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維。
由於生活習性不同,很容易造成矛盾和衝突,比如有公爹看不慣兒媳穿超短褲,兒媳看不慣公爹光膀子。
沒有對與錯,只是習慣不同而已。
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有些問題真的難以避免。
01
網上看到一個搞笑視頻。
小兩口新婚燕兒,感情很融洽。
考慮到婆婆住在家裡,他們平山行為很克制,不會在客廳過分親昵。
這天回家很晚了,看到婆婆已經回房間休息,小兩口精神也就放鬆了,從浴室出來,男子給妻子一個「公主抱」,兩人邊說邊笑回房間。
誰知婆婆起夜,看到這一幕愣住了,不過她反應很快,立馬用手捂住眼睛,似乎想表達,我沒看見,什麼都沒看見。
兒子兒媳也愣了,尷尬得腳趾頭要摳出一個洞,看到婆婆跑進衛生間,兒媳也跳下來,鑽進了卧室,留下男子愣在原地回不過來神。
網友們紛紛調侃。
有人說:「婆婆出來的不是時候,晚上最好不要出房間,打擊小兩口積極性。」
也有人說:「婆婆情商已經很高了,知道捂眼睛,我婆婆就看不得我們好,經常數落我不要給他兒子添負擔。」
還有人說:「大半夜誰給拍的視頻,屋裡還有第四個人吧,他是誰?」
笑死,不排除是小兩口弄個支架拍,畢竟現在是網路時代,自己給自己拍視頻也不是稀罕事。
不過說實話,這個家庭氛圍感還是很好的,婆婆的理解,很大程度給了小兩口台階,讓兩人可以化解尷尬。
生活中,很多家庭的矛盾,就在於要改變對方。
02
講一個身邊的例子。
同事孫茹的公公婆婆來了,她很不習慣。
第一,婆婆喜歡進她房間,甚至翻她的衣櫃。
婆婆的出發點是好的,會幫她收衣服,並且疊整齊送進去,但孫茹受不了婆婆的點評。
有次她回家,看到婆婆拿著她的一件睡衣,正在比劃著說什麼,見她進門就不說了,或許是想緩解尷尬,婆婆悠悠說了句:「這衣服太露了,不要穿。」
孫茹內心煩躁,自己的睡衣,婆婆憑什麼點評?老年人喜歡穿保守的衣服,她不置可否,可改造自己就有點太過分了。
她嘴上沒說什麼,但心裡多了對婆婆的不滿。
第二,公爹不穿上衣抱孩子。
孫茹有個女兒,公公婆婆來,也是幫照顧孩子。
她從不否認公公婆婆對孩子的愛,但對於公公不穿上衣,心裡很反感。
為此,她還特意讓丈夫去提醒,但丈夫不以為然,表示父親一直這樣,夏天很少穿上衣,農村很多老人都如此。
孫茹接受不了,認為在老家怎麼都行,但在城市還是要注重禮儀,尤其自己是女兒,她覺得家人都要注意形象。
你看,就是這些細小問題,成了難以調和的矛盾,公公婆婆覺得兒媳矯情,兒媳則認為公公婆婆倚老賣老。
雙方觀念衝突,保持距離感,可能是唯一解決辦法,因為改變一個人太難了。
03
同樣的道理,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公公婆婆也沒必要改變。
因為兩代人生活環境不同,家裡的經濟條件也不一樣。
老年人為了生活,大多比較節儉,而年輕人更注重生活品質。
感情方面,老年人比較保守,就算深愛伴侶,也很少會喊「老公」「老婆」,大多是孩子爹或名字之類。
而年輕人在戀愛階段,早已將老公老婆掛在嘴上,還有人喜歡稱伴侶「寶寶」,被婆婆聽到,對方難免失落,認為兒子有了媳婦忘了娘。
其實換個角度,兒子疼兒媳,才是家庭穩定的基石。
聰明的公公婆婆,從不會幹涉小兩口的生活習慣,如果做不到分開住,也會刻意給對方一些私人空間。
因為小兩口感情好了,才有機會孝順公婆,善待孩子,要是夫妻經常吵架,只會產生精神內耗。
這也是誇那位婆婆高情商的原因,看到小兩口秀恩愛,不要點評,不要發表意見,及時避開是最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