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行動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用心理學來解決

2024年02月26日18:25:14 情感 1456


能用行動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用心理學來解決 - 天天要聞

海棠女俠原創文章,喜歡請點擊關注哦~

在剛開始接觸心理學知識的時候,總感覺它是萬能的。

一個人不開心了,焦慮了,抑鬱了,ok,找心理諮詢師聊一聊,更嚴重的去專門的精神科門診看一看,總能解決;

一個人在特定的場合總會犯特定的毛病,比如一到公眾面前演講就口吃,一接觸異性就說不出來話,一出門就總想反覆檢查門窗是否管好,一到幽閉狹小的空間就覺得心慌異常、如臨大敵,那也是心理疾病,心理學也能解決。

但是,心理學真的是萬能的嗎?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過年跟姐姐聊天,結合身邊看到的、聽到的事例,我們共同的感受是,當下人們對於精神世界的需要越來越重視,相較於吃飽穿暖,我們更關心自己過得幸不幸福、開不開心,更關心個人的自由意志有沒有得到尊重。

所以,市面上關於精神類、心理類、靈修類的課程和服務越來越多,尤其我自己在學習占星課程,大數據給我推送的內容更是琳琅滿目,豐富多彩。

每每看到這些,都不由得感嘆,真的是應該感謝共產黨啊,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如果不是生存需求已經得到解決,又怎會有這麼多人關注內心世界。

但是,心理學真的是萬能的嗎?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到底哪個才是這個世界的本元?我們真的能通過精神心理的建設,來實現物質世界的種種目標嗎?

這是曾經大學課堂上,教授講解馬克思主義哲學觀時必須要講到的一個知識點。只可惜當時年輕,二十啷噹的年紀,半點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甚至記憶中根本不知道老教授都說了什麼,只記得頭頂慘白枯燥的燈光,前排打瞌睡的同學,以及講台上乾癟枯瘦的老頭兒灰突突的身影。

能用行動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用心理學來解決 - 天天要聞

所有沒有認真上完的課終將會用另一種形式讓我們補上,當年矇混過關的科目現在終於露出了它嚴肅的面目。每當想到這個問題,我都恍然覺得老教授又站在了講台上,點著我的名,板著臉來提問我:

這位同學,你說說,精神和物質,到底哪個是世界的本源?

我依舊交不出滿分的答卷。如果一定要回答,我只能說:

在絕境中,當我們把所有可能的技巧辦法都用盡時,精神世界的強大或許可以改變物質世界的科學規律,創造出神的奇蹟;

但是,當我們在尋常生活中,當我們還沒有用盡所有的技巧辦法時,當我們還沒有在行動上竭盡全力時,這個世界依然是由物質來主導,我們的精神世界越不過客觀環境的桎梏;


就像封建社會的生產力產生不了更先進思想一樣,無數農民推翻了地主之後只會想當下一個地主,卻沒有人想著去改革社會,讓這個世界人人平等,再也沒有地主,再也沒有農民。

所以,能用行動來解決的問題,先不要想著用心理學來解決。因為,即便在心理學框架內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辦法也覆蓋在當下客觀環境之下的,它能解釋和說明,但是卻做不到推翻和顛覆。


真正能讓我們走出困境的,還是一雙堅定有力的腿,而不是無比熱切的心。

這個道理,也是在我被現實教育了無數次之後才明白。大到人生的志向和理想,小到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其實莫不是如此——

如果能改變,那就不要強求自己去等待和忍耐,太多的心理建設,其實是一種自我麻痹,就像被困在牢籠中的囚犯,再怎麼告訴自己當下的處境還不算最糟糕,那也改變不了被囚禁、失去自由的事實。

尤其是在做了很多心理建設之後依然覺得內心衝突時,心理學其實是在告訴你,親,你方向反了,當下你應該做的是越獄,而不是強迫自己接受這個牢籠;

即便越獄有可能被槍斃,可是如果你不越獄,你一定會發瘋,與其做一個莫名其妙死在牢籠中的瘋子,還不如來一場心智清醒、意志堅定的越獄,像《肖申克的救贖》里的男主一樣,逃出去了,海闊天空;死在路上,那又怎樣,一樣身心解脫。

能用行動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用心理學來解決 - 天天要聞

在過去的這個春節,跟親朋好友們聊天,我聽過各種各樣苦悶的故事:大齡青年找不到對象,爹媽強硬幹涉自己的感情選擇,工作中遇到領導同事刁難,婆媳關係劍拔弩張……

連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煩惱:學校里總有無聊的同學對著自己起鬨,爹媽總是不理解自己的感受,新的學校環境交不到朋友……

在傾訴人口中,每一個事例都是無解,每一種處境都是只有自己最為無辜,身邊所有他人都給不了助力,整個世界就剩自己孤苦無依。

真的是這樣嗎?

跟一個妹妹聊她的情感困境,她說自己談的對象不被爹媽認可,只因為對象在同一省份的另一個城市,即便兩個城市相聚不過兩個小時車程,但是爹媽依然固執地反對。

甚至妹妹談都跟男友穩定地談了兩三年了,爹媽依然自欺欺人地覺得女兒就是單身,春節還在給女兒介紹相親,不去還不行。可憐妹妹只能兩頭瞞著,既不能讓男友知道爹媽在給自己組織相親,又不能讓爹媽知道,自己跟男友還保持著密切聯繫。

妹妹愁眉苦臉地問我怎麼辦,我說:

這個春節,你對象有沒有拎著禮物來看望你的父母?即便太遠了不方便過來,有沒有打個電話拜個年?如果是對你的父母實在害怕,那你還有哥哥呢,你對象有沒有想著先跟大舅哥搞好關係?如果他什麼都沒有做,那你有沒有提點他去做?如果你們倆什麼都沒做,那你確定,你們倆都是本著以結婚為目的在搞對象?

妹妹啞然,這些事情她確實都沒有做,她只是單純地希望,在不引發衝突的情況下,說服爹媽接受自己的男友,說服爹媽之後,再讓男友一派和氣地上門。

我看著她嘆了口氣:

你覺得可能嗎?你覺得自身具備「不引發衝突的情況下,說服爹媽」這種能力嗎?或者你爹媽具備「對女兒男朋友不太了解的情況下,接受男生為準女婿」這種素養嗎?

既然都不具備,那就不要想著用語言去說服爹媽,用心理學去改變爹媽的觀點,這種「空談」對他們來說,只會是你們倆都很幼稚、這段感情很不靠譜的證明,因為你所有的「說服」,都建立在男生很沒有禮數、「春節都不知道給准岳父岳母拜個年」這種前提下。

正確的做法,是採取行動,讓男友多上門,多拎禮物,多溝通,多用事實讓你爹媽看到他的靠譜和優秀,用行動來證明,他不是妖魔鬼怪,不是想把你爹媽的乖乖寶貝悄悄拐走、暗中虐待,他只是一個正常而且靠譜的年輕人,對你認真,對這段感情也很認真,做到這些,其實就夠了。

妹妹最後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年後各自回城上班,也再未聯繫,不知道妹妹的感情狀況是怎麼樣。但是我想,聰慧如她,一定能想明白老教授提出的那個問題吧:

物質和精神,到底哪個是世界的本源?行動和感受,到底哪個才更有力?婚姻的建立,是有情飲水飽,還是需要堅實的客觀存在?

寫到這裡,忽然想到,是該買套《毛選》好好回來讀一讀了。風聲呼嘯,內心莫名悸動,青春年少時囫圇讀過的書、半懂不懂的道理,在我這樣的年紀,開始排著隊被現實嚴苛地檢驗了。還想不明白怎麼辦?讀《毛選》吧,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來解決困惑自己前半生的太多問題。

能用行動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用心理學來解決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弟弟去世20天,我高考完才知道!」網友熱議:該說嗎? - 天天要聞

「弟弟去世20天,我高考完才知道!」網友熱議:該說嗎?

高考重要,還是親情重要,如果是你怎麼選?近日,一女孩高考結束後,卻被告知,她心愛的弟弟已經去世二十多天。女孩的後悔女孩的弟弟年僅3歲,因為年紀小,父母對弟弟關注更多一點,女孩對此也常有怨言。甚至在高考期間,因為家裡沒有打電話,在電話里抱怨母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萬後輕生,真是悲劇,敲響警鐘 - 天天要聞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萬後輕生,真是悲劇,敲響警鐘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萬後輕生#不論一個人負債多少,都不要選擇輕生,活著就有希望。6月10日有媒體報道,福建莆田,一女子瞞著丈夫借給別人20萬,沒想到到期了,錢拿不回來。所以說不要想別人的利息,這真的很不靠譜,常在河邊走,早晚要濕鞋。錢只有
我55歲,老公才45歲,為了不顯老我天天去美容院做保養 - 天天要聞

我55歲,老公才45歲,為了不顯老我天天去美容院做保養

早知道我今天上午呆在家好好寫頭條了,免得出門受刺激。小區附近新開了一家艾灸館,可以免費體驗一周,朋友非要我陪著一起去做個艾灸試試,我想著最近老是下雨身子總覺得很沉重去做一下艾灸可能會舒服點。到了艾灸館人挺多的都在排隊,老年人嘛一邊排隊就一邊
我退休金5千帶孫6年,70萬給兒媳,我1百買大衣兒媳說我敗家 - 天天要聞

我退休金5千帶孫6年,70萬給兒媳,我1百買大衣兒媳說我敗家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本文為微小說,情節虛構,請理性閱讀。王大媽是一個退休金五千元的普通老人,年輕時在工廠工作了一輩子,退休後和老伴老李一起住在一個老小區里。小區環境雖然不算太好,但對她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心眼壞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點,千萬不要深交! - 天天要聞

心眼壞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點,千萬不要深交!

現實里,成年人交朋友的時候,心眼好壞,是交往的一個重要標準。而不是光看錢。心眼壞的人,哪怕你跟他,再有共同話題,你也要敬而遠之。因為這類人的做人標準,跟你完全不同。你可能遵守道德規則,但是他們,卻完全視道德於無物。你跟他們交往,很容易吃虧。
一個家庭越過越好,一定懂得相互滋養 - 天天要聞

一個家庭越過越好,一定懂得相互滋養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的和睦不僅關乎個人的成長,也體現著社會的和諧發展。家庭是人們情感的港灣和精神的寄託,當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和諧、相互關愛時,家庭就成為了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人們能夠得到身心的放鬆和滋養,更好地面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