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莎士比亞在他的《李爾王》中寫道:不知感恩的兒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
其實,不知感恩的兒女,其實就忘恩負義的白眼狼,父母白養了二十多年,最後卻落到一場空。
在一個家庭里,子女越多,父母的晚年就越是有保障。畢竟東方不亮西方亮,這個子女不養,另外的子女就會贍養。
然而,有些子女,卻是喜歡推卸責任,反正父母子女多,自己不養,自然由別的子女養。可誰也沒想到,你推卸我推卸,最後父母就會淪落到無人贍養的地步。
01
贍養了婆婆5年後,蘇敏才發現自己的一時心軟,竟給自己招來了這麼大的麻煩。明明婆婆是大家的,三家應該輪流贍養,怎麼如今就把養老的責任全都推給她,一個個各種理由推卸責任,不願意負責?
蘇敏和老公結婚了8年,但她卻已經贍養了婆婆5年,就因為老公是家裡老大,弟弟妹妹就把父母養老的責任,全都一股腦塞給他。
老公本就是個孝子,心疼自己的父母辛苦養育了三兄妹,自然也不會拒絕接納父母來養老。而老公的大包大攬,自然就苦了蘇敏。
再加上蘇敏生一胎時,婆婆還盡心盡職地伺候了她月子,也幫襯著把孩子帶到了半歲。就沖著婆婆的恩情,蘇敏也不好把公婆往外推。
02
自從公婆來到自己家之後,蘇敏生活上確實輕鬆了很多,畢竟婆婆是個勤快不偷懶的人。家裡的所有家務和飯菜,婆婆都一力包攬了。蘇敏下班晚,還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婆婆的功勞不可少。
但與此同時,蘇敏經濟上也變得緊張了起來。公婆上了年紀,身體也大不如前,小病小痛不斷。而每次公婆生病住院,出錢出力,跑上跑下的總是她和老公。
小叔子和小姑子,總是以各種理由推卸責任。久而久之,大家都對蘇敏夫妻倆出錢出力照顧父母,當成了理所當然,誰也沒有考慮過他們夫妻倆小家也才起步,經濟也捉襟見肘。
雖然蘇敏憋屈,可考慮到公婆的善良和勤快,她倒也沒有跟小叔子和小姑子計較。直到公公生了一場大病,需要動手術,手術費需要10萬,他們夫妻倆一時半會拿不出這麼多錢。
03
蘇敏就逐個給小叔子和小姑子打電話,讓他們趕緊來醫院商量手術費的事情。結果蘇敏在醫院乾等了一天,小叔子和小姑子都沒有露面。直到晚上,小叔子小姑子才匆匆趕來告罪,說工作忙,分身乏術。
蘇敏沒有多跟他們廢話,直接提出手術費10萬,術後康復2萬,一共12萬,三兄妹,一人分攤4萬。見嫂子跟他們提錢,小姑子第一個就跳了起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沒有義務再分攤兒子應該承擔的責任。但那畢竟是我父母,我拿2萬,剩餘你們當兒子的平攤。」
見小姑子只肯出2萬,小叔子也站了出來,說自己剛結婚沒多久,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他手上也沒有多少積蓄,也只能拿2萬,剩餘的8萬,希望哥嫂包了,畢竟哥嫂工資高,賺錢快,8萬隻不過是小意思罷了。
蘇敏眉頭越皺,她看向老公,老公也陰沉著一張臉,一句話不說。而婆婆還坐在走廊長椅上,獃獃地看著小叔子小姑子相互推卸責任。
看到婆婆的樣子,蘇敏又可憐又同情,可她一下子也沒辦法拿出8萬。最終她還是狠了狠心,說「父母是大家的,三家輪流養老,各人拿4萬,以後大家輪流接到家裡養老,我們不再大包大攬。」
04
見哥嫂也準備擺爛不管事,小姑子小叔子都急得跳起來,說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他們不管事,誰來管?總不能把父母丟給他們來管吧。
小姑子小叔子紛紛在指責蘇敏和老公的甩鍋,而婆婆的眼睛也逐漸濕潤了。看到這一幕,蘇敏很想妥協讓步,自己一個人包攬了8萬手術費。可想而知有一就有二,這次他們妥協了,那麼下次他們是不是又得妥協?
蘇敏決定不再大包大攬,也決定等公公康復出院後,就開始三家輪流養老。雖然她也於心不忍,可是她也沒辦法。父母不是她一個人的,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她和老公也沒辦法承擔兩個老人的養老。
曾經有人戲稱,一對父母可以養活幾個孩子,而幾個孩子卻沒辦法養活一對父母。這是時代的悲哀,還是父母的悲哀?
今日話題:
你支持蘇敏的做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