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在書中寫道:「真正的修行不是在山上,不是在寺廟裡,而是在社會上。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實踐中,仍然生活在實踐中。」人生一去不復返,人生一去不復返。
在這個世界這個巨大的道場里,我們是修行者。一個人能走多遠,在於他的基礎高度。
1.修鍊外表
羅素說:「一個人的外表,就是一個人價值的外觀。
它藏著你自律的生活,也藏著你正在追求的生活。」
假如一個人整天灰頭土臉,生活中的美好也會慢慢遠離你。
修鍊表面,就是尊重別人,就是取悅自己。
無論人多大,都不能放棄對生活的追求。
可以沒有出眾的容貌,但能根據煅燒有好身材;
可以沒有名牌的衣服,但至少要把自己梳得乾乾淨淨。
表面得體,是歲月最好的裝飾。
認真對待生活的人,才能獲得生活的垂青。
2、修鍊言行
看過一句話:「管好自己的言行,就是極好的修行。」
亮眼的表面.穿著得體很容易讓人一見鍾情。
但是要讓人久久不厭倦,更多的是你的談吐和行為。
有些人相處下來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有些人卻總能讓人覺得春風。
一個人的言行,就是他最好的名片。
常說高情商,不是八面玲瓏,而是心中有別人。
真正有修養的人,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說破。
待人善良,做事全面,處處舒適。
人與人相處,體諒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溫柔對待世界的人,也會被生活溫柔以待。
3、修鍊脾氣
常言道:發脾氣是本能,不生氣才是本事。
生活中,每個人總會遇到不順眼的人,不順心的事。
有些人莫名其妙地被脾氣牽著走,火從心裡起,氣到膽。
真正厲害的人,卻早已把人生變成了靜音。
因為他們知道,多餘的脾氣對解決問題沒有好處,還會反噬身體。
這種憤怒的話語.做事,清醒後往往會讓人後悔莫及。
就像拿破崙說的:「不喜歡別人是心胸不足,脾氣暴躁是修行不深。」
別讓自己成為壞情緒的犧牲品,學會修鍊脾氣,才能收穫福氣。
接受自己的脾氣,遇事不急,遇人不煩。
你會發現,身邊的貴人多了,路也變順了。
4、修鍊品性
人們常說,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行走於世,做人是一個人最好的通行卡。
行為不端的人,快一時,卻輸了一輩子。
為人清正,待人忠厚,才能行穩致遠,自得其樂。
老話說得好:「只有德才能為人立一生。」
樹怕空心,人怕無品,修身養性,就是修身養性。
做人總比八面玲瓏好;與其鑽空子,不如腳踏實地地做事。
不隨波逐流,不隨人云雲,繼續保持自己的初心。
當你把人品修好了,所有的好運和驚喜都會如約而至。
5、修鍊心態
古語有言:境由心造,物隨心轉。
心若痛苦無處不在,痛苦無處不在;心若萬里晴空,處處是風景。
一個人認真,不是為了不舒服,而是為了感覺。
要想走得輕鬆,活得自由,就要學會修鍊心態。
吃虧的時候,坦然一笑;遇到不順時,談笑自若。
一切樂觀到對,沒有越可的高山。
隨意去留,相遇是緣分,離開也沒有什麼好遺憾。
有些得失看透,得之是幸運,不能也雲淡風輕。
能把人放下,才是人生的贏家。一輩子不長,別讓人生輸給了心態。
前方再暗,點亮一盞心燈,一切都會如夢初醒。
6、修鍊靈魂
非常同意一句話:「人不能活在肉體里,生命卻已凋謝。」
人生的重任,不僅在於照顧好生活,更在於安頓好生活。
一個人修行的較大等級,就是修鍊人生。
精緻的生命,離不開精心的灌溉和長期的積累。
保持微笑,它才能無懼時光,永遠年輕;
播種善良,它才能歷經風霜,溫暖如初;
堅持讀書,它才能自帶香氣,熠熠生輝;
控制慾望,它才能一塵不染,不改本色。
真正的修行,不是繞開車馬的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當你知世故而不世故,歷經圓滑而留純真,你就站在靈魂的最高處。
在《來到人生旁邊》一書中,楊絳先生慨道:
「人生實苦,終其一生,我們都要不斷地修鍊靈魂,完善自我。」
人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修鍊,大家一路朝拜。
不是為了遇見誰,而是為了遇見最好的自己。
好像胡歌說:「生活是一種罕見的修行,最好不要交白卷。」
只有不斷淬鍊.積累,才能修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只有成為更好的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奔向你。
任何事情到最後都能找到破局之法,可唯獨壞情緒,一旦沾上,就會讓人長時間的消沉。
所以說啊,遇事莫愁,先解決情緒,再去解決問題。
古語有言:
「世間萬物,非我所有,為我所用。」
不斷修鍊自己,提升靈魂的品級,世間的美好就會向你奔赴而來。
只有變成更好的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會奔你而來。
認同老梁的觀點,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