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
老年人不要疏忽大意,更不要得過且過,擁有後路,晚年才沒有後顧之憂,沒有後路,晚年就患得患失。
一、留好健康的後路
健康才是這一生最大的不動產,倘若失去了健康,即使擁有再多的財產,也無福消受,健康就是零前面的一,失去了一,後面的零即使再多也沒有價值,也沒有意義。有些老年人存在思維誤區,錯誤地認為過了六十歲以後,即使努力保養身體,也會於事無補,一門心思想要及時行樂,甚至還有些老年人會破罐子破摔,無疑會給原本就不樂觀的身體雪上加霜。其實即使年齡再大,只要還活著,開始保養身體也不算晚,相對不注重保養身體的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質量高得不是一點半點,況且在提升生活質量的同時,還能延年益壽。
二、留好住房的後路
很多老年人為兒女安家置業,即使把自己的住房變賣也在所不惜,天真地認為既然拼盡全力為兒女安了一個家,置了一份業,以後也就可以順理成章住進去頤養天年。等到真正跟兒女住到一起才發現,兩代人之間的代溝以及矛盾極有可能會打破曾經美好的幻想,事實不止一次證明:雖然不是所有的兒女跟父母的代溝以及矛盾不能調和,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兒女跟父母的代溝以及矛盾不能調和。因此明智的父母絕對不會抱有僥倖心理,無論如何都會給自己留好住房的後路,由此跟兒女相處才能夠進退自如,即使跟兒女之間發生難以調和的代溝以及矛盾,也可以回自己的老窩,正所謂:金窩銀窩都比不上自己的老窩,老窩才是真正意義屬於自己的家。
三、留好老有所依的後路
經常有人把老伴比喻成為免費的保姆,雖然不好聽,但事實的確如此,正所謂:話糙理不糙。單純從陪伴層面論斷,幾乎任何人都比不上老伴,因此人到老年,即使再有錢,切記也不要把老伴弄丟了。畢竟人老了,兒女沒有老伴伺候起來方便,更沒有老伴照顧起來貼心,含辛茹苦養育的兒女但凡出現不孝的諸多行徑,極有可能會遭到不孝的兒女嫌棄。至於請保姆,不是保姆可能會認為每月拿到手的工資少,就是沒有請到稱心如意的保姆,住養老院就更不用說了,往往會有多種多樣的限制以及麻煩,因此唯有對老伴且行且珍惜才是最好的後路。
結語:為數不多的後路缺一不可,應該有的後路一條都不能少,後路會成為晚年三位一體的保障。
喜歡文章請點個贊,謝謝支持,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觀點!
圖片源自網路,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