是我父親和姑媽後來告訴我,我才曉得的。
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傷害真的很大,成年後的姑媽變叛逆了,得不到家庭溫暖的她極度渴望被關懷和被愛。剛滿19歲的姑媽和鄰村的一個男孩好上了,而且還懷有身孕了。
姑媽和同姓男子未婚先孕,簡直像一個「炸彈」一樣在村裡引爆了。大家議論紛紛,說啥的都說。
「哎呀媽呀!未婚先孕,簡直丟死人了!那妮子平日里看她著悶不吭聲的,咋就能幹出這種事來呢?唉!造孽啊!」
「按傳統習俗,同姓之間是不可以結婚的,否則就是自討苦吃。那妮子簡直就不知天高地厚,大逆不道啊!」
「女不教,母之過。那妮子是有錯,但她母親也有錯,對女兒不管不顧,眼裡只有寶貝兒子。」
早在70年代初的小山村裡,人們的思想普遍都封建落後。對於我姑媽和同姓男子未婚先孕,他們肯定是無法接受的,一片倒地批判我姑媽,而且專挑最刺耳最難聽的話來說。
我祖父和祖母,還有我奶奶他們不僅沒有反思,反而還覺得姑媽讓他們顏面盡失,丟人現眼了。長輩們一怒之下就把我姑媽給趕出家門了,並揚言要和她斷絕一切關係。
姑媽賭氣去了男友家,算是和男友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可我姑父家並不富裕,他父親已經病逝,母親體弱多病,幹不了農活重活兒。
姑媽是個苦命的女人,即使為人妻,為人母也逃不過命運的捉弄,婚後的她還是得繼續熬苦日子。
但值得慶幸的是,姑父對我姑媽很好,婆婆把她當親生女兒,讓她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姑媽骨子裡本就是一個善良感恩的人,她和姑父領著孩子回娘家。可我的祖父祖母,還有奶奶都是「老頑固」,死活不肯讓他們進門。
樹葉不是一天黃的,人心不是一天涼的。
姑媽之後再也沒有回來過了,而我父親則偷偷跑去看姑媽,可他不敢讓我奶奶和祖父祖母知道。我父親是姑媽拉扯長大的,他對這個姐姐是有感情的,心裡惦記姐姐。
接下來,祖父和祖母分別病逝,我姑媽和姑父都主動回來奔喪。可我奶奶還是頑固不化,還是不肯原諒我姑媽。不管我父母如何勸說,她老人家就是油鹽不進。
但凡誰提出我姑媽,奶奶準是大發雷霆。
姑媽的婆婆患重病,為了湊錢給婆婆治病,姑媽和姑父把家裡能賣的都賣了。以前家家戶戶都貧窮,一場大病足以壓垮一個本就貧窮的家庭,姑媽家就是典型的例子。
那年臘月二十八,我父親背著我奶奶悄悄給姑媽家送糧和肉。姑媽家窮得揭不開鍋,我父母生怕他們家沒肉沒糧過年。
但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我奶奶竟然曉得此事。
奶奶對我父親說:「你去喊你姐年初二帶著家人一起回來過年吧!咱一家人熱熱鬧鬧一起迎接新年。我一天比一天老了,不想帶著遺憾離開……」
我奶奶終於開竅了,我父親激動落淚。
年初二那天,姑媽一家早早就回來了。我奶奶看到姑媽的那一瞬間就落淚了,她握住我姑媽的手哽咽道:「大妮啊!娘錯了,你一定要原諒娘啊!娘錯得太離譜了……」
奶奶的話音才剛落,姑媽就大聲地喊了聲「娘」,眼淚跟著就啪嗒啪嗒掉下來了。
隨後,我奶奶和姑媽抱在一起哭。
我們也跟著哭了,但我們流的可是開心的眼淚。
現如今,我奶奶還健在,姑媽常常回來陪她老人家嘮嗑。
家和萬才能事興,我們一大家子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長輩們也可以好好安享晚年生活了。
為人父母的一定要對自己的孩子一碗水端平,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千萬千萬不要去傷害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做合格的父母。
本文是@紫花地丁喲在頭條獨發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搬運抄襲必究。最後感謝各位的閱讀,點贊和評論,還有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