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玲子菲菲
原著中,男主叫涓生(即電視劇里的陳俊生),是一名醫生,女主叫子君。
子君和涓生在大學時就雙雙墜入愛河。畢業就結婚,婚後子君在家相夫教子,再也沒有出去工作過。他們有一對兒女。
直到結婚十三年後,涓生提出離婚,子君被迫離開家和一對孩子,在好友唐晶的幫扶下找到一份工作。
涓生和情人辜玲玲準備結婚。
就在涓生快要舉行二婚婚禮前的一天,他找子君,想和子君再續前緣,為什麼?
原著中這樣寫道:
「子君,如果我回頭,子君,」他(涓生)忽然伸手握住我的手,「如果——」
我(子君)甩開他的手,「你在說什麼?」我咒上眉頭,「咱們早已簽字離婚,你少瘋瘋癲癲的。」
涓生喃喃地說:「是,你說得對,是我不好。我一直嫌你笨,不夠伶俐活潑,卻不知因為家庭的緣故,關在屋子裡久了,人自然呆起來……離婚之後,你竟成為一個這樣出色的女人,我低估你,是我應得的懲罰。」
涓生在二婚前,還想入非非,想找前妻複合,他這樣做,等於傷害了兩個女人。真是進退兩難里外不是人。
有尊嚴的子君此時離婚後在外已獨自謀生了一年多,離婚讓她傷心,可自立後的人生同時讓她的見識和眼界開闊了數倍,應了那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她拒絕涓生:「涓生,我由衷祝你與辜玲玲愉快,她是一個很有打算的女人,正好補充你的弱點,你們在一起很配合。」
從此,涓生沒有退路,前面就是一條河,他也得往下跳,因辜玲玲同樣有一對兒女,他和前妻子君也有一對兒女,光是再婚後家庭龐大的人際複雜關係處理,讓涓生和辜玲玲夠受的了,比起離婚前他和子君、自己的一對兒女那般簡單純粹的家庭關係,足以讓涓生疲憊和厭倦不堪。
再婚並不能解決涓生和子君的婚姻問題。再婚僅僅尚在試婚階段,就出現了後悔不迭的狀態。只能說明涓生和辜玲玲的問題,比涓生和子君的問題來地更快。
用再婚來解決婚姻問題,對涓生來說,無異於飲鴆止渴。
究竟是哪些問題呢?
1. 嫌棄
「嫌你笨,不夠伶俐活潑……」嫌棄妻子在家做家庭主婦笨拙,是涓生要離婚的原因。
婚姻過了十幾年,日子一成不變,失去新鮮感。
有人說:再好的婚姻,曾經都有無數次的離婚念頭。
對此,我深信不疑。其中的一個理由就是嫌棄,我嫌丈夫懶散,他嫌我嘮叨,彼此恨得牙痒痒。恨到深處,恨不得和他/她結束這段關係,就不會這麼痛了。他也是同樣的想法。
可冷靜下來,孩子需要養,父母角色不能彼此替代,家裡和諧需要男女珠聯璧合,比單打獨鬥更加和順,無奈之下,需要放下恩怨和小節,於是乎,又重歸於好。
涓生對子君的嫌棄,以為換個人就可以了。
辜玲玲比子君新鮮的是,她獨立能幹,有事業,在子君和涓生的感情出現懈怠時她趁虛而入,提供給了涓生需要的情緒價值。這正是涓生需要的,而這些剛好是子君暫時忽略的。
辜玲玲不太需要涓生的錢,可她要的一定是情。婚後,涓生疲於賺錢惠顧四個兒女(辜玲玲和前夫的兩個孩子都判給辜玲玲,加上涓生自己一對兒女),兩個女人(辜玲玲和子君),他哪裡還有時間談情說愛。
而從前,涓生和子君在一起的時候,他的精力和時間尚且有些不夠使,別說現在這種局面了。辜玲玲和涓生一樣,面對做繼母、繼父的壓力,面對新公婆和四個孩子,怎麼才能做到不厚此薄彼?又怎麼能厚此薄彼呢?
當涓生無法面臨這麼龐雜的重組家庭關係時,難免討人嫌,不禁想到子君的好,又想逃離現在的尷尬局面,可是人總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子君不會復婚。辜玲玲也不會就此罷休,嫁給涓生是她的人生計劃。
新的重組家庭矛盾接踵而來,涓生想到的永遠是「逃」,換妻子。除此之外,他沒有更好的辦法。
婚姻里,嫌棄感或多或少都會有,真正的無法走到最後的,都是那些不會處理「嫌棄感」的男女。
子君的「笨拙」在她離婚獨立後,出現了聰慧的一面,她上班可以養活自己,做陶藝小賺了一筆錢,就是證明,她的笨是她與社會脫節太久導致的。出去找份工作,問題就解決了。
只要有合適的平台,你的伴侶同樣會大放異彩。獨立的子君容光煥發,連涓生看見了不止一次誇她狀態好。
所以,嫌棄,不是用換妻子來解決的,是帶著她一起變好。
2. 缺愛
通篇看原著,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涓生和辜玲玲都是缺愛的人,但類型不同。
涓生向子君提離婚時說:子君,我對不起你。但是我不能放棄愛情,子君,我以前愛過你,現在我愛上了別人,我不得不離你而去,求你原諒我。
涓生還說:你不關心我。我不想多說了,子君,我不想批評你,但實際上,最近這幾年來,我在家中得不到一點溫暖,我不過是賺錢的工具。我們連見面的時間都沒有,我想與你說話的時候,你總是在做別的事情:與太太們吃飯,在娘家打牌……
以上是涓生離婚時對子君的控訴,作為丈夫,他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冷冰冰賺錢工具,在這家沒有一點溫暖,這種感覺持續了幾年,妻子子君竟然渾然不覺。
從經濟地位上講,男處於高位,女處於從屬低位;但從感情角度上看,涓生是個弱者,子君倒成了強者,涓生的情感依賴得不到滿足,一旦遇到對他噓寒問暖的辜玲玲,他頃刻間淪陷,以為自己遇見了真愛,一度認定這就是愛情。
可這種愛情持續沒多久,就被現實打敗,婚姻的瑣碎會把那些情啊,愛啊的,統統碾碎。剛和舊愛子君離婚,和新歡辜玲玲戀愛還不到結婚時,就後悔了。
不得不說,一個會賺錢的男人,如有一顆玻璃心加持,遇到心儀的女人,他可以為她赴湯蹈火,對他來講,沒有什麼比安撫他那顆脆弱的心更加稀罕的了。
遇上這種男人,你得小心翼翼地持續源源不斷地為他提供良好的情緒價值,直到他真正心智成熟為止。
相信辜玲玲沒有這個耐心,戀愛里,在多巴胺的催化下,她表現出的就是涓生想要的優點。等一旦建立了親密關係,雙方不再迴避,辜玲玲在外需要賺錢,在家需要照顧孩子,伺候涓生,調解雙方孩子老人等,她需要的是個堅實的臂膀,不是處處感情上易受傷的男人。
原著中的辜玲玲經濟上不依賴男人,為人低調不張揚。她前夫是個落魄的編劇,她是個演員,演技紮實,收入高昂穩定。和前夫離婚後,一對兒女歸她。
這是個堅強,有主見的女人。她選擇涓生,相比涓生的能力,她更稀罕涓生的感情,為人等。
從後來辜玲玲的前夫暗地裡聯繫子君,想聯合子君來一起曝光涓生和辜玲玲,聲稱讓涓生和辜玲玲身敗名裂這件事看,他前夫心機頗深。
辜玲玲遇到這樣的前夫男人,沒少受過傷。她的孤寂遇到多愁善感的涓生;缺愛的涓生遇到辜玲玲的獨立懂事,倆人一拍即合。
論綜合實力,辜玲玲和涓生是勢均力敵。涓生想在感情上需要辜玲玲過度付出,現實中,辜玲玲想做都做不到,她的人生里不止愛情,還有自己,孩子,事業。
涓生比她前夫強。和涓生結婚,是給自己的人生錦上添花,達到強強聯合的效果。
但如果有一天涓生拖了辜玲玲的後腿,她是不會回頭的,因為她有來去自如的底氣。
3. 婚姻的真相
離婚前子君倚靠丈夫,離婚後,子君實現了獨立。
涓生換了兩任妻子,他依然生活不如意。婚前,婚後,再婚,他的問題不在別人,在自己。
辜玲玲,在婚姻里來去自由,誰也阻擋不了她。
真相就是,婚姻是個照妖鏡,照的不是對方,而是自己。
涓生的問題在於他內心裡一直有個未長大的小孩,需要從對方身上找安慰,找不到撫慰,就去別的地方繼續找,找來找去,換妻子換來換去,才發現,心魔一直在自己心中。
如果不能從上一段婚姻中看到自己的得失,成長,匆忙進入下一段婚姻,問題永遠也不會得到解決,幸福只會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