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2022年09月27日20:36:47 情感 1574

作者 | 周依慧
來源 | 周依慧(ID:zhouyihui1004)

採訪完周依慧老師,彷彿體驗了一場極大的心靈盛宴。

她溫和、圓融、透著鮮活的生命力。字裡行間,流動著智慧和慈悲。

很難想像,坐在鏡頭面前的這個光頭女人,曾經趟過人生的火海、走過生命的刀尖。

她無數次的自殺、被綁進精神病院、痛哭、崩潰.......

從生命的至暗時刻,到今天的內在成長導師,這場心靈旅途,她到底經歷了什麼?如今又走到了哪裡呢?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感受不到愛的人生,一片灰暗

1969年,周依慧出生在北京一個書香世家。

她是家裡的老二。

媽媽生下她之後,身體開始肥胖,出現面癱、中風,嘴裡常常念叨著:「想死」。

媽媽這些無意識的行為,在周依慧小小的心靈蒙了一層塵。

她的爸爸是拿科研津貼的教授,媽媽是研究化學的工程師,姐姐是優秀學霸。

而她,卻成了一個讓家人頑皮頭疼的小孩。

那時的周依慧,經常用成績不好、生病、早戀、懶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但姐姐是家裡的光環,而她只有角落裡的落寞。

「我簡直是一個多餘的人。」

小時候,她時常這樣想。

可她不知道的是,媽媽生完她之後,身體出現許多毛病,陷入產後抑鬱

這種悲傷、抑鬱的灰暗情緒,通通都被年紀尚小的周依慧全盤接收。

媽媽和孩子,天然就有著很深的鏈接。

周依慧將「媽媽對生命的絕望」等同於「自己的責任」。

「我的到來,讓媽媽不快樂。」

「我的到來,讓媽媽變成這個樣子。」

自此之後,周依慧的內心開始了自我攻擊。

她再也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了,感受不到生命有何意義,甚至對自己,也只剩嫌棄。

15歲,周依慧被誤傳為學校的校花,遭到同學的妒忌,被校園霸凌,她不敢去學校,選擇逃離。

18歲她做了模特、演員,21歲,她隨著父母搬遷到廣州,下海做生意。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她賺了越來越多的錢,有精緻的美貌、令人羨慕的身材、很多的朋友、甜蜜的戀愛......

買了房子後,她馬不停蹄地逃離了自己的家庭。

那些日子,她花很多錢和朋友在一起吃喝玩樂,可她與父母的關係越來越遠,心也越來越空。

直到28歲那年,戀愛多年的男朋友離開了她。

這件事成為了周依慧情緒的導火索,她徹底崩潰了。

她彷彿頃刻間墜入了一個深淵裡,患上嚴重的抑鬱症,自殺、情緒多變、持續性崩潰。

無奈之下,家人把周依慧送進了精神病院。

回憶起那天的場景,她說道:「我用力的踹門,我知道我要被綁進去了。我很憤怒,我很爆炸。」

對於在精神病院的經歷,周依慧只有「慘烈」二字來形容。

她被關進小黑屋,每天吃藥、打針,時常聽到隔壁傳來電擊慘叫的聲音,身邊穿梭的是一群光著身子又十分萎靡的病人。

周依慧的內心,產生了深深的恐懼和抗拒。

在這樣的環境里,她的臉上開始長滿了痘痘,體重從100斤變成了140斤。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她不敢再照鏡子,每天盯著白牆上爬行的蜘蛛,因為那是她唯一能看見的鮮活生命。

她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我一定要出去。」

在強烈的願心的加持下,她的病情有了好轉,終於從小黑屋放了出去。

出去的那天,依慧的父母來接她,還打包了很多她愛吃的食物。

面對這樣的父母,她瞬間不知所措。悔恨、愧疚一併湧上心頭,就在那個當下,依慧心裡壓抑多年的愛,開始流動。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當愛被喚醒,糟糕的際遇也有禮物

「有人說,我們的生命是有兩次出生,一次是肉體的出生,一次是靈魂的崛起。」

如今談到當年自己離開精神病院的感受,依慧用這樣一句話形容。

出院後的日子,父母每天照顧著她的起居。安排她吃藥、給她做飯。

曾經的她,篤定地認為自己是被父母嫌棄的,是不被疼惜和愛護的。

可那時,她看見媽媽每天帶很多牛奶回來給她;爸爸為她量身定製減肥餐,每天早上準備一個雞蛋、一個蘋果,陪她去公園跑步;在她患上雙相情感障礙的時候,翻遍書籍幫她找解決辦法。

在養病的日子裡,依慧的心也被一點點喚醒。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每每談到那段回憶,依慧都會想起媽媽對她說過的兩句話:

「你看,你吃的也不多,我跟你爸工資也挺高的,養你沒一點問題,所以你哪怕不工作也沒問題。」

「哎呀,我現在想通了,只要你開心,你哪怕不談戀愛不結婚,也沒問題。」

這兩句話,給處於人生低谷的周依慧開啟了一扇大門。

在過去28年的人生里,她一直覺得自己不被接納,不被愛。

她用生病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用逃離的姿態面對家庭,沉浸在奢靡娛樂里,燃燒自己的生命。

但當媽媽說出那兩句話的時候,依慧才感受到一種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原來,不管自己怎麼樣,父母都是接納我的。」

在感受到被愛的時候,一種感恩的情緒也慢慢在她的內心升騰而起。

只是,面對病魔的困擾,依慧仍然覺得無力。

長期吃藥,讓她頭很昏迷,產生自殺的念頭。

出院後,她不停地自殺,可老天爺每一次都挽留住了她。

在無數次的自殺失敗後,依慧放棄了。

也正是這些失敗的自殺體驗,讓她轉變了想法:「既然死不掉,那就好好活著吧。」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她開始每天問自己:活著到底有什麼用呢?

帶著這個疑問,她去見了自己的師傅。

在談論中,一句「你來這個世界上,是有任務的」,打在了她的心上。

在似懂非懂中,她堅定著自己要好好活下去的心。

她想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會走向哪裡。

那年,她29歲,拖著殘缺不堪的身體和心靈,踏上了內在成長的學習旅程。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種下向內成長的種子,收穫整片森林

1999年,依慧三十而立。

她再次孤身闖深圳,但這一次,不是為了逃離,而是真實的面對自我。

她開啟了內在成長的旅途。

整個一年,她不停地學習,在報紙上找課程上,徹夜看書。

每一次學習的經歷,彷彿都在為她的內心按下一個「確認鍵」。

一顆成長的種子,在依慧的心裡不停成長起來。

某天,在一次親子的課程上,依慧聽到很多的父母都在控訴自己的孩子,責罵他們不懂事、學習不好、不聽話。

依慧的內心,瞬間升起了憤怒。

那一刻,她舉起手,站了起來。

「你們根本不懂孩子的心理,你們根本不了解父母的肯定之於孩子的重要性,你們對孩子的嚴厲、苛刻,以及否定,真的會在孩子的身上留下很深的印記、很深的傷害。」

說完一席話後,依慧哭出了聲。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現場的父母們都被震驚得啞口無言。課堂的老師跑到依慧的身邊,激動地說道:

「你分享的太好了,我們從來不知道這些孩子的心聲是這樣的。」

很多人都在問依慧是做什麼工作的。

她只是搖搖頭,淡淡地說道:「我什麼也不做,我就是愛學心理學。」

也是在那一刻,依慧突然發現——「原來自信,是可以慢慢向內尋找出來的。」

她變得越來越愛分享自己學習到的知識,也接收到了很多的肯定。

大家都對她說:「依慧,你就是做老師的命。」

如今,每次想起這句話,她都感慨:「當時的我,真的覺得嚇死了,我這樣一個人,怎麼能當老師呢?」

可就是這樣,在眾多的機緣指引下,依慧真的踏出了這步。

2005年,她創建了一個培訓公司,集合了很多國外的頂尖心理學大師。

她帶著敬畏和謙卑,一直跟著老師們學習。那種感覺,就像泡在一個課堂里,完全的接受心靈的洗禮。

依慧對大師們產生膜拜之心,讚歎的同時,內心想當老師的願心也越來越強烈。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有一次,在課堂上,她遇見了自己的「內在小孩」。

在冥想中,她看見了,在一個窗子前,一個小女孩孤獨地坐著。

那時的依慧並不理解,她問老師自己為什麼會看見這個畫面。

老師反問她:「你最想說什麼話?」

「我最想說的話,就是,我想跟媽媽說,我很乖的,你不要把我放在別人家。我很乖的,我會聽話的,你把我帶回家吧。」

話音落地,依慧便哭得撕心裂肺。

隱藏在她內在多年的悲傷,頃刻間翻湧而出。

「我也不知道,我曾經是那麼的害怕被遺棄。」

在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後,依慧想要探索生命的心也愈加強烈,求知慾被燃燒。

她想看看,自己的創傷還有多少,自己的生命到底還可以怎麼活。

這種直面的勇氣,也激勵著她不斷穿越傷痛,一步步開啟著未被發現的生命之禮。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穿越傷痛,愛和療愈開始發生

2005年,依慧辦培訓班的時候,發下大願:「我要幫助10萬家庭。」

在那個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如何做到?真的可以實現嗎?

在恐懼、擔憂的情緒紛紛向她發起挑戰的時候,依慧還是選擇了堅定自己的初心:「把我的生命故事分享出去,能撈一個是一個。」

2009年,依慧做到了,她開展了無數個線下課堂,幫助了數十萬的家庭,也正式成為了一名內在成長的老師。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目標達成,初心還在繼續。40歲這年,她再次發願:「我要支持2億人,活出生命的喜悅和綻放。」

2億,不是10萬。旁人以為依慧瘋了,質疑她:「2億人的資源從何而來?」

只有她自己知道,這條路艱難,但不會有盡頭。

也是在這個願心發出之後,依慧吸引到了張德芬老師。

她們一起聊著內在成長的歷程。

張德芬老師帶著依慧去上療愈的課程,邀請她作為自己新書發布會的演講嘉賓。

一次又一次的善緣積累,依慧的資源也來了。

她成為了張德芬空間簽約的第一位內在成長導師,與更多的生命相識、相知,一起直面和療愈生命的傷痛。

在這個過程中,依慧每時每刻都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蹟。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身體上,曾經她是一個標準的病貓子,各種病總是纏上她。

但在一次又一次療愈的過程中,身體也給了她正向的回饋。

她接納著自己的身體,照顧疼惜著它,並發自內心的善用它。

在家裡,依慧從曾經的叛逆小孩,成為了家人的開心果。

在人際關係里,她也總能看見和理解別人的不容易,生出更多的包容心和慈悲心。

各種變化,都讓依慧從內到外散發著輕盈感。

也讓她更深刻地理解著那句:

「生命就是跟自己的關係。當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便能接納世界的不完美;當你跟自己和解了,便是和世界和解。」

這種真實的療愈和改變,讓依慧更加篤定了內在成長的這條道路。

懷抱著「能撈一個是一個」的願心,她希望能給更多經歷著至暗時刻的人,點亮哪怕一絲微光。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升起感恩之心,愛每一個生命

一直到今年,依慧成為內在成長導師已經有整整13個年頭了。

日復一日地學習、備課,與各種各樣的生命產生鏈接,給予他們真實的愛和溫暖。

有人曾問她:「你為什麼這麼累,還願意去支持這些學員?」

她哽咽了,緩緩說道:「因為我經歷過那些絕望、那些黑暗。」

或許,正因為淋過雨,才總想著給雨中的人撐把傘。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每次來上依慧課程的學員們,都帶著自己的生命傷痛。

可無論她們的傷痛是什麼形狀,甚至在外人看來這些傷痛是難以啟齒的、羞愧的、奇怪的......

依慧都會給予溫柔的允許、尊重、接納。

就像她自己說得那樣:「我都經歷過那麼多慘痛的事情了,所以我看待每一個人都是接納的,我不覺得他們奇怪。」

曾經,依慧碰到一個女學員,每天在群里給她寫詩。上課的時候,她卻遠離人群,更不允許依慧碰她、抱她。

依慧選擇了允許,允許她待在她認為安全的區域。

到了第二天,女學員開始嘔吐,就像一種「清理」正在她的身體中發生。

到了第三天,女學員選擇了融入集體。她開始靠近依慧,並用身體舞動進行情緒上的釋放。

那天的課堂上,每一個見證了這場身體舞動的人,都哭了。彷彿,見證了一個生命慢慢慢慢覺醒的過程。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這個從一開始把自己隔離起來的女人,逐漸願意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故事。

也是在那時,依慧才知道,眼前這個如此不安的女人,曾經也被綁進過精神病院,所以她特別的沒有安全感,她不能讓別人碰她的身體,而且對身體有著很深的羞恥。

13年的時間,依慧遇見了太多太多震撼她內心的生命故事,也共同見證過太多的生命奇蹟。

那是從低谷開出的,一朵朵燦爛的生命之花。

很多遇見依慧的人,都說她的身上充滿了愛的能量。那些從低谷絕境走出來的學員,更是把依慧當作自己生命的貴人。

可她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這麼大的功勞。

如她所說:

「有些生命,遇見了就是緣分在共振,一起去創造很多的奇蹟。其實這個功勞不屬於我,我只是一個管道,是我們共創的。

我自殺那麼多次,老天爺都不收我,就是留著我好好乾活的。

我去幫老天爺打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不需要經歷我的這些痛苦,而是讓他們可以直接下載,直接成為,直接活出那個愛的本質,這就是我的一個發心。」

一個光頭女人蛻變的25年:我們都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 - 天天要聞

*作者:周依慧,張德芬空間獨家導師、環球夫人導師、美國ACHE催眠師國際女性論壇十佳傑出女性、知名大學女性EMBA特聘導師。

*來源:周依慧(ID:zhouyihui1004),幸福的美妙之處在於能引發慈悲,想要為他人帶來幸福。在為他人增進幸福的過程中,自己的幸福感會變得更強烈。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如果婚姻過得不幸福,與其離婚傷害孩子和家庭,倒不如這樣做 - 天天要聞

如果婚姻過得不幸福,與其離婚傷害孩子和家庭,倒不如這樣做

婚姻是一把雙刃劍,經營好了會給人帶來無比的幸福和快樂!倘若婚姻經營不好,不僅給雙方都會帶來痛苦,甚至還會牽扯到孩子和整個家庭。前天一個員工跟我請假,通過聊天中得知,他請假是去辦離婚手續。作為老闆我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員工走到如此地步,就特地
怎樣在溝通中讓leader一眼看出你成長了 - 天天要聞

怎樣在溝通中讓leader一眼看出你成長了

1️⃣主動確認,精準執行:接到 leader 交代的任務,千萬別急著埋頭苦幹!第一步,double check 關鍵信息:任務目標、交付時間、特殊要求等 2️⃣同步有備,邏輯清晰:工作中....
同吃一根棒棒糖!男友拉黑分手。為什麼愛情容不下「男閨蜜」? - 天天要聞

同吃一根棒棒糖!男友拉黑分手。為什麼愛情容不下「男閨蜜」?

愛麗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天生麗質,漂亮得讓人移不開眼。這份出眾的美貌,成了她任性的底氣。從小到大,她就像一塊強大的磁石,吸引著眾多男孩圍繞在她身邊。那些男孩們爭先恐後地為她付出,有的請她品嘗美味佳肴,有的陪她漫步在繁華的街道,還有的約她一同
「成熟穩重的文案」 - 天天要聞

「成熟穩重的文案」

1.「吃的每一份委屈都提醒自己要爭氣.」2.「經事長痣 歷事成人 少點以為 多點作為.」3.「如果有幸被人看穿我的逞強 我一定卸下所有.」4.「人們談著自由 話里全是枷鎖.」5.「人有千萬面 幼稚那面是最真心.」6.「要學會笑著搖頭拒絕自己
妻子產後三月發現丈夫出軌女助理,副教授離職逃脫追責? - 天天要聞

妻子產後三月發現丈夫出軌女助理,副教授離職逃脫追責?

一位妻子實名舉報某高校副教授許某婚內出軌,校方將女方晚上約出來,在公園傳達校方處理意見,要求女方保密,此後,校方稱許某已離職,不再回復女方公示處理意見請求,這位年輕母親在產後三個月發現丈夫與女助理的曖昧聊天記錄時,或許從未想到,這場婚姻背叛會牽扯出高校師德監管的「地下操作」。梳理時間線,處處是諷刺。...
男人長久吸引女人的深層魅力 - 天天要聞

男人長久吸引女人的深層魅力

在情感的廣袤世界裡,男人若要長久地吸引女人,絕非憑藉一時的甜言蜜語或外表的英俊瀟洒那般簡單。那深深烙印在歲月長河中,經久不衰的魅力,往往源自更為深邃、質樸且真摯的內核,宛如陳釀的美酒,愈品愈香醇,在時光的流轉中持續散發著醉人的芬芳。真誠,是
這兩種女人,不管多麼優秀,都不值得去交往 - 天天要聞

這兩種女人,不管多麼優秀,都不值得去交往

在情感當中並不是每一種女人都值得交往,對於我們來說只能夠選擇正確的愛情才能夠讓自己後面的生活衣食無憂,有些時候並不是說彼此之間多麼有錢,而是兩個人在一起相處的過程當中能不能夠真正的掌握愛情的方法。這兩種女人,不管多麼優秀,都不值得去交往。
人一旦過了55歲,還有異性接近你,一般都是這3個目的 - 天天要聞

人一旦過了55歲,還有異性接近你,一般都是這3個目的

人生在世,追逐幸福是終極目標。在這條追求的道路上,任何形式的奮鬥都不為過。然而,當中年漸漸逼近,尤其是跨入五十五歲的門檻後,人們會逐漸感受到力不從心的無奈。你會發現,異性的靠近往往不再是出於單純的好感,而是帶著某種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