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我們仨》時,我想,我大概是找到了一種夢想中的美好夫妻生活模板:二人都喜歡讀書,家裡一貫的場景就是各自在自己的房間里工作著,閱讀著,讀到有趣、精彩之處可相互訴說一番,閑時可一起去外面"探探險"(實際上就是隨意溜達,去去沒去過的地方),家裡以外的事情可以雙擊有商有量,偶爾爭幾句嘴倒也無妨。
奈何我與丈夫之間就總是這般無法溝通?時常覺得吵得身心俱憊,明明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卻總是鬧得不可開交。
由於我在老家,跟孩子老人在一塊,他在外地,一個人工作,可能他總是覺得無聊吧,有事沒事兒就喜歡發視頻聊天,而我覺得聊得太過頻繁,根本沒有那麼多話可以說。
總是聊,肯定是不可能一直有新鮮信息交流的,無話可說期間,我會去干點其他事,被逮到聊天時干其他的,他還要生氣,說我不專心跟他聊天,我......我也挺生氣。
尤其是晚上,孩子放學了,就要陪孩子玩、準備晚飯、給孩子洗澡、講故事,安頓好孩子之後已是10點,然後,忙自己,洗漱,全部忙完已是11點,此時,已是筋疲力盡,什麼也不想說,只想躺在床上,看兩眼手機,睡覺。而這,又被認為"我有時間刷手機,沒時間跟他聊天",我太難了。
所以,最近聊天,都是火冒三丈,一開始便結束,進行著低質量的溝通。表達過無數次讓他找點事做,出去玩一玩,找找朋友,搞搞個人提升,比現在這樣頻繁尬聊有意義。也許,這就是我們之間的不同,我在空閑之餘常常能找出許多有趣之事,讓自己投入其中,很少會感覺到無聊。
我們不能把生活的豐富度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即使是至親的父母、伴侶、孩子,我們終將要學會,一個人面對孤獨,一個人去獲取充盈富足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