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大學生賣辣條幫弟弟還債百萬,25歲已滿頭白髮,只聽媽媽的話

2023年12月02日23:05:04 情感 1169

陝西大學生靠賣辣條幫弟弟還債百萬!

幾年以後,弟弟有房有車,25歲的大學生卻已滿頭白髮,依舊在辛苦擺攤。

哥哥說:「不後悔給弟弟還賬,因為是親兄弟嘛,為了給他還賬甚至都跟對象鬧掰了。」

媽媽對此表示:「那個女的根本就不配進我的家門。」

陝西大學生賣辣條幫弟弟還債百萬,25歲已滿頭白髮,只聽媽媽的話 - 天天要聞

01

這位陝西大學生名叫李某,97年,25歲,在大學進修臨床醫學,聽起來前途無量,未來一片坦途。

然而李某卻在陝西咸陽的一處繁華大街擺地攤兒賣辣條。

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李某的父母是普通的農民,生下了李某之後,又給李某添了一個小弟弟。

為了照顧好小兒子,父母經常教育李某要聽父母的話。

李某也不負父母的期望,對父母的話常常言聽計從,毫無異議,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

李某除了聽話以外,學習也十分優異,在學校考試常常名列前茅,因此高中畢業後,李某順利就考上了醫學院,學習臨床。

陝西大學生賣辣條幫弟弟還債百萬,25歲已滿頭白髮,只聽媽媽的話 - 天天要聞

在醫院從事臨床,無論從社會地位還是收入上來講,都是很可觀,也受人尊重,日後在擇偶方面也可以在相同的圈層選擇優秀的伴侶。

然而李某卻在大一時就開始一邊讀書,一邊在校外擺地攤兒賣辣條。

這都是因為他的弟弟李小某!

李小某從小極受父母寵愛,與李某幾乎成為兩個極端,李某必須聽父母的話,讓幹什麼就幹什麼,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

然而在對待李小某的態度上,卻是李小某想要什麼給什麼,只要是李小某想要的,父母都會想盡辦法滿足他。

由此,李小某也養成了驕縱的性格。

他跟哥哥不一樣,對待學習十分不上心,因此也沒有考上大學,早早就輟學步入了社會。

陝西大學生賣辣條幫弟弟還債百萬,25歲已滿頭白髮,只聽媽媽的話 - 天天要聞

沒有念完大學的人通常會比較早的面臨結婚的問題。

按照中國的傳統,在兒子到結婚年齡之前就要早早為孩子準備好婚房、車以及結婚所需的彩禮。

然而李某的父母只是普通農民,能力有限,供得了大兒子讀大學,就沒能力再為小兒子準備婚房以及車。

於是他們就希望大兒子能想辦法賺點兒錢。

李某很聽父母的話,從來不會認為父母對他的要求有什麼問題,於是還在念大一的李某在多番思考之後就選擇了擺攤賣辣條。

給別人打工賺的都是死工資,再說是兼職,工資少的可憐,擺攤做生意還有可能賺的多一點。

事實證明,李某的想法沒錯,做生意的確賺錢,有時候一晚上都能賺到別人一個月的工資。

陝西大學生賣辣條幫弟弟還債百萬,25歲已滿頭白髮,只聽媽媽的話 - 天天要聞

李某開心不已,賺到了錢留下一些生活費,其餘的就全都交給父母,攢下為弟弟買房買車。

在一個被壓榨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是不會意識到自己在被壓榨,被欺負。

就這樣,李某白天上課,晚上出來擺攤。

眾所周知,做生意,尤其是吃的,很辛苦。

不僅也提前準備好要用的材料和食材,保證食物的新鮮,出來賣食品的時候更是手腳不停。

這種高強度的消耗,讓李某年僅25歲就已經滿頭白髮,可見父母和生活對他的摧殘。

02

那個時候,李某已經有了女朋友。

陝西大學生賣辣條幫弟弟還債百萬,25歲已滿頭白髮,只聽媽媽的話 - 天天要聞

原本女朋友看中他上進、努力又對家人好,可是沒想到李某竟然把心思全都用在了家人身上,絲毫沒有為自己還有他們的未來著想。

弟弟買了大房子,為了給弟弟還房貸、車貸,李某將自己賺來的8、90萬都給了弟弟,而這些錢原本是兩人打算畢業後結婚買婚房用的。

女友得知這個情況之後,心灰意冷,覺得看不到未來,於是就跟李某提出了分手。

然而,分開之後,李某並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問題,李小某是他的弟弟,幫他是應該的,而且他對弟弟都這麼好,日後還能對她差的了嗎?

女友想不明白要分手,只能說是她錯過了自己。

而且自己從小到大都最聽媽媽的話,媽媽說什麼就是什麼,他這麼孝順,有什麼不好?

陝西大學生賣辣條幫弟弟還債百萬,25歲已滿頭白髮,只聽媽媽的話 - 天天要聞

鄰居知道這件事後都覺得十分無語,好奇的問李某母親:「現在小兒子房子也有了,車也有了,大兒子卻一無所有,還把女朋友給弄丟了,大兒子就沒跟你抱怨過嗎?」

母親對此不以為意的表示:「他有啥可抱怨的,那個女的根本不配進我的家門。他弟弟房子買的大,到時候給他留出一間住著,以後要是不行的話,就把我們住的老房子好好裝修裝修給他們住,要是想開車的話,就把弟弟的車借來兩天開著就行了唄。」

鄰居聽了乾咳一聲,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心裡只暗暗想:這大兒子是垃圾堆里撿來的吧!

回頭再看看面前圍著一堆人賣的不亦樂乎,才25歲就滿頭白髮的李某,心裡只覺唏噓,這個兒子恐怕不到關鍵時刻,永遠也意識不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究竟是什麼位置。

陝西大學生賣辣條幫弟弟還債百萬,25歲已滿頭白髮,只聽媽媽的話 - 天天要聞

最後

在無數個家庭里,有父母一碗水端平,子女和睦的。

也有父母心存偏袒導致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

還有的父母把女兒教養成扶弟魔,肆意壓榨女兒、女兒的家庭為自己兒子「輸血」的。

再有,就是類似李某的父母不顧一個兒子的未來生活,肆意壓榨兒子為另一個兒子「奮鬥」的。

除了第一種,其餘後三種,無論是哪一個,都不會衍生出良好的未來。

陝西大學生賣辣條幫弟弟還債百萬,25歲已滿頭白髮,只聽媽媽的話 - 天天要聞

被壓榨的子女一生都會過得十分辛苦而不自知,而另一個一直享受父母乃至兄弟姐妹好處的人也會養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認為父母和兄弟姐妹給自己的好處都是應該給的,倘若有一日不再供給,便會心生怨懟,變得冷漠無情,甚至連自己的父母都可以棄之不養。

無德的父母不會有幸福的晚年,子女的人生也不會順遂。

而被壓榨的子女往往不會意識到自己正身陷囹圄,也許有朝一日,當他/她身陷逆境需要幫助時就會發現,父母其實並不愛他/她,但願那個時候不會太晚。

陝西大學生賣辣條幫弟弟還債百萬,25歲已滿頭白髮,只聽媽媽的話 - 天天要聞

每個人的機緣悟性不同,有的人很小就能看出父母的真實想法,而有的人則是在遇到關鍵事情時才發現,還有的也許終生都不會。

但願天下無德、不愛子女的父母能少一些。

——END——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67歲老人:父母走後,兄弟姐妹感情再好,來往也要多留3個心眼 - 天天要聞

67歲老人:父母走後,兄弟姐妹感情再好,來往也要多留3個心眼

導語世事是變換的,正如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一樣。很多時候,隨著時間的流逝,哪怕是親密如兄弟姐妹,關係也會發生著改變。而這種改變尤其是在父母走後更加的明顯,父母在的時候,兄弟姐妹年年相處,處處和氣;父母走了之後,這個大家也就散了,兄弟姐妹間一地雞
新婚夜她得知老公不能生育,公公喊她出來,告訴她有孩子的方法 - 天天要聞

新婚夜她得知老公不能生育,公公喊她出來,告訴她有孩子的方法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小手點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文:娛析編輯:娛析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切勿對號入座○●紅燭搖曳,喜氣洋洋,這本該是張寶珠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新婚之夜,丈夫王俊生的一句話,卻
「相親分析師」爆火背後:一個34歲單身男人的生意經 - 天天要聞

「相親分析師」爆火背後:一個34歲單身男人的生意經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劉永恆 一塊小黑板,一支馬克筆,憑著「這個男人能嫁嗎」的話題,這個愛穿淺色T恤衫,留著一頭精幹短髮的年輕男人,總能在短短兩分鐘的時間裡,靠著拆解相親對象的條件,吸引了當代年輕網友的關注。訣竅在於,看似優秀的條件和大跌眼鏡的分析結果之間的反差。這個博主自稱無念,34歲,初中輟學,15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