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很看重親情,常說血濃於水,但有時候親情可能也是有條件的,因為有一句話叫親兄弟明算賬。
郭傑就遇見了這樣的問題,二哥霸佔了自己的房子,妻子劉芳想要回來,二哥堅決不給,夾在中間的郭傑左右為難,十分難過。
事情還要從郭傑的家庭環境說起,郭傑的父母共生育了四個兒子,兩位老人十分勤勞,給四個兒子都娶了兒子,還給每個兒子都準備了房子。
長大成人之後,郭家的四個兒子老大老二留在家鄉發展,老三老四外出打工。
後來大家的生活都好了,郭老大便想重新建房子,他說服郭家四弟,把房子讓給自己,大方的郭老四什麼都沒說,就答應了。
問題出在郭家老二和老三的身上,郭家老二一看大哥要到了四弟的房子,就想把三弟的房子也要過來,於是給在外地的三弟打電話要房子。
郭老三也答應了房子給二哥,四個人在村委會的見證下籤訂了一份協議,老三老四的房子給老大和老二。
原本這件事沒什麼爭議,但老三郭傑的妻子始終不認可這件事情,十幾年間這件事情一直堵在她的心口,她一心想把房子要回來。
在她看來,她並沒有想爭被人的東西,她只是想要回自己的東西,但是每次去要都無功而返。
老三郭傑跟妻子劉芳雖然在外做生意,但是生活壓力很大,兩個孩子要上學,劉芳的身體也不好,老家的房產雖然不值多少錢,但對於他們來說是最後的退路和保障。
因為房子的事情郭傑和劉芳經常吵架,很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劉芳堅持要要回來,郭傑其實也想要回來,只不過他太老實,哥哥們一說不給,他就沒辦法。
劉芳只能自己去要房子,劉芳回到老家,郭老二不在家,只有郭老大和大嫂在家,大嫂明白劉芳的來意之後都沒讓劉芳進屋,堵在門口。
大嫂說,一家人沒有必要鬧成這個樣子,房產證他們已經辦完了,現在的房子根本不屬於郭老三。
而且郭老二也答應了,什麼時候老三郭傑如果想回老家,這個房子可以借給他們住。
一聽這話,劉芳徹底憤怒了,那原本就是屬於他們的房子現在卻變成了要等別人同意才能住。
見劉芳生氣了,大嫂又搬出了郭老大的病情,她說郭老大生病了,不能生氣,要是劉芳把郭老大氣出病來,醫藥費就劉芳來出。
劉芳望著自己已經被鎖上的房子,也無可奈何。
大嫂居然還勸劉芳,親情重要,別那麼在乎金錢。
無奈,劉芳只能先回家,回到家看見丈夫郭傑,劉芳委屈的哭了,她想不明白,為什麼屬於自己的房子,要平白無故的給別人。
奇怪的是既然夫妻倆都想要回房子,郭傑當初為什麼要答應把房子給郭老二呢?
郭傑說,當初大哥要了老四的房產之後就開始蓋房子裝修,二哥看大哥多了房子就也想要他的房子。
郭老二還拿父母威脅他,如果不把房子給他,父母就只能住在豬舍里,沒有辦法,郭老三就只能先答應。
那份協議,郭傑確實口頭同意了,但是沒有簽字,他覺得二哥做得有點過分,也想要回屬於自己的房子,他之所以不直接去找二哥要,是覺得二哥不會給他。
但是現在他夾在妻子和兄弟之間,實在不知道要怎麼辦,在妻子強烈的要求下,郭傑答應跟她一起去找二哥要房子。
只是他們走到二哥家樓下,郭傑又退縮了,竟然躲了起來。
最後只能劉芳自己上樓,只是劉芳敲門敲了很久,都沒有人回答,後來郭老二打來電話,說自己在外地,晚上剛回來,並約定第二天去村委會調節。
可是第二天,郭老二並沒有出現,老三郭傑的情緒變得很不好,他說,二哥的做法很過分,說是可以讓他們回去住,但是之間他們過年回來家,就在家裡待幾天,二哥都把衛生間鎖起來不給他們住。
郭傑感嘆道,哪有什麼親情去,就是錢,有錢就有親情。
最終,郭傑決定通過法律途徑要回自己的房子。
事實上,郭老二家裡其實比郭老三有錢,他之所以會這樣,就是看大哥佔了四弟的房子,覺得自己也應該多佔房子。
在四兄弟中,郭老四比較大方,他覺得親兄弟沒必要為了房子鬧成這樣,但其實他覺得郭老三比較有理,畢竟房子確實是他的。
璐璐說:
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親情呢?當然是有的,但是有些親情確實是需要條件的。
親情的意義變成了,你能否幫助到你的親人,你能否讓他們覺得有面子,有錢有勢你的親人就很多,很落魄的話,有也幾乎等於沒有。
人與人之間總有很真摯的情感讓我們感動,比如母親用自己的器官去救孩子,或者兄弟姐妹之間相互救助。
但不幸的是,這些真的只是少數,大多數親人之間的愛,是需要交換的,就是你能給出什麼,對方才會想回饋什麼,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愛和好。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質上確實也是有所圖,說到底我們都是孤身一人活在這個世界上。
所以,要好好地奮鬥,哪怕只是為了自己。
案例中的四兄弟對兄弟情的描述也很有意思,佔了房子的老大和老二一直說兄弟間的關係很好,還勸老三別太看重錢財。
這太可笑了,你們佔了別人的房子,還說人家看重錢,看中錢的明明是你們啊?
而被占房子的老三郭傑則早已看透,兄弟間早就沒什麼感情了,在一次次為了房子爭吵的過程中早就消失殆盡。
表面的東西沒有了之後,展露的就是殘酷的現實,金錢不能買來一切,但金錢可以看清一切,讓一切都在它的面前顯出原形。
占別人的東西肯定是不對的,但我支持郭傑和劉芳要回屬於自己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