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村三無女大學生能拯救自己爛掉的家庭嗎?

2024年01月24日17:15:11 情感 1920

我叫李曉芬,一個來自西北偏遠農村的女孩。我的家,用「爛掉」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父親李大山,自從母親去世後,就像失去了靈魂的軀殼,整日沉溺於酒精之中,家中的農活也荒廢了大半。弟弟李小剛,才12歲,因為父親缺乏管教,早早輟學,野性難馴。


記得那天,我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回家,本以為會給這個家帶來一絲光亮,卻沒想到父親只是瞥了一眼,淡淡地說:「讀書有什麼用,不如早點嫁人。」我的心,就像被針扎了一樣疼。

一個農村三無女大學生能拯救自己爛掉的家庭嗎? - 天天要聞

那天晚上,我躺在破舊的木床上,聽著屋外風聲呼嘯,心裡卻是波濤洶湧。


我知道,如果我不努力改變現狀,這個家,遲早會被生活的重壓徹底擊垮。我暗暗發誓,無論如何,我都要拯救這個家,哪怕只是為了給弟弟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第二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我的臉上時,我做出了一個決定——我要靠自己的雙手,改寫我們家的命運。


那年暑假,我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時間來給自己賺生活費,村裡人也知道了我們家的情況,覺得就是因為這些原因毀了我,有些太可惜了,他們一同勸誡父親,並給了我們家10000塊錢的補助,我才能終於繼續完成我的大學夢。


踏入大學的校園,我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高樓大廈,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切都那麼新奇,那麼讓人眼花繚亂。但很快,我就感受到了城市生活的另一面——冷漠與競爭。


我住進了四人間的宿舍,室友們都是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她們談論的話題我常常插不上嘴,她們的生活方式我也難以適應。

一個農村三無女大學生能拯救自己爛掉的家庭嗎? - 天天要聞

我記得第一次宿舍聚餐,她們選擇了一家高檔西餐廳,我看著菜單上的價格,心裡默默計算著這幾乎是我一個月的生活費。


那一刻,我意識到,要想在這裡站穩腳跟,我必須比別人更加努力。


圖書館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書本是我最好的朋友,知識是我改變命運的武器。


每當夜深人靜,我還會在宿舍的小桌前點亮檯燈,啃著速食麵,埋頭苦讀。我知道,每多掌握一點知識,未來的路就會好走一些。


但是,生活總是不會給人留下太多喘息的機會。


有一次,我在食堂打工時不小心打翻了一位同學的餐盤,他對我大聲斥責,周圍的人投來了異樣的眼光。


她們毫無忌諱的罵我是農村來的,罵我是大山裡的野孩子。


我只能羞愧的低下頭,盡量的將自己的頭埋的低一點,心裡卻在默默告訴自己,這只是暫時的,總有一天,我會用自己的方式站起來。

一個農村三無女大學生能拯救自己爛掉的家庭嗎? - 天天要聞

大學生活雖然充滿挑戰,但我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目標。直到那個電話打來,打破了我所有的平靜。


是村裡的鄰居,告訴我父親病倒了,情況不太樂觀。


我收拾了最簡單的行李,買了最便宜的車票,踏上了回家的路。車窗外的風景一閃而過,我的心卻沉重如鉛。


回到家中,看到躺在床上瘦弱的父親,我的心幾乎要碎了。我知道,我不能再逃避,我必須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


我開始四處打聽可以邊工作邊學習的機會。最終,我找到了一份遠程助理的工作,雖然收入不多,但足以支撐家裡的開銷和我的學習費用。

一個農村三無女大學生能拯救自己爛掉的家庭嗎? - 天天要聞

每天,我在照顧父親的間隙,擠出時間來完成工作和學習任務。我的生活變得異常忙碌,但我沒有抱怨,因為我知道,這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那段時間,我幾乎沒有好好休息過,但我從未感到如此充實。我相信,只要我不放棄,總有一天,我能夠帶領家人走出困境。


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裡,我遇到了趙明老師。他是我所在學院的一位教授,偶然間在圖書館看到了我疲憊的身影。


他走過來,溫和地問我怎麼了。我沒有隱瞞,如實告訴了他我的家庭情況和自己的困境。趙明老師聽後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曉芬,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但你不應該放棄學業。這樣吧,我會幫你找一份更適合的工作,你也可以繼續你的學習。」


就這樣,在趙明老師的幫助下,我得到了一份學校圖書館的兼職工作。這份工作不僅讓我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學習,還讓我能夠在學術氛圍中接觸到更多的知識。我開始在課餘時間閱讀更多的書籍,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一個農村三無女大學生能拯救自己爛掉的家庭嗎? - 天天要聞

有一天,我在圖書館整理書架時,無意中翻閱到一本關於農業科技的書。書中提到了很多現代農業技術,比如滴灌、智能溫室等,這些對於提高農作物產量有著顯著的效果。


我心中突然湧起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我能將這些技術帶回家鄉,是不是能夠幫助父親改善家裡的經營狀況呢?


我將這個想法告訴了趙明老師,他非常支持我,並鼓勵我深入研究。於是,我開始利用課餘時間深入了解農業科技,甚至還參加了相關的研討會。


我知道這條路不會容易,但我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找到改變家鄉命運的方法。


畢業之後,我帶著幾年積攢下來的知識和對未來的憧憬,踏上了回鄉的路。火車緩緩駛入家鄉的小站,我望著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我知道,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我也有了改變一切的信心。

一個農村三無女大學生能拯救自己爛掉的家庭嗎? - 天天要聞

回到家中,我看到了久違的父親和弟弟。父親已經康復得差不多了,但他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無助和迷茫。弟弟李小剛也長大了不少,但他的未來依舊充滿了不確定。我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向他們展示了我的計劃。


「爸,小剛,我想用我在大學學到的知識來改進我們的農場。」我拿出了我精心準備的資料和規劃書,詳細地向他們解釋了現代農業技術的優勢和可能帶來的變化。


父親聽後沉默了很久,最後才緩緩開口:「曉芬,你真的有信心嗎?我們這樣的家庭……」


我打斷了他的話:「爸,我已經不再是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女孩了。我有知識,有計劃,更重要的是,我們有家人的支持。只要我們一起努力,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弟弟李小剛也被我的話激勵了,他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姐,我也會幫忙的!我也想讓我們的家變得更好!」


那一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我知道,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戰鬥,但我也知道,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


滿懷信心地開始實施我的農業改革計劃,但現實遠比想像中殘酷。我首先嘗試引入滴灌技術,以解決灌溉效率低下的問題。然而,村裡的老農民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這些新鮮玩意兒不過是城裡人的花招。


「曉芬啊,你這是瞎折騰,咱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麼種地的,沒必要搞這些有的沒的。」鄰居王大叔搖著頭說。

一個農村三無女大學生能拯救自己爛掉的家庭嗎? - 天天要聞

我心裡有些沮喪,但我沒有放棄。我知道改變需要時間,需要耐心。我開始從早到晚泡在田間地頭,親自示範新技術的操作方法。太陽曬得我皮膚生疼,汗水浸濕了衣服,但我咬緊牙關堅持著。


弟弟李小剛成了我最堅強的支持者。他放下了手中的遊戲機,跟著我一起下地幹活。雖然他手法生疏,但他的努力讓我看到了希望。我們一家人開始慢慢摸索著如何更好地運用這些新技術。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年輕的村民開始對我們的農場產生了興趣。他們好奇地圍觀,漸漸地也有人願意嘗試加入我們的行列。


我開始組織小型的培訓會,教授他們如何使用新技術。雖然進展緩慢,但我能感受到一絲絲的改變正在發生。


我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但我也知道,只要我們不放棄,就一定能夠逐步克服困難。我堅信,這片土地終將回報我們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


隨著新技術的逐步推廣,我們的農場開始顯現出生機。


然而,好景不長,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襲擊了我們的村莊。狂風捲起屋頂的瓦片,暴雨淹沒了剛剛發芽的作物。我站在雨中,眼睜睜看著幾個月的心血即將付之東流。

一個農村三無女大學生能拯救自己爛掉的家庭嗎? - 天天要聞

「曉芬姐,我們是不是又要回到從前那樣的日子了?」弟弟李小剛焦急地問,雨水混合著淚水滑落他的臉頰。


我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我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家人和那些信任我的村民。「不,我們不能放棄。我們已經走了這麼遠,不能因為一場風暴就退回去。」我堅定地說。


災後的重建工作艱巨而繁重。我們一家人帶頭清理殘垣斷壁,修復農田設施。我開始四處奔走,尋求政府和社會組織的幫助。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終於得到了一些援助和貸款。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不僅要重建家園,還要安撫那些因災難而心灰意冷的村民。我組織了多次村民大會,鼓勵大家不要放棄希望。「天災無情,人有情。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在會上激情洋溢地說道。


慢慢地,村民們的情緒穩定了下來,大家開始齊心協力恢復生產。雖然困難重重,但我們每個人都在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一個農村三無女大學生能拯救自己爛掉的家庭嗎? - 天天要聞

這場風雨雖然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也讓我們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信念更加堅定。我知道,只要我們不放棄,就一定能夠迎來彩虹


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辛勤勞作和不懈努力,我們的農場終於迎來了豐收的季節。金黃色的稻穀在陽光下泛著溫暖的光芒,蔬菜大棚里的瓜果飄散著誘人的香氣。我們的農產品不僅產量大幅提升,而且質量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曉芬姐,看這個西紅柿,紅得像個小燈籠!」弟弟李小剛興奮地從大棚里跑出來,手裡舉著一個飽滿的西紅柿。


我笑著接過西紅柿,心中充滿了滿足和自豪。這一刻,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化作了甜美的果實。我們的成功也吸引了周邊村莊的注意,他們紛紛前來觀摩學習。我們的農場逐漸成為了一個示範基地,帶動了整個地區的農業發展。


父親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走到我身邊,拍了拍我的肩膀:「曉芬,你做得對,你讓我們所有人都驕傲。」


我抬頭看著藍天白雲下那片綠油油的田野,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這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收,更是精神上的勝利。我們證明了,只要有決心和行動,再貧瘠的土地也能開出希望的花朵。

一個農村三無女大學生能拯救自己爛掉的家庭嗎? - 天天要聞

我開始策劃成立一個農業合作社,將我們的經驗和技術分享給更多的人。我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農村孩子,讓他們知道,無論出身如何,只要有夢想和堅持,就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隨著農業合作社的成立,我們的小村莊也煥發出了新的活力。合作社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還為村民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孩子們在學校里學習新知識,大人們在田間地頭實踐新技術,整個村莊都洋溢著勃勃生機。


一天傍晚,我站在新建的學校門前,看著一群群背著書包的孩子歡快地走出校門。他們的笑臉如同夕陽般燦爛,他們是這個村莊未來的希望。我知道,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也能夠改變一個社區的未來。


「曉芬姐,你看,這是我們的新教室。」一個小女孩拉著我的手,興奮地指向一座嶄新的教學樓。那是我們合作社資助的項目之一,目的是為了讓村裡的孩子們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我蹲下身,溫柔地摸摸她的頭:「是的,寶貝,這裡將是你們知識的海洋。」小女孩的眼睛亮晶晶的,她對我說了一句:「謝謝你,曉芬姐。」然後快樂地跑開了。


我站起身,望著那片熱鬧非凡的田野和孩子們奔跑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感慨。這一路走來,有太多的艱辛和挑戰,但也有無數的溫情和感動。我們的故事激勵了更多的人去追求改變和進步。

一個農村三無女大學生能拯救自己爛掉的家庭嗎? - 天天要聞

夕陽灑在我的身上,我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將繼續前行,用我的知識和熱情點燃更多人的夢想。這片土地見證了我的過去,也將見證更多人的未來。這是一個關於希望、成長和重生的故事,它永遠不會結束。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 天天要聞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在愛情與婚姻的路上,有人一帆風順,有人卻屢遭波折。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位35歲女子小雨的坎坷婚姻歷程。她兩次離婚,每次都選擇凈身出戶,面對周圍人的不解和網友的質疑,小雨內心究竟藏著怎樣的堅持與掙扎?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故事,感受那份不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