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你養我小,我伴你老。
傳統的孝道,就是養兒防老。雖說人到老年不能完全依賴子女,但至少在子女的觀念中,對父母的養育之恩,還是要時刻牢記在心的。
當父母年老體衰,行動不便時,作為子女,人生再困難,都要把父母的照顧放在首位。把父母安排好,自己才能心安,生活才能和諧,和諧生財。
而在一些家庭,父母養育了5個甚至6個子女,可到父母老了,需要子女照顧時,子女之間你推我、我推你,把父母當成一個甩不掉的包袱,實在讓人傷感。
看到一則視頻:
年愈九旬的老母親,一生養育了3兒3女,可到了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年紀,平時只有二女兒和小兒子平會過來看母親,大女兒一直對母親心存芥蒂,連話都不跟母親說,更別說來看母親了。
更有甚者,另外兩個兒子從來不露面,使得二女兒和小兒子意見很大,6個兄弟姐妹之間矛盾重重,關係十分緊張。
二女兒和小兒子覺得母親是大家的,應該6個人輪流照顧,現在只有他們兩個在管母親,心裡覺得很不平衡。
於是,他們要求其他人也要負責,最後大家商量的結果,是把母親的房子賣了,把母親送養老院。
老母親得知這個消息,堅決不去養老院,她表示寧願討飯也不去,餓死都不去養老院。
她哀求二女兒和小兒子,說只要晚上陪她睡個覺,白天她自己在家,喝水都行,她保證不給他們添麻煩。
可這兩個子女認為,自己家還有一攤子事,這樣每晚陪伴老母親,實在吃不消,就找到了當地調解部門。
調解員上門了解了情況,認為子女沒有權利強賣老母親房子,老母親不願去養老院,作為子女要尊重母親的選擇。
至於老母親要求的夜裡要有人在,考慮到暫時沒有做通其他子女的思想工作,調節人員提議,白天請保姆照顧老母親,費用6個人分攤,晚上暫時還是由二女兒和小兒子輪流陪伴……
看完這個視頻,真的淚目了。為什麼母親一個人養育了六個子女,現在母親老了,六個孩子照顧不了一個母親呢?
有人說:子不教,父之過。這些孩子這樣沒有感恩之心,是因為這個母親從小沒有教育好,或者是母親偏心導致的。
可是,母親給了你生命,並且把你們養育成人,為你們成家,幫你們帶孩子……操碎了心。
作為子女,不該感恩嗎?為什麼要跟老人計較呢?誰都有老的一天,老母親的今天就是子女的明天,這樣沒有孝心的子女,給他們自己的後代樹立了什麼榜樣呢?
如果老人的孫輩們看到自己的父母這樣對待老人,他們會不會有樣學樣,將來也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呢?
身教勝於說教,要想自己將來能夠得到天倫之樂,現在就好好地對待自己的母親吧。母親和子女之間,本就是血脈相連,能有什麼深仇大恨,讓這些子女在老人的晚年,還用冷漠和仇恨對待她,母親都90多歲的人了,對她還有什麼是不能釋懷的呢?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是家裡的風水,把老人照顧好了,老人健康長壽,是子女的福氣和造化,子女的家會越來越興旺,親人間的關係和睦有愛,家和萬事興啊!
千萬不要等到母親有一天走了,子女們想起母親時,後悔當初沒有好好待她。「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滋味伴隨你的後半生,也是不好受的。
其實,家庭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作為子女,在母親即將走完她的人生之際,把所有發生過的不快遺忘掉,只記住和母親一起的快樂時光吧。
人生苦短,何不快樂地過好每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