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娶回離世朋友留下的孤兒寡母,前妻落難時,夫妻全力供養

2022年12月25日23:16:03 情感 1419

他結婚才14天,妻子就棄他而去,身懷他的親骨肉另嫁他人。戰友因公殉職後,撇下妻兒孤苦伶仃,他以一顆火熱的心,替戰友照顧母女,給這個破碎的家帶去了幸福。當前妻精神失常、兒子流落他鄉時,他又懷著真情走過來,收拾一片狼藉的生活……

在這樣的命運顛沛中,這個真情漢子,以博大的愛心,為一個成員複雜的特殊家庭,持續不斷地創造著幸福……

你能理解一個軍人離妻別子的悲傷嗎?

湖北省麻城的農村青年樂聲炎和商怡安,先後來到雲南某部服役。1979年,他們同時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在那次激烈的戰鬥中,兩人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樂聲炎立功受獎,隨後轉業回鄉,被安排在電力部門工作;商怡安卻不幸身負重傷,左腿留下終身殘疾,兜里多了一本由民政部門發給的《傷殘證》,繼續留在部隊服役。

1981年年底,23歲的商怡安獲准回家探親。這期間,他拜訪了戰友樂聲炎,認識了戰友的妻子江淑珍。看到戰友有幸福的家、漂亮的老婆、可愛的孩子、滿意的工作,聯想到自己的殘疾之身,他百感交集。那天,樂聲炎抱著兩個月大的兒子樂明,對商怡安說:「你也不小了,在家鄉找個媳婦吧,將來轉業了,也有個自己的家啊!」戰友的一席話,使商怡安萌生了成家的念頭。

男人娶回離世朋友留下的孤兒寡母,前妻落難時,夫妻全力供養 - 天天要聞

經人介紹,他認識了在醫院工作的護士范秀珍。兩人經過短短几天的交往和接觸就閃電般地結了婚。新婚之夜,商怡安發現新娘「情緒」不對。妻子含淚告訴他,說她另有心上人,此次結婚是父母逼迫的。商怡安的心顫抖起來,沖妻子大喊:「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啊!」此後幾天,這個陰影一直籠罩在他們的心頭。范秀珍見丈夫不肯原諒她,就堅決要求離婚,只做了14天丈夫的商怡安,在離婚協議上籤了字。商怡安這樣草率地演完了結婚與離婚這兩出人生大戲,他的心碎了。

范秀珍離婚時,根本沒有想到自己那麼快就懷上商怡安的骨肉。她和當地化工廠的工人盛某交往一段時間後,才知自己已經懷孕了。她掐指一算,正是商怡安的孩子。她有心想與商怡安重修舊緣,卻礙於情面,沒有主動與商怡安聯繫,也沒有把懷有身孕的實情說出來。當時,盛某剛剛喪妻,膝下有一女,家中缺個幫手,於是他向范秀珍頻頻發起求愛攻勢,並鼓勵范秀珍把孩子生下來。范秀珍再次「閃電」結婚後,對丈夫說:「你帶著前妻的孩子,我帶著前夫的孩子,咱們都是又佔便宜又吃虧。盛某以為妻子在開玩笑,也調侃說:「盛家什麼都不缺,就缺少個兒子。」

1982年年底,范秀珍果然生下一子,取名盛良。盛某左看右看,都覺得兒子長得不像他。有一回,同事拿他開「涮」,說他娶回媳婦帶著兒。盛某聽後挺難受,在妻子面前頗有怨言,令范秀珍很心酸。

1985年1月,商怡安退伍回家,被安排在棉紡廠保衛科工作。有一天,他來到前妻工作的醫院看病,順便去看望前妻,見到了已經兩歲多的盛良。看著孩子,商怡安心裡很納悶:「這個孩子怎麼長得像我啊?」

范秀珍對商怡安一直心有怨氣,她直言不諱地說:「孩子是我的,也是你的,但他永遠都是我的……」

商怡安第一次婚姻失敗後,一直沒有再婚。他後悔當年不該一時衝動,如果咽下前妻那口氣,也許不是現在這種結局。如今,他已是孤身一人,便產生了想要回兒子的念頭。

那天,商怡安找到前妻,悔恨交加地說:「你有家,又有人心疼。我卻孤燈寡影,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你把孩子給我做個伴吧!」

范秀珍冷笑一聲,斷然拒絕了前夫的請求。雙方為此爭持不下,最後就孩子歸誰撫養一事對簿公堂。不久,法院作出了不利商怡安的民事判決:盛良歸范秀珍和盛某共同撫養,跟隨養父姓盛。商怡安應承擔一定的教育撫養費,直到盛良成年。

在范秀珍的一再要求下,商怡安拿出1000多元,一次性付清了這筆費用。那天,他給范秀珍交錢時,心在顫抖,手在顫抖,說話的聲音也在顫抖:「這是我治病的錢,我不求別的,只求你把孩子養大成人。」

范秀珍拿到孩子的撫養費後,又反過來否認盛良是商怡安的骨肉。商怡安想到自己剛剛轉業到地方,怕影響不好,也就沒有與前妻計較,只有把苦水往肚中咽……

命運啊,你為什麼這般無情?商怡安心中那份苦澀的、離妻別子的悲傷,又有誰能理解呢?

不幸的孤兒寡母,有我就有你們的好日子

1985年春節,商怡安沒有回老家過年,他把自己關在縣城的那間斗室里。一想到與前妻的糾紛,他就鬧心病,就想吐血。這時,他想起了多年未聯繫的樂聲炎,準備找過去的生死戰友訴訴心中的苦楚。

正月初三的上午,商怡安前往樂家拜年。他走進樂家,感到屋裡冷冷清清。幾年不見,當年那位風姿綽約的軍嫂江淑珍,竟憔悴得不成人形。商怡安不知是怎麼一回事,抱起3歲多的樂明問:「你爸爸呢?」話音未落,樂明就撲在媽媽的懷裡,母子倆哭成一團……原來,樂聲炎已於1982年5月因公殉職,孤兒寡母已熬過了近 3年的凄苦日子。

男人娶回離世朋友留下的孤兒寡母,前妻落難時,夫妻全力供養 - 天天要聞

看著戰友的遺像,商怡安忍不住嚎啕大哭。他突然回想起 5年前的一件事,戰友含淚「託孤」的情景彷彿就在昨天:在那次浴血戰鬥前夕,樂聲炎放心不下新婚妻子,聲淚俱下地對他說:「老弟,如果我不幸犧牲,你要勸說我媳婦改嫁;要是有孩子,請你千萬幫我把孩子養大成人,讓他姓樂,讓他從小記住我這個為國捐軀的爸爸……」樂聲炎還重新草寫了一紙「遺言」,放在商怡安的手裡。戰鬥結束後,兩個同鄉戰友都倖免遇難,他們就沒有再把此事放在心上。

萬萬沒有想到,戰友的叮囑在5年後變成了現實!面對這種悲喜難料、大起大落的人生變故,商怡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想到江淑珍母子孤苦伶仃,想到年僅28歲的江淑珍正在年復一年地守寡,他不停地揉起自己的眼睛。他勸慰江淑珍說:「嫂子,有什麼事儘管吱聲。有我就有你們的好日子。」

為了這個承諾,這個真情漢子行動了。

那天天氣有些冷,商怡安身上穿的衣服不多,但他堅持要帶著江淑珍母子到縣城轉轉。商怡安艱難地蹬著自行車,前面帶著樂明,後面帶著江淑珍。來到一條小河邊時,商怡安知道水有些冷,就踩著石頭把樂明先推了過去。江淑珍想自己過河,商怡安說啥也不讓,好不容易把江淑珍推到河中間,車胎打滑了……千鈞一髮之際,商怡安不顧一切跳進水中,扶住了車子。江淑珍平安過了河,商怡安的鞋子卻進了水。他的傷腿刺骨一般難受,可他嘴裡卻說:「沒事,當兵時就習慣了。」這樣,他咬著牙陪江淑珍母子逛了一圈。

在整個春節里,商怡安幾乎天天來陪江淑珍母子。聊天、做飯、待客……遇到什麼幹什麼。看到江淑珍情緒好一些,就勸她考慮考慮個人問題,江淑珍每次都避而不談,其實,江淑珍心裡是有苦衷的:樂聲炎的老家在鄉下,他是家裡的獨子。樂家老人曾與兒媳商定,如果江淑珍改嫁,就把樂明送到農村去養。江淑珍明白老人的心思,多次保證即使嫁人,孩子還姓樂,她也割捨不下這麼小的兒子啊!有這麼個先決條件,江淑珍一直沒有碰到意中人。

正月十五那天,商怡安在單位值班。樂明已經同商怡安混熟了,吵著要找商叔叔放鞭炮,江淑珍就帶兒子來棉紡廠玩,剛好廠里的工會幹部在場。談話之間,大家又扯到江淑珍的個人問題上。江淑珍聽著聽著就啜泣起來。工會幹部目睹這一切,覺得商怡安與江淑珍有結合在一起的感情基礎。在他的熱心撮合下,江淑珍有些猶豫,答應交往一些日子再說。

兩人第一次「約會」時,彼此都有些尷尬。商怡安抱著樂明,逗他玩。江淑珍則手足無措地叫孩子說:「明明,叫叔叔啊。」商怡安替孩子剝了一顆糖,不管江淑珍是否高興,就對孩子說:「明明,喊爸爸!」樂明望了望媽媽,又看了看商怡安,最後喊出了一句半生不熟的「爸爸」。那一刻,商怡安又激動又傷心:激動的是,他又有兒子了;傷心的是,他的親生兒子卻喊別人「爸爸」。商怡安想不通,命運咋會這樣捉弄人呢?

清明節那天,商怡安租了一輛車,一大早就帶江淑珍母子去鄉下掃墓。商怡安把樂明抱在懷裡,沒走多遠,樂明因暈車而嘔吐起來,把商怡安的身上都弄髒了。他不氣不惱,馬上讓司機停車,背著孩子步行。他這樣走一段路,等孩子舒服了,又搭一會兒車。一旦孩子難受,他又讓江淑珍坐車到前面等,他則背著孩子走路。如此反反覆復,商怡安不厭其煩。江淑珍看著商怡安拖著傷腿,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一步一步往前挪,就暗暗地掂量這個男人在她心目中的分量。最後那一段路,江淑珍也下了車,他們悲悲切切來到樂聲炎的墓前,啜泣著,嗚咽著,痛哭著……

從鄉下歸來,商怡安又推心置腹地告訴江淑珍:「孩子不改姓氏,我當親兒子養。」商怡安動情地走到江淑珍跟前,指著自己的傷腿說:「雖然我受過傷,走路有一點瘸,但並不影響生活。」

1985年5月,他們辦了結婚手續。在拍結婚照時,商怡安堅持要帶上樂明一起照。從此,他們組成了一個患難之家,小樂明又有了父愛。

商怡安得到了江淑珍的心,同時也挑起了一副沉甸甸的擔子。這個破碎的家,這對不幸的母子以及這以後的日子……就全靠他了!

1986年8月,他們的女兒商穎出生了,商怡安對養子的愛卻有增無減。樂明從上幼兒園到小學,都是商怡安接送。有一次,妻子上夜班不在家,商怡安的腰板痛得直不起來。眼看樂明上學時間快到了,他把3歲的女兒放在洗衣機里,丟給她一袋餅乾吃,接著,拉起樂明就往學校趕。剛出門,就下起了傾盆大雨。商怡安怕孩子的腿腳濕了,就背起樂明。等他深一腳淺一腳把孩子背到學校時,他卻倒下了……

江淑珍下夜班回到家裡,女兒已哭成了淚人兒。她一氣之下,打電話把丈夫數落了一頓。她對丈夫說:「你對明明好,我心裡有數,你也不能寵得太過分了。商穎比明明小,她也是你的女兒,你就不心疼嗎?」商怡安傻笑著說:「都一樣,都一樣。」

男人娶回離世朋友留下的孤兒寡母,前妻落難時,夫妻全力供養 - 天天要聞

前妻親子落難時,真情男人走過來

商怡安和江淑珍一起拉扯著兒女,剛剛走過10年的風風雨雨,他們的生活又起波瀾。

1995年,商怡安的前妻范秀珍患了精神病,時常神志不清,根本不理家事。盛良在家裡因得不到繼父的寵愛,常常惹繼父生氣。這年9月開學時,盛良向繼父要上初三的學費,繼父沒有給,反而硬逼著這個年僅14歲的孩子到化工廠鍋爐房做雜工。孩子年幼,皮膚又嫩,整天在鍋爐旁幹活,臉蛋烤成了醬色,人烤得像根乾柴似的。知情人給他出主意,讓他去找生父商怡安。於是,盛良偷偷跑到棉紡廠去找父親。因商怡安已經下崗做生意了,他沒有見到生父。

1997年,商怡安無意中得知前妻患病的事,又聽說孩子在鍋爐房幹活,他傷心不已。為了不增加江淑珍的精神壓力,商怡安沒把這件事告訴妻子。那天,他到化工廠去看兒子,孩子面無表情、目光獃滯。盛良帶著哭腔,在生父面前訴苦:「媽媽說,你替別人養兒子,不管自己的兒子……」

孩子的話,像刀一樣割著商怡安的心。道德、良知、責任、父愛彷彿都在向他說:管管這個可憐的孩子吧!商怡安帶著孩子不顧一切來到盛家,質問盛某:「法院都判了,我的撫養費也給了,你為什麼不管孩子?」

盛某以單位效益不好、供不起孩子上學為借口,拒絕撫養盛良。他譏諷商怡安說:「誰的兒子誰去養。」他還鄭重其事寫了個保證交給商怡安。面對盛良那雙乞求的目光,商怡安拉著他離開了盛家。從此,他肩上又多了一副重擔。因為盛良已經失學一年多,在城裡上學跟不上課,商怡安就背著妻子借了1000多元錢,把兒子送到農村老家借讀。

剛剛安頓好兒子,前妻便找上門來。范秀珍得知兒子回到商怡安身邊,瘋瘋癲癲地跑到大街小巷尋找兒子,逢人就說盛良不是商怡安的親生兒子,說商怡安把她的兒子給賣了……不到半天時間,這件事就弄得滿城風雨,搞得商怡安無地自容。他只好找到前妻的弟弟,一道來到老家,看到盛良在當地中學上學,這場風波才算平息。

1998年5月的一天,江淑珍在街上買菜,聽到人們議論盛良的事。一位老太太認出了她,勸她對養子好一點,為自己留個好名聲。江淑珍聽得莫名其妙,滿懷委屈跑回家,質問丈夫是怎麼一回事。商怡安一五一十地說出實情之後,江淑珍果斷地說:「把盛良從鄉下接回來一起過!」她還取出積蓄,替丈夫還清了那1000元的借款,並專程到學校去看望了盛良。在學生宿舍里,江淑珍撫摸著孩子的頭說:「不管考試成績如何,媽媽下學期就把你接到城裡讀高中。」

後母的愛,像一股暖流滾過盛良的全身。

後來,江淑珍認為范秀珍瘋癲的原因,可能是兩次不幸的婚姻造成的。為了拯救這位不幸的女人,她多次找到范秀珍,給她衣穿,給她錢用。范秀珍的情緒時好時壞,高興時喊江淑珍「大姐」,一不對勁就撒潑罵娘。有一次,江淑珍替范秀珍買了一件新衣服,范秀珍高高興興地穿著,在鏡子跟前左照右照。這時,有人提起范秀珍與商怡安當年離婚之事,替范秀珍後悔。這些話像一把鹽撒在范秀珍的傷口上,她突然暴跳如雷,把剛剛穿上的新衣服撕成兩半,扔在江淑珍的臉上,破口大罵江淑珍是「狐狸精」,把她的男人勾引走了……回到家裡後,商怡安發現她的臉上有被抓傷的痕迹,問是怎麼回事,江淑珍輕描淡寫地說:「不小心擦破的。」她還勸丈夫有機會幫幫前妻,別跟他們一般見識。妻子的這些話,句句暖著商怡安的心窩。

江淑珍在麻城市廣播系統工作,每月500多元的工資總是入不敷出。為了讓這個組合家庭充滿生機,商怡安學著做生意,但因經驗不足,他總是搞得血本無歸……儘管如此,商怡安始終沒有向生活低頭。

1998年8月,養子樂明接到湖北廣播電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商怡安為了給養子籌措數千元的學費和生活費,他勤扒苦做,走街串巷販賣核桃。開學的日期到了,樂明的學費還沒有湊齊,江淑珍急得日不能食、夜不成眠。商怡安安慰妻子說:「我隨明明到武漢去,靠打工掙錢供孩子讀大學!」

商怡安將剩下的核桃帶到武漢,而他對養子的愛,正像那些核桃一樣堅韌……

命運在顛沛,繼父的情懷仍燃燒如火

1998年9月,樂明到武漢上學,商怡安也跟隨養子來到武漢打工。商怡安想發揮自己能寫會畫的特長,在武漢「從文」。然而,當他到一些新聞單位應聘時,用人單位以他年齡偏大、沒有本科文憑等理由,一次次將他拒之門外。最後,雖然一家專業報的廣告公司留用了他,但公司規定:沒有底薪,拉來廣告就有提成。

商怡安在武漢舉目無親,沒有一點人際關係,要拉到廣告並非易事。他挨個單位遊說,憑自己的身份證,憑用人單位的電話,居然也拉了一此小廣告。但是,好景不長,商怡安遭到了「正規軍」的排擠。有一次,他和一家公司談妥了一個整版廣告,眼看數千元的提成就要到手了,商怡安晚上高興得合不上眼。幾天之後,當商怡安拿出廣告設計稿,再次來到那家公司時,卻遭到拒絕。事後才知,他剛把整版廣告的消息傳到報社,就被別人以更優惠的條件「接」走了!後來,商怡安又多次被人利用,成了兩手空空的廣告信息員,有時弄得車費都沒有,只好走回租住處。躺在木板搭的床上,商怡安眼淚縱橫。

1999年4月,商怡安開始在街上賣報紙。雖然掙錢不多,但一天有十幾元的進賬,養子的生活費也有了保障。清晨,他從武昌出發,一路叫賣到漢陽;夜裡,他在大街上露宿,次日清晨又購進新報紙,一路叱賣到武昌。有一次,他的腿痛得難受,本想坐車「帶一腳」,想到車費是他賣10份報紙的「利潤」,他前腳上車,後腳就下來了。那天,他用這筆節省的車費買了兩個包子,自己吃了一個,另一個給養子吃。商怡安看到剛吃完午飯的養子兩口就吃掉那個包子之後,內心愧疚難安。他掏出身上的100多元錢說:「爸爸已經找到了工作,你要把飯吃飽,在學習和生活上都不要節約。」

商怡安不想讓樂明知道他在街上賣報紙,每次去看兒子,總是把報紙放在校門外的餐館裡。久而久之,樂明還是知道了這件事,吵著要幫父親賣報。商怡安反覆說:「明明,只要爸爸在,就能讓你安心讀書。」

商怡安為強迫自己多賣報紙,他常常身上不帶錢,有意造成賣不出報紙就沒有當日飯錢的事實。有一個星期天,他到洪山公園賣舊報,5個多小時才賣出4角錢。他又餓又急,在山道邊看見了遊人丟下的半袋麵包,已經被幾隻螞蟻叮上了。商怡安顧不了許多,他拿起麵包,兩眼一閉就吃了下去……晚上八九點鐘,他又來到樂明的學校,掏出一把毛毛分分的錢。樂明說啥也不接,哽咽著說:「爸爸,你太苦了!」

斗轉星移,商怡安為供養子讀大學,在武漢打工已近3個年頭了。其間。他只要有節餘的錢,就給在麻城上學的女兒和兒子寄去。但是,父愛是不能均分的。他在武漢打工,專門供樂明上大學,這在盛良和商穎兩個未成年的孩子眼裡,是父親的「偏心」之舉。特別是盛良,儘管後母對他不錯,但他還是多次流露出「失寵」的意思,他的學習成績也一直沒有提高。商怡安一次次對兒子說:「你不要胡思亂想,父母對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等你考上大學,爸爸也陪你打工去。」這樣的父愛,依然沒有留住兒子的心。去年6月,盛良沒有考好,他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突然離家出走了。2000年9月,女兒商穎卻以618分的好成績,被麻城一中錄取。

男人娶回離世朋友留下的孤兒寡母,前妻落難時,夫妻全力供養 - 天天要聞

2001年春節,商怡安對妻子說:「樂明快要畢業了,我也省心一些。現在,我要好好培養盛良和商穎這兩個孩子,給他們一樣的父愛……」

後來,商怡安在一家科技報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他還費盡周折找到了盛良,把他帶在自己身邊。他以博大的父愛滋潤著 3個孩子………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