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莫秀英窮困潦倒,在戲園賣藝。達官貴人爭著要娶她,她卻只願嫁給一個連長。十年後,她成為了尊敬的「廣東之母」。
莫秀英本來是廣東茂名一位大家閨秀。從小聰明伶俐,琴棋書畫都學得很快。但是快樂的日子不久就戛然而止。
由於家道中落,莫秀英年僅14歲,就被外婆做主,嫁到了一位李姓人家。李家在當地是個富戶,新郎也很帥,莫秀英雖然是個懵懂少女,但是也希冀生活能舒適一點。
來到夫家,莫秀英盼望的幸福並沒有到來,而丈夫長得雖然很帥,卻是個賭徒,而且一言不合就動手家暴。
莫秀英嫁過來後,身上就沒有「乾淨」過,幾乎天天青一塊紫一塊。她委屈的向婆婆哭訴,婆婆卻陰陽怪氣的告訴她,女子是丈夫的附屬品,就應該逆來順受,抱怨什麼。
寄人籬下,莫秀英只好小心翼翼的伺候著丈夫和婆婆。丈夫把她娶過來,本來是琢磨她年齡小點,早點給家裡開枝散葉。
但是沒想到,六年了,莫秀英的肚子一點動靜都沒有,這讓村裡人都議論紛紛。
1917年,丈夫一回家,就把莫秀英一腳踹倒。「你個喪門星,害的我在外面都抬不起頭。」
「是啊,買個母雞還能下個蛋,你連個母雞都不如,白吃李家6年白米飯。」婆婆也在一旁說起了風涼話。
「我是你兒媳婦,不是下蛋工具!」莫秀英終於爆發了,她向婆婆喊到。
「啪啪」兩個耳光打在莫秀英的臉上,丈夫又惡狠狠的說:「還嘴硬,滾吧,李家不養廢物!」莫秀英就這樣被休了。
但是,還要吃飯生存啊,莫秀英只好去戲園賣藝,因為她飽讀詩書,還有戲曲功底,長相還清秀俊美,自然成了頭牌。
「英姑,跟我回家做14姨太,每天錦衣玉食,你就不用這麼辛苦了。」一位富商色眯眯的對莫秀英說。
「英姑跟我走,我給你買個大宅子,咳,咳,你想要啥我給你買啥!」抽著大煙的一個公子哥,邊咳嗽邊說。
莫秀英笑了笑,她不屑一顧,每天這些達官顯貴,紈絝子弟們圍著她轉,她知道他們都是什麼貨色。
她經歷了磨難,對自己的婚姻已經十分謹慎了。她在等一個,能真心珍惜她的人。
不久,一位年輕的軍哥哥,敲響了她的房門。這個軍哥哥叫陳濟棠,他是粵軍一名連長。雖然,官職不大,但是他嫉惡如仇,正直善良,是孫文先生的得利助手。
他看過莫秀英的演出,還聽說了她的身世,再看到她不貪錢財,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心中產生了憐愛。
莫秀英和陳濟棠聊了好久,對他的好感值不斷上升。莫秀英覺得這位軍哥哥,氣度非凡,感到心弦撥動。
陳濟棠也感覺機會到了,「英姑,嫁給我吧,我想照顧你一生一世。」
莫秀英遇到有緣人,恰又互相有情,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但是,莫秀英沉默了良久,她搖搖頭。
「濟棠,我是別人家的棄婦,而且,而且,我不能生育。」莫秀英喜歡陳濟棠,但不得已,她自己揭開了自己的傷心往事。
「英姑,我看中的是你的心,無關其他。」陳濟棠誠心的表白。
莫秀英頓時淚珠盈盈,身體一軟,投入了陳濟棠的懷中。她被融化了,她終於找到了可以託付終身的人。
1918年,兩人喜結連理,莫秀英感受到了非常親切的關愛。也許是愛情的滋養,莫秀英居然懷孕了。陳濟棠高興的直轉圈。
莫秀英也很激動,這樣看來,自己是健康的,有問題的是前夫。她很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陳濟棠這個如意郎君。
九個月之後,一個健康的男嬰出生了。從此之後,莫秀英相夫教子,讓陳濟棠專心投入自己的事業。
而後,陳濟棠對莫秀英更加呵護備至,莫秀英也先後為陳濟棠生了10個孩子。陳濟棠笑稱「英姑,你的功勞好大啊,給陳家軍生了一個班啊。」
莫秀英的功勞豈止給陳家接續香火啊,她還勸導陳濟棠以實業為基礎,教育、民生並重,輔助陳濟棠把廣東治理的井井有條。
陳濟棠從一個連長,一路陞官,成了主政一方的大員。他主政期間,建設了大量工廠、醫院、大學,廣東呈現了一片繁榮景象。人們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南大王」。
而莫秀英還帶人督辦,建設了很多中小學和福利設施。她還開設了善堂,安頓流民,救濟難民。他們夫婦的很多民生工程,至今還造福著廣東百姓。
廣東百姓也不忘恩情,親切的稱呼她為「廣東之母」。
抗戰開始,陳濟棠避走香港,莫秀英身懷民族大義,特意告誡丈夫,潔身自好,不可投敵叛國。
1947年,莫秀英身體染病,不幸去世。年輕47歲。陳濟棠悲傷不已,作詩悼念。
莫秀英是不幸的,曾經被當成生育工具,又被拋棄,是舊時代婦女地位低下的悲慘縮影。
莫秀英是幸福的,她遇到了兩情相悅的愛人,而且,還與愛人一起建設家鄉,實現的造福百姓,惠澤後代的善舉。
莫秀英雖然英年早逝,但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她是一位值得被百姓記在心中的,偉大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