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曾經有過兩段婚姻,他與第一任妻子生下一個兒子,與第二任妻子生了兩個孩子,但可惜這兩段婚姻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了。
離婚後,老譚在網上認識了小李,小李比他小几歲,長得很漂亮,性格也十分活潑開朗,老譚被小李深深吸引,對她掏心掏肺。
通過聊天,老譚得知小李也結過兩次婚,有一個兒子,但是他並不在意,只想儘快跟小李在一起。那段時間正處於疫情時期,老譚的工作沒有那麼忙,每天都抽出時間陪小李,恨不得24小時跟她黏在一起。
小李再次喚醒了老譚對愛情的渴望,他覺得自己經歷兩次婚姻失敗後,終於遇到了真愛。老譚與小李戀愛沒多久,就把她帶回老家,他的親戚朋友都對小李讚不絕口,說他很有福氣,找了一個很好的老婆。
老譚心裡美滋滋的,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跟小李認識才11天,他就給小李打了十萬塊,說是作為以後的彩禮錢。
小李被老譚的真誠打動了,覺得他是一個勤奮踏實,適合過日子的人,於是小李決定繼續跟他交往,兩個人很快就同居了。
跟老譚生活在一起後,小李發現他們的消費觀相差很大,小李花錢大手大腳,想買就買,但老譚比較節約,花錢都有計劃,小李隱隱覺得自己跟老譚不太合適,提出不想那麼快結婚,但老譚不同意。
不久後,小李發現自己懷孕了,她不想要孩子,但是老譚建議她把孩子生下來,他說小李年紀不小了,打掉孩子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
小李妥協了,她決定跟老譚結婚。小李3月份認識老譚,5月份懷孕,10月份就步入婚姻的殿堂,她自己都覺得進展有點太快了。結婚後,小李發現她和老譚的矛盾逐漸顯露。
那天,老譚陪著小李去醫院做檢查,結果查出唐篩高危,她當即做了手術。做完手術後,小李才想起那天是她的生日,她想買幾個小蛋糕犒勞自己,跑了幾家蛋糕店進行挑選。
沒想到在半路上老譚開始埋怨她:「回去還要做飯吃,現在買什麼蛋糕呢?你就是喜歡浪費錢。」小李很委屈,她覺得老譚太摳門了,為了十幾塊錢的蛋糕,還要教訓她一頓。
小李回想起有一次,她跟老譚出去吃飯,在餐館點了一條魚和一個蔬菜,花了五六十塊,吃完飯她又買了一些水果,總共花了八十多塊。沒想到一回到家,老譚就對她說:「你以後別跟我出去了,一出去就亂花錢。」
小李越想越氣,自從跟老譚在一起後,她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老譚總是在金錢上跟她斤斤計較,對她一點也不大方。不僅如此,老譚每次嘴上說得很好聽,在行動上卻對她不夠關心和體貼。
小李永遠都記得生產那天發生的事,那天,小李住進醫院,隨時準備待產。她讓老譚回家拿東西,誰知道老譚直接回去睡覺了。
當時小李因為胎位不好,孩子遲遲生不下來,她就打電話讓老譚趕緊來醫院陪產,但是等了許久老譚也沒出現。最後小李只得把婆婆叫到病房陪產,結果孩子生完好一會兒,老譚才姍姍來遲。
小李質問老譚:「你回家幹嘛去了,讓你來醫院陪產,你為什麼現在才來?」老譚解釋說:「我太困了,一回家就睡著了,我覺得你生孩子有醫生在,我媽和我妹妹也在,不是很需要我,所以我就想著先睡一覺再來醫院。」
小李氣不打一處出,她對老譚很失望,在她生孩子的關鍵時期,老譚竟如此懈怠,一點也不緊張她的身體,也不期待孩子的出生,她只感到被忽視的委屈。
更讓小李沒想到的是,之前老譚承諾說要好好照顧她坐月子,但是在她月子期間,老譚並沒有說到做到。早上老譚就讓她吃稀飯,菜也做的很隨意,完全不合她的胃口。
小李忍不住抱怨老譚:「你這做的是什麼菜?你就這麼敷衍我嗎?」老譚也惱了:「你還想要我怎麼樣?我每天天沒亮就起來給你做飯,做完飯還有一堆工作要處理。你這個人就是這樣,對你再好你也不滿足,就知道挑刺!」
小李說:「要不是因為孩子,我根本不會嫁給你。跟你在一起後,我的生活水準下降了好幾個層次,你在金錢上對我斤斤計較,現在坐月子對我一點也不溫柔體貼,我真的有點後悔嫁給你了。」
老譚憤怒地說:「我對你花錢小氣嗎?還沒結婚我就給你十萬彩禮,領完證我就在房產證上寫你的名字,現在我賺的錢都交給你了,你還想怎麼樣?做人要懂得知足。」說完,老譚摔門而去。
小李坐完月子後,老譚說生意上周轉不開,讓小李把存款拿出來救急,不料小李卻說她把錢都花完了,已經沒有剩餘的錢了。
小李說:「你給我的錢只有十來萬,買車花了六萬,三金花了一萬二,之前我還給了你兩萬六,再加上一些生活開支,錢都被我花光了。」
老譚不敢置信地說:「怎麼可能呢?自從跟你結婚後,我每天賺的錢都打給你了,每天起碼給你1500元,200天加起來也有30萬了,就算你花了10萬,那還有20萬,怎麼會一分不剩呢?你在忽悠我吧。」
小李不屑地說:「我可沒忽悠你,我說用完了就是用完了。我自己的10萬彩禮錢,已經拿去做投資了,你休想打我彩禮的主意。」
老譚不滿地說:「你說把彩禮拿去做投資了,有什麼憑證嗎?我今天必須要跟你把賬算清楚,不然我心裡不舒服。」小李撇撇嘴說:「你就這麼不相信我嗎?我沒有憑證,但是你不能動我的彩禮錢,結婚前你答應過我的。」
老譚說:「好,我不動你的彩禮錢,但是平時生活開支都是我在承擔,你只進不出,沒有出一分錢,你把錢花到哪兒去了呢?」
小李不耐煩地說:「別再跟我算賬了!我的兩任前夫,從來沒有這樣跟我算過賬,即使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也沒跟我計較過錢。你卻非要跟我算賬,我跟你算不清楚,也不想跟你算,你別再煩我了。」
老譚無奈地說:「你從來不為家裡分擔經濟壓力,都不知道我的壓力有多大。我把賺的錢都交給你了,平時進貨周轉,家庭開支我都是刷的信用卡,現在負債都有十萬了。我每月要還上萬塊,現在實在沒辦法,才找你要錢。你說把錢都花完了,卻不說花到哪兒去了,你這樣叫我怎麼相信你呢?」
小李說:「不相信就算了,反正我還是那句話,我把錢都花完了,現在沒錢給你,你要是還堅持查賬的話,我們就離婚吧,沒什麼好說的。」
老譚欲哭無淚:「你怎麼這個樣子,動不動就提離婚。我只有把賬算清楚了,才能解開心結,才願意繼續給你錢啊,可你一點都不懂我的心,就知道說這種冷酷的話,我真是太寒心了。就算是要離婚,我也必須把賬算清楚。」
小李不想再跟老譚爭論,丟下一句:「沒什麼好算的,不想再跟你掰扯了,你直接去起訴離婚好了。」說完,小李揚長而去。
老譚站在原地,久久緩不過神來,他原本以為自己娶了一個漂亮懂事的媳婦,以為自己遇到真愛,終於有了幸福甜蜜的婚姻,卻沒想到婚後沒多久,他就因為錢的事跟小李鬧掰了。他實在是想不通:都說夫妻之間要財政透明,他只是想把賬算清楚,想知道小李到底把錢花在哪兒了,怎麼就那麼難呢?
寫在最後:
不得不說,老譚和小李的消費觀和生活觀存在很大的差異,兩個人還沒磨合好,就匆匆結婚生子。婚後小李發現老譚對她並沒有那麼細心體貼,甚至在金錢方面跟她斤斤計較,讓她心裡不是滋味。
小李婚後花錢依然大手大腳,沒有節制,對老譚財務也不透明,拒絕讓他查賬,一句錢用完了就想打發他,老譚因此對小李產生信任危機,這段婚姻也岌岌可危。
所以說,在步入婚姻之前,不要被一時的甜蜜蒙蔽了雙眼,要看兩個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是否一致,兩個人是否真的適合,再考慮步入婚姻的殿堂,不然婚後就是互相猜疑,陷入一地雞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