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蘇墨
家寧人和,是事業興旺的密碼。
趙玉平老師在《百家講壇》中說:通過了解一個人的家庭關係,就可以預測他的職業表現。
家中不寧,必然無心工作,家庭和睦,才能安心打拚事業。
正所謂,後方安穩,前方才能打勝仗。
把家經營好了,工作自然就順了。
01
英國心理學會曾經對80個平均年齡40左右的家庭進行長期追蹤調查,結果發現:
經歷家庭糾紛後,人們往往難以集中精力工作,陷入「不開心——低生產力」的惡性循環,工作失誤風險也明顯增大。
國家心理諮詢師周小鵬說起,她曾有一名男客戶,985名校碩士,在外企就職。
他專業能力強,為人熱情,業績也相當耀眼。
深得領導青睞,連年擢升,前途一片大好。
可隨著事業越來越好,巴結他的人越多,他開始飄了。
每天回家後,往沙發上一躺,就當起了甩手掌柜,什麼都不管。
看著妻子忙得不可開交,也無動於衷。
他開始看妻子不順眼,話里話外嫌棄她普通院校畢業,奚落她沒見識,沒情調。
說話也越來越沒有耐心,動不動就發脾氣。
沉浸於應酬的他,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哪怕在妻子生孩子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也失職缺席。
最終,不堪忍受的妻子跟他大吵了一架,扔下這個家便走了。
沒有妻子在身邊的他,生活變得一團糟。
干不完的家務、嗷嗷待哺的孩子、渾身病痛的老人讓他焦頭爛額。
為此他上班常常恍惚,屢屢出錯,被客戶多次投訴。
業績更是一落千丈,領導也不再待見他。
直到這一刻,他才意識到他所有光鮮的背後,離不開妻子的默默付出。
國學大師曾仕強常說:一個人只要你家庭不溫暖,你職場是不會好的。
家,是事業的根基,是每個人的能量補給站。
清末晉商喬致庸,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富豪,產業之大,遍布全國,光商號就有200多處。
在其流傳於世的「六不準」經商秘訣中,其中一條就是:不準家庭失和。
一個雞犬不寧的家,只會讓人心思不寧,難以專心工作。
沒有和睦的家庭作為依託,事業不過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02
《大秦賦》中,呂不韋問嬴政:陛下可知,蒙家為何能夠在軍中威望這麼高?
嬴政答道:必是因為蒙將軍戰功累累。
呂不韋搖搖頭,說了這樣一段話:
戰場是死生之地,若不是家中和睦,父子同心,而無後顧之憂,也難常勝。
沒有和諧穩定的大後方,哪有無所顧慮地往前沖。
家,永遠是一個人行走世間最堅實的後盾。
聯想集團曾公開談起,企業在考察重要崗位的員工時,有一條潛在行規:
既要看前門臉,也要看後腦勺。
前門臉,指的是個人能力、工作業績。
後腦勺,指的是人的品行,尤其是對待家人、伴侶的態度,家庭是否和諧。
而後者更重要。
他們普遍認為,一個能管理好家庭的人,在工作上必定也不會差。
家穩了,一個人才能有足夠的精力去全力打拚事業。
正如「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經營三十四問》中所答:
要想取得成功,的確需要付出很大的犧牲,但從來不是犧牲家庭,而是要背靠家庭。
稻盛和夫從結婚那天起,不管工作回家多晚、多累,他都會跟妻子聊聊天。
告訴她今天跟誰去喝了酒,遇到這樣那樣的事。
每一件都儘可能地告訴她,讓她感到夫妻一體。
因此妻子特別信任他,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
他才得以心無旁騖地馳騁職場,有了如今的傲人成就。
正如古人言,家安則心安,心安則行安,行安則事穩。
先有和睦的家庭,才有甜蜜的事業。
很多時候你以為自己在撐起整個家庭,其實是整個家庭在托舉你。
把家庭打理好,工作才會順。
03
電影《女人四十》中,善良的阿娥為了照顧生病的公公,主動向老闆請辭。
沒想到老闆不但極力挽留她,還特意許給了她兩個月的假期處理家事。
在他看來,一個懂得善待家人的人在工作中也必然有擔當,值得信賴。
想起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個問題:
未來什麼樣的人,在事業上最有機遇?
最高贊的回答是:善於經營家庭的人。
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不僅讓成員感到身心愉悅,亦是一個人事業路上有力的推手。
家庭的溫度,藏著你事業的高度。
婚後的王安憶和丈夫李章,家境清苦,卻從不抱怨。
兩人約定工作再忙碌,也要一起做飯。
在煙火氣中卸下一天的疲憊,無話不談。
丈夫發現妻子常年伏案習作,頸椎不好,便偷偷買了光碟自學按摩,為她疏解疼痛。
尤其在她寫作的時候,他會主動包攬家務,沖一杯熱牛奶悄悄放在妻子案頭。
妻子知道丈夫喜歡攝影,卻從未怪他不務正業,反而常常鼓勵他,並主動當他的攝像模特。
有一段時間,兩人異地分居,她每天都給丈夫寫信,讓他寬心。
一路走來,兩人從未因家務紅過臉,也從未因瑣事吵過架。
丈夫的溫柔體貼,讓王安憶有更多時間投入寫作。
1996年王安憶出版了長篇小說《長恨歌》,一舉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成為享譽文壇的女作家。
妻子的尊重與支持,則讓李章信心滿滿,不久竟也抱回來了一座年度最佳攝影獎獎盃。
冰心說:「一個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家人的情感滋養,是我們工作疲憊時的撫慰,更是我們奮力前進時的動力。
▽
特別認可心理學家恆子的一句話:
「家庭和睦比什麼都重要,只要守護好它,其他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家寧人和,就是事業興旺的密碼。
多幾分體諒,少幾分抱怨,當你播下和睦的種子,自會長出參天的事業。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