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別人向你借錢的時候,你不好意思拒絕,即便心裡並不樂意借;當別人借錢不還時,你也只是很軟弱的妥協,而不能很堅決地讓他還錢;當別人邀請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情時,即便你特別不情願,也會去做——因為害怕自己拒絕別人會得罪別人,怕被別人嫌棄,被別人孤立,怕對方會不高興,你覺得「多條朋友多條路」如果拒絕就會讓別人難堪,怕被人不喜歡。其實「不懂拒絕」會讓你的內心很痛苦。
很多時候,你總怕說出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怕被孤立,怕別人不接納你,怕別人攻擊,不懂拒絕,十分在意別人的評價,總是主動道歉,無條件的去迎合別人,忽視自己的感受,總想通過別人的認可來獲得自信,你的原則和底線一降再降,所以根本沒有辦法贏得別人的尊重,無形中你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用討好別人來保護自己在人際交往中不被排斥,這其實是一種病態的自我保護機制,所以你總是活得很累,很不自信,你應該開始意識到並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
一、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你要學會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從今天開始,改變你的思維習慣,比如說你以前做任何事都是先考慮別人需要什麼?那從今天開始,你問問自己的內心,你自己需要什麼,比如:你是希望借錢不還的人還你還是不還就算啦,如果你希望他把錢還給你,就不要退縮,淡定而堅定地把錢要回來。 退縮不會幫你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讓你變成軟柿子,從來沒有人會因為你的軟弱、好面子而同情你,只會因你的強大而尊重你。
再比如,當別人讓你去做一件你不想做的事情時,你可以溫和而友善地拒絕,喜歡你的人不會因你的拒絕而不喜歡你,不喜歡你的人也不會因你的沒有拒絕而喜歡你。在這個世界上你不可能喜歡所有人,你也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歡。
二、該拒絕的時候學會拒絕,才會被真正尊重
曾經的你大部分時間是不是都活在了別人的期待里?總是委屈自己去取悅別人?很少為自己而活?而真正被大家所喜歡所尊重的人,從不刻意討好別人。
三、只有你走好了路,真正的朋友才會多
不是「朋友多了路好走」,而是只有你走好了路,真正的朋友才會多。再說了,有一些無效的社交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做不到直接拒絕,就告訴對方:我也很想這麼做,只是因為某些原因我現在很難做到。
該拒絕的時候就學會拒絕吧,!從現在開始,學會說「不」!建立邊界感,去尊重你內心的感受和價值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